车身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018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扩大前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腿下空间以使得能够实现穿过的车身构造。车身构造(1)具备:沿车辆上下方向立起设置且构成车室前表面的前围板(11);与前围板(11)连结且构成车室(R2)的地板面的底板(12);设置于前围板(11)和底板(12)中的至少某一方上的安装托架(40);沿车宽方向配置于车室(R2)内的吊架主体(21);和沿车辆上下方向配置、一端固定于安装托架(40)且另一端固定于吊架主体(21)的加强框架(22),该车身构造在安装托架(40)上设有面向车宽方向的托架侧壁(右侧壁(45)),将加强框架(22)接合于托架侧壁(右侧壁(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等车辆的车身构造,尤其涉及车室前部的车身构造。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进行在车室内的前席的腿下部分设置气囊控制单元等功能部件的设计。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前围板下板中的从前壁部到延伸部的部位设置安装托架,并经由该安装托架将功能部件安装于车身。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85847号
技术实现思路
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车身构造中,转向吊架(steeringhanger)沿车宽方向配置且架设在左右的侧壁之间。并且,转向吊架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分由加强框架支承,该加强框架从位于安装托架的车辆后方侧的延伸部的部位立起设置。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加强框架从安装托架的车辆后方侧朝向转向吊架立起设置。为此,覆盖加强框架的中央控制台朝向车辆后方而向车室内突出地设置,从而使前席的腿下空间变窄。由于像这样配置中央控制台,从而难以确保能够实现在驾驶席与副驾驶席之间的移动、即所谓穿过(walkthrough)所需的充分的腿下空间。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大前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腿下空间以使得能够实现穿过的车身构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身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前围板,其沿车辆上下方向立起设置,构成车室的前表面;底板,其与该前围板连结且构成该车室的地板面;安装托架,其经由安装接合点设置于该前围板和该底板中的至少某一方;吊架主体,其沿车宽方向配置于该车室内;和加强框架,其沿车辆上下方向配置,一端固定于该安装托架,另一端固定于该吊架主体,该安装托架具备面向车宽方向的托架侧壁,该加强框架与托架侧壁接合。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扩大前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腿下空间以使得能够实现穿过的车身构造。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放大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且沿着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且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的仰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身构造11前围板12底板20转向吊架22加强框架P24最前侧的框架接合点(框架前接合点)P25最后侧的框架接合点(框架后接合点)40安装托架P42c安装接合点(右第3接合点)P42d安装接合点(右第4接合点)P43b安装接合点(左第2接合点)P43c安装接合点(左第3接合点)P43d安装接合点(左第4接合点)44托架顶板P44b部件安装点(顶板后安装点)45托架侧壁(右侧壁)46第2托架侧壁(左侧壁)47鼓出部(右鼓出部)49作业孔50辅助托架P52a辅助接合点(辅助右前接合点)P52b辅助接合点(辅助右中接合点)P52c辅助接合点(辅助右后接合点)P53b辅助接合点(辅助左后接合点)60被接合构件(线材托架)P63a构件接合点(构件左前接合点)P63b构件接合点(构件左后接合点)70横梁P72横梁接合点(横梁前接合点)P73横梁接合点(横梁后接合点)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适当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构造1的车辆C在车身的前部设定有收容发动机等动力源的前室R1,乘员所乘坐的车室R2与前室R1的后方相邻。另外,车辆C具备划分前室R1和车室R2的前围板11、底板12。而且,车辆C在车室R2内具备转向吊架20、中央控制台13。并且,在车室R2内的前席腿下部分设置有SRS控制单元30。如图1、图2所示,前围板11划分前室R1和车室R2,并且形成车室R2的前端部。另外,前围板11由通过冲压加工等成形为规定形状的板状构件构成,具备前壁部11a、倾斜壁部11b及车轮罩部11c。前壁部11a以板面面向车辆前后方向的方式沿车辆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延伸。