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93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包括与门槛后段连接的后纵梁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纵梁本体上设有拖曳臂安装加强板,所述拖曳臂安装加强板上设有安装拖曳臂的螺母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在车身侧后纵梁处设置拖曳臂安装加强板,即可达到显著提升后悬挂拖曳臂处车身侧的安装点刚度与强度,同时也提高了车身的局部弯曲、扭转刚度,冲压成型工艺简单,也有助于提升白车身的NVH性能及安全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考虑到舒适型、承载力以及面对各种复杂的行驶路况等,目前轿车的车身结构大多数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设计,后纵梁本体、拖曳臂安装加强板作为车身下部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汽车行驶(加速、过弯、急刹车等)过程中,复杂的路况信息会去汽车后轮处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冲击载荷会逐步传递到车身上,具体到后悬挂拖曳臂安装点处。因此,此处结构若不合理,影响到拖曳臂安装点的刚强度,会对车内成员舒适性产生较大的影响,时间久之,此处车身钣金开裂失效,会造成更大的后果。为了改善此处的性能,常规的方法有:1、更换车身侧后纵梁本体的材料或增加料厚;2、车身侧后纵梁拖曳臂安装点处增加局部加强筋或者局部特征来实现增加刚度、强度。上述优化改进方法有以下不足之处:方法1更换材料会增加冲压工艺难度,改变料厚会增加整车重量;方法2若加强筋杂乱无章,不能达到吸收后碰能量和缓和冲击的效果;以上两种方法效果均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生产,且能有效改善结构强度的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包括与门槛后段连接的后纵梁本体,在所述后纵梁本体上设有拖曳臂安装加强板,所述拖曳臂安装加强板上设有安装拖曳臂的螺母座。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所述拖曳臂安装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本体及设于所述加强板本体周圈的翻边,所述加强板本体上设有穿出拖曳臂轴端的安装孔及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拖曳臂的连接孔Ⅱ。所述连接孔Ⅱ与设于所述后纵梁本体上的连接孔Ⅰ及所述螺母座轴线重合。所述加强板本体中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孔过渡连接的加强梁。两侧的所述翻边与所述后纵梁本体内壁贴合,在两侧的所述翻边上设有凹陷以便于与所述后纵梁本体内壁进行焊接的焊接台。所述加强梁由所述安装孔向两端延伸,与设于两端的翻边连接。在所述加强梁的两侧均设有间隔布置的两个所述连接孔Ⅱ。所述加强板本体上设有定位孔。所述拖曳臂安装加强板为冲压一体成型结构。本专利技术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在车身侧后纵梁处设置拖曳臂安装加强板,即可达到显著提升后悬挂拖曳臂处车身侧的安装点刚度与强度,同时也提高了车身的局部弯曲、扭转刚度,冲压成型工艺简单,也有助于提升白车身的NVH性能及安全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拖曳臂安装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门槛后段,2、后纵梁本体,21、连接孔Ⅰ,3、拖曳臂安装加强板,31、加强板本体,32、翻边,33、焊接台,34、安装孔,35、加强梁,36、连接孔Ⅱ,37、定位孔,4、螺母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这种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与门槛后段1连接的后纵梁本体2,在后纵梁本体2上设有拖曳臂安装加强板3,拖曳臂安装加强板3上设有安装拖曳臂的螺母座4。该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包括门槛后段1、后纵梁本体2和拖曳臂安装加强板3,拖曳臂安装加强板3与门槛后段1和后纵梁本体2采取两层点焊或者三层点焊连接,拖曳臂安装加强板上3设有拖曳臂的安装点。本专利技术中,拖曳臂安装加强板3包括加强板本体31及设于加强板本体31周圈的翻边32,翻边32包括位于两侧的翻边32与后纵梁本体2进行焊接,及位于两端的翻边32与加强梁35连接。如图3所示,拖曳臂安装加强板2的两侧翻边32与后纵梁本体1、门槛后段3两层或者三层点焊连接,虽然连接翻边面积较小,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大大提升结构强度。本专利技术中,两侧的翻边32与后纵梁本体2内壁贴合,在两侧的翻边32上设有凹陷以便于与后纵梁本体2内壁进行焊接的焊接台33,同时可增加焊接牢固度。如图3、4中所示,加强板本体31上设有穿出拖曳臂轴端的安装孔34及用于连接固定拖曳臂的连接孔Ⅱ36。螺母座4的一端与拖曳臂安装加强板3连接,在螺母座4上设有与后悬挂拖曳臂的安装点同轴的中心孔位,连接孔Ⅱ36与设于后纵梁本体2上的连接孔Ⅰ21及螺母座4的轴线重合,即同轴布置。本专利技术中,拖曳臂安装加强板2上设有螺母座5,且在拖曳臂安装加强板2中设置4处,位于连接孔Ⅱ36的正上方,与拖曳臂安装加强板2烧焊连接,起到冲击载荷力的传递作用以及安装后悬挂拖曳臂。本专利技术中,加强板本体31中部设有与安装孔34过渡连接的加强梁35。加强梁35由安装孔34向两端延伸,与设于两端的翻边32连接。此种结构设置进一步增加拖曳臂安装加强板3结构强度。本专利技术中,如图3中所示,在加强梁35的两侧均设有间隔布置的两个连接孔Ⅱ36,即连接孔Ⅱ36在拖曳臂安装加强板2上设有四个,从而使后悬挂拖曳臂固定。本专利技术中设在拖曳臂安装加强板2上的安装点的个数为四个,从而能够对拖曳臂形成四点固定,四点固定使X向、Y向、Z向被约束,冲击载荷所产生的扭矩很好的被四个固定点平衡,确保受力合理均匀,能够有效的提升拖曳臂安装点的强度、刚度,且车身侧后悬挂拖曳臂安装点处的结构紧凑,便于冲压成型,成本较低、适合轻量化设计。本专利技术中,加强板本体31上设有定位孔37,连接时,可通过定位孔37将拖曳臂安装加强板3预定位连接在后纵梁本体2上,再进行边缘焊接,便于操作。本专利技术中,拖曳臂安装加强板3为冲压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冲压一体成型,成本较低、适合轻量化设计。本专利技术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在车身侧后纵梁处设置拖曳臂安装加强板3,即可达到显著提升后悬挂拖曳臂处车身侧的安装点刚度与强度,同时也提高了车身的局部弯曲、扭转刚度。本专利技术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不仅冲压成型工艺简单,能显著提高后悬挂拖曳臂安装点的刚度、强度,也有助于提升白车身的NVH性能及安全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包括与门槛后段连接的后纵梁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纵梁本体上设有拖曳臂安装加强板,所述拖曳臂安装加强板上设有安装拖曳臂的螺母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包括与门槛后段连接的后纵梁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纵梁本体上设有拖曳臂安装加强板,所述拖曳臂安装加强板上设有安装拖曳臂的螺母座。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曳臂安装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本体及设于所述加强板本体周圈的翻边,所述加强板本体上设有穿出拖曳臂轴端的安装孔及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拖曳臂的连接孔Ⅱ。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Ⅱ与设于所述后纵梁本体上的连接孔Ⅰ及所述螺母座轴线重合。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悬挂拖曳臂与车身连接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本体中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孔过渡连接的加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阵阵强昆昆陈鹏李旺杜亚楠王树霞周娟娟赵玉柱尹杨平潘加荣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