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态缩径模具及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189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锻造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态缩径模具及生产线。所述热态缩径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若干滚轮,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设置有径向滑槽,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径向滑槽内,所述滚轮的中心轴线水平且能够沿水平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滚轮以所述上模的中心周向均布;所述上模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通孔,温锻件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温锻件的一端能够进入若干所述滚轮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零件缩径成形设备复杂,能耗高,且通过现有的加工工艺易出现墩粗,零件废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态缩径模具及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锻造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热态缩径模具及生产线。
技术介绍
温锻是在冷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切屑塑形成型工艺,温锻的锻造变形温度一般在室温以上,再结晶温度以下的温度范围内(200-850℃)。热锻自由挤加工工艺,只能使坯料的直径变大墩粗,因此,不同直径的阶梯轴的一般是利用小尺寸的坯料墩粗形成大直径的结构。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冷挤压工艺对圆形棒料进行缩径成形,冷挤压工艺利用模具可以成型一些结构简单,直径变化不大的零件。对于直径变化较大的零件,利用冷挤压工艺加工过程中极易在圆形棒料大径端和大径与小径的过渡段出现墩粗现象,造成零件的报废。目前,对棒料缩径加工还有采用横向辊锻或者楔横轧的加工形式,上述两者属于热锻,工件缩径后的部位难以保持圆形,缩径后的工件需要再次进行机械加工,保证工件的圆度,且上述两者加工方式的加工设备结构体积大,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态缩径模具及生产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零件缩径成形设备复杂,能耗高,且通过现有的加工工艺易出现墩粗,零件废件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热态缩径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若干滚轮,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设置有径向滑槽,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径向滑槽内,所述滚轮的中心轴线水平且能够沿水平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滚轮以所述上模的中心周向均布;所述上模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通孔,温锻件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温锻件的一端能够进入若干所述滚轮之间。优选地,所述滚轮能够在所述径向滑槽内沿径向往复运动。优选地,所述滚轮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经所述滚轮挤压后的所述温锻件的外周匹配。优选地,还包括横向调节块,每相邻两个所述滚轮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横向调节块,所述横向调节块与所述温锻件接触的一端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用于引导所述温锻件的金属流动。优选地,所述横向调节块远离所述温锻件的一端还设置有调节螺母。优选地,还包括顶杆,所述顶杆设置于所述下模内,所述顶杆用于顶出加工后的温锻件。优选地,压力机上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位于所述上模上方,且能够伸入所述通孔内。优选地,还包括预应力圈,所述预应力圈套设于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外周,所述预应力圈用于紧固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优选地,还包括喷淋圈,所述喷淋圈设置于所述上模上方,用于向所述滚轮喷石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产线,包括所述的热态缩径模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的热态缩径模具的结构简单,滚轮的旋转速度可调,可以匹配各种锻压设备的需求;2、上述热态缩径模具利用滚轮对温锻件进行挤压,从而实现了对温锻件的缩径,上述滚轮解决了成型力的反向向上传导,导致工件墩粗的问题;3、上述热态缩径模具使用范围广,可在各种行业内广泛应用,同时,可作为生产线的一道工序,减少物料的转移过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热态缩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下模、滚轮、横向调节块、温锻件和压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热态缩径模具正视图(不包括顶杆);图4是本技术的热态缩径模具侧视图(不包括顶杆);图5是本技术的图4的A-A向剖视图(不包括顶杆);图6是本技术的图4的B-B向旋转剖视图(不包括顶杆);图7是本技术的横向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图5的C-C向剖视图(不包括顶杆)。图中:1、上模;10、径向滑槽;11、通孔;2、下模;3、滚轮;31、凹槽;4、温锻件;5、横向调节块;51、斜面;52、调节螺母;6、顶杆;7、压头;8、预应力圈;9、喷淋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热态缩径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若干滚轮3、横向调节块5、顶杆6和预应力圈8。