倾斜壁部11b是从前壁部11a的下端朝向车辆后方且向下方延伸的倾斜面。另外,在倾斜壁部11b的下缘部,通过点焊等接合手段接合底板12的前缘部。如图2所示,车轮罩部11c设定于前围板11的车宽方向两端部,构成将车辆C的前轮(未图示)的上半部分覆盖的车轮罩(未图示)的一部分。另外,车轮罩部11c以跨着前壁部11a和倾斜壁部11b的方式形成为向车室R2侧鼓出的球面形状,成为与乘员的下肢接近的车身部位。如图1所示,底板12由通过冲压加工等成形为规定形状的板状构件构成,构成车室R2的地板面。另外,底板12的前缘部利用焊接等接合手段接合、连结于前围板11的下缘部。并且,底板12具备上弯(kick-up)部12a及地板部12b。上弯部12a是从倾斜壁部11b的下端(后端)仿照倾斜壁部11b朝向车辆后方且向下方延伸的倾斜面。地板部12b从上弯部12a的下端(后端)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构成车室R2的地板面。另外,在从上弯部12a到地板部12b的弯曲部分处的车室内侧配置有安装托架40及辅助托架50。并且,在安装托架40上设置SRS控制单元30。在上弯部12a的车室外侧设置有线材托架60(被接合构件)(参照图5)。在弯曲部分的车室外侧,沿车宽方向设置有横梁70(参照图4)。接下来,说明转向吊架20。如图1所示,转向吊架20将左右支柱(未图示)相连,使车室R2的扭转刚性提高。另外,转向吊架20具备吊架主体21、加强框架22。吊架主体21具有截面圆形的管形状。另外,吊架主体21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将位于车室R2内前方的左右的A柱(未图示)的根部分相连的方式被紧固。而且,在吊架主体21配置有各种托架(未图示),经由这些托架将仪表板(未图示)、及仪表(未图示)等设备设置于车室R2内。如图1、图3所示,加强框架22支承施加于吊架主体21中央部的朝向下方的载荷。因此,加强框架22由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尺寸材料构成,其上端固定于吊架主体21的车宽方向中央附近。另外,加强框架22的下端经由后述的安装托架40固定于底板12。加强框架22由板状构件构成,通过冲压加工等以其截面成为带凸缘的コ字槽形状的方式成形。这样的加强框架22具备框架主体23、前侧接合边24、后侧接合边25。框架主体23构成加强框架22的コ字槽部分,以コ字槽的槽内面面向车宽方向左侧的方式配置。前侧接合边24(接合部)构成加强框架22的凸缘部分,从框架主体23的前缘部朝向车辆前方伸出。另外,在前侧接合边24的下端部设定有框架前接合点P24。框架前接合点P24(框架接合点)利用点焊等接合手段接合于后述的右侧壁45(托架侧壁)。后侧接合边25(接合部)构成加强框架22的凸缘部分,与前侧接合边24从框架主体23的前缘部朝向车辆前方伸出同样地,从框架主体23的后缘部朝向车辆后方伸出。另外,在后侧接合边25的下端部设定有框架后接合点P25。框架后接合点P25(框架接合点)与框架前接合点P24一起利用点焊等接合手段接合于右侧壁45。即,在加强框架22上沿车辆前后方向分开地设定有多个与托架侧壁接合的框架接合点。接下来,说明安装托架40。如图1、图3所示,安装托架40是与辅助托架50一起成为将SRS控制单元30设置于车室R2内时的基座的构件。安装托架40由板状构件构成,通过冲压加工等以其截面成为带凸缘的コ字槽形状的方式成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前围板,其沿车辆上下方向立起设置,构成车室的前表面;底板,其与所述前围板连结且构成所述车室的地板面;安装托架,其经由安装接合点设置于所述前围板和所述底板中的至少某一方;吊架主体,其沿车宽方向配置于所述车室内;和加强框架,其沿车辆上下方向配置,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托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吊架主体,所述安装托架具备面向车宽方向的托架侧壁,所述加强框架与托架侧壁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05 JP 2017-1105451.一种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前围板,其沿车辆上下方向立起设置,构成车室的前表面;底板,其与所述前围板连结且构成所述车室的地板面;安装托架,其经由安装接合点设置于所述前围板和所述底板中的至少某一方;吊架主体,其沿车宽方向配置于所述车室内;和加强框架,其沿车辆上下方向配置,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托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吊架主体,所述安装托架具备面向车宽方向的托架侧壁,所述加强框架与托架侧壁接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框架相对于所述托架侧壁在车宽方向上重叠并与所述托架侧壁接合。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框架的一端,沿车辆前后方向分开地设定有多个与所述托架侧壁接合的框架接合点,所述安装托架具备:托架顶板,其与所述托架侧壁的上缘连结,面向车辆上方;和部件安装点,其设定于所述托架顶板上,供功能部件固定,所述部件安装点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配置于位于最前侧的所述框架接合点与位于最后侧的所述框架接合点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侧壁具备向车宽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浩孝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