上述热态缩径模具安装在压力机(图中未示出)上,压力机上安装有压头7,压头7位于上模1上方,且能够伸入通孔11内,压头7为温锻件4提供下压力。顶杆6设置于下模2内,顶杆6用于顶出加工后的工件。如图2所示,其中,上模1和下模2之间设置有径向滑槽10,滚轮3设置于径向滑槽10内,滚轮3的中心轴线水平且能够沿水平的中心轴线旋转,滚轮3以上模1的中心周向均布。上述预应力圈8套设于上模1和下模2的外周,预应力圈8用于紧固上模1和下模2。如图2、图5、图6和图8所示,上述上模1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通孔11,温锻件4穿过通孔11,温锻件4的一端能够进入若干滚轮3之间。将加热至一定温度的温锻件4放入上述通孔11内,上述温锻件4的加热温度范围一般是200-850℃。上述温锻件4进入滚轮3之间,通过滚轮3的挤压,从而实现对温锻件4的温锻。上述温锻件4为圆形棒料。上述滚轮3为四个,上述滚轮3能够在上模1和下模2内的径向滑槽10内沿径向往复运动。上述滚轮3在径向滑槽10内的位置需要根据工件需要加工的直径进行确定。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为滚轮3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在动力组件上设置有离合机构,通过动力组件3的离合机构与滚轮3结合,带动滚轮3在径向滑槽10内内滑动,以实现对滚轮3在径向滑槽10内的位置的调整。在滚轮3在径向滑槽10内的位置调整完成后,对滚轮3进行固定,动力组件能够带动滚轮3沿自身中心轴线旋转,滚轮3的速度可调。本实施例中驱动滚轮3运动的动力组件以及离合机构均属于现有技术,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进行旋转即可,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滚轮3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有凹槽31,凹槽31与经滚轮3挤压后的圆形棒料的外周匹配。当压头7向下压圆形棒料时,圆形棒料进入四个滚轮3之间,通过四个滚轮3的凹槽31对圆形棒料进行挤压,通过凹槽31增加了与圆形棒料的接触面积,从而在挤压过程中,凹槽31对金属流动起到导向的作用。此外,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如图2、图6和图7所示,在每相邻两个滚轮3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横向调节块5,横向调节块5与圆形棒料接触的一端设置有斜面51,斜面51用于引导圆形棒料的金属流动。通过横向调节块5对相邻两个滚轮3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能够对正在挤压的圆形棒料的金属流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作为易损件能够进行替补更换。同时,在横向调节块5远离圆形棒料的一端还设置有调节螺母52。在调节横向调节块5的位置时,人工利用扳手拧动调节螺母52,从而带动横向调节块5沿径向运动,使横向调节块5位于合适的位置。上述滚轮3和横向调节块5采用分体结构设置,降低了装卸难度,且当出现损坏时,方便易损件更换。上述热态缩径模具利用滚轮3对圆形棒料进行挤压,从而达到缩径的目的,在挤压开始时,通过压头7给上述圆形棒料一定的压力,使圆形棒料进入滚轮3之间进行挤压缩径,但是,因滚轮3的导向作用,且滚轮3与圆形棒料的啮合角度在加工过程中能够达到自啮合的条件,因此,不需要大吨位的压力机即可实现缩径工作,相比普通的压力机直径挤压成型的工艺,压力机需要的下压力为普通压力机的50%,降低了能耗。在理论上圆形棒料不需要压头7再继续给予向下的下压力,但是,实际加工过程中,压头7继续给予圆形棒料较小的下压力,目的是为了克服横向调节块5在导向的过程中对材料的阻力,能够使圆形棒料更好的成型,缩短成型时间。同时,上述滚轮3的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态缩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和若干滚轮(3),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之间设置有径向滑槽(10),所述滚轮(3)设置于所述径向滑槽(10)内,所述滚轮(3)的中心轴线水平且能够沿水平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滚轮(3)以所述上模(1)的中心周向均布;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通孔(11),温锻件(4)穿过所述通孔(11),所述温锻件(4)的一端能够进入若干所述滚轮(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态缩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和若干滚轮(3),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之间设置有径向滑槽(10),所述滚轮(3)设置于所述径向滑槽(10)内,所述滚轮(3)的中心轴线水平且能够沿水平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滚轮(3)以所述上模(1)的中心周向均布;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通孔(11),温锻件(4)穿过所述通孔(11),所述温锻件(4)的一端能够进入若干所述滚轮(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态缩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能够在所述径向滑槽(10)内沿径向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态缩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有凹槽(31),所述凹槽(31)与经所述滚轮(3)挤压后的所述温锻件(4)的外周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态缩径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调节块(5),每相邻两个所述滚轮(3)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横向调节块(5),所述横向调节块(5)与所述温锻件(4)接触的一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德谦魏杰高云汪伟张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精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