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鱼竿夹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2149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鱼竿夹加工模具。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鱼竿夹加工模具,包括母模、公模,所述母模底板上面为顶针底板,顶针底板上面为顶针面板,母模上表面四角设有导柱,导柱内侧设有回针,所述公模设有导套;其特征为母模和公模合模后,行位沿行位导向槽滑向外侧,可将母模和公模锁住,行位沿行位导向槽滑向内侧,可将母模和公模打开;加工区I 中部设有斜顶,斜顶侧壁与顶针面板垂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自动化生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加工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鱼竿夹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利用加工模具加工塑料制品,环境恶劣,生产环境高温,空气有毒,热熔的塑料胶如果洒落容易烫伤操作者,因此急需全自动的生产模式,自动生产线需要专门易于实施自动化生产的加工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于自动化生产的鱼竿夹加工模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鱼竿夹加工模具,包括母模01、公模02,所述母模01成方形,母模01最下面为底板16,底板16上面为顶针底板18,顶针底板18上面为顶针面板17,母模01上表面四角设有导柱8,导柱8内侧设有回针9,母模01中心为鱼竿夹所对应的加工区I14,加工区I14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可沿行位导向槽13滑动的行位10,加工区I14边缘设有后模仁11,后模仁11上设有后模仁虎口12;所述公模02为方形,公模02最下面为面板1,公模02四角设有导套3,公模02中心设有与母模加工区I14对应的加工区II2,加工区II2上部设有与行位10对应的铲基7,加工区II2边缘为与后模仁11对应的前模仁4,前模仁4设有与后模仁虎口12对应的前模仁虎口5,加工区II2上设有物料流道6;其特征为母模01和公模02合模后,行位10沿行位导向槽13滑向外侧,可将母模01和公模02锁住,行位10沿行位导向槽13滑向内侧,可将母模01和公模02打开;加工区I14中部设有斜顶19,斜顶19侧壁与顶针面板17垂直连接。本技术的优化,根据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鱼竿夹加工模具,其特征为母模01与公模02进行合模时,加工区II2和加工区I14可扣合一起,并且合模后,加工区II2距离加工区I14一预定距离。进一步,根据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鱼竿夹加工模具,其特征为所述预定距离为所要加工鱼竿夹半成品的厚度。进一步,根据最上面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鱼竿夹加工模具,其特征为母模01和公模02材质为钢铁。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塑料原料首先在注射机加热料筒内受热熔融,将母模01、公模02通过导柱8和导套3准确扣合,并通过行位10沿行位导向槽13滑向外侧,可将母模01和公模02锁住,然后热熔塑料胶经注射机喷嘴和模具的物料流道6注入模具型腔,塑胶冷却硬化成型。利用注射机的开模动作,行位10沿行位导向槽13滑向内侧,使之脱离产品倒扣部位。注塑机顶出装置带动提升顶针面板17,同时带动提升斜顶,使塑胶制品脱离模具,最终得到鱼竿夹半成品。顶针面板17在顶针底板18的重力作用下下落恢复原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利效果为,本技术可实现自动化生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加工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母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公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加工出的鱼竿夹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母模-01、公模-02、面板-1、加工区II-2、导套-3、前模仁-4、前模仁虎口-5、物料流道-6、铲基-7、导柱-8、回针-9、行位-10、后模仁-11、后模仁虎口-12、行位导向槽-13、加工区I-14、底板-16、顶针面板-17、针底板-18、斜顶-1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如说明书附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鱼竿夹加工模具,包括母模01、公模02,所述母模01成方形,母模01最下面为底板16,底板16上面为顶针底板18,顶针底板18上面为顶针面板17,母模01上表面四角设有导柱8,导柱8内侧设有回针9,母模01中心为鱼竿夹所对应的加工区I14,加工区I14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可沿行位导向槽13滑动的行位10,加工区I14边缘设有后模仁11,后模仁11上设有后模仁虎口12;所述公模02为方形,公模02最下面为面板1,公模02四角设有导套3,公模02中心设有与母模加工区I14对应的加工区II2,加工区II2上部设有与行位10对应的铲基7,加工区II2边缘为与后模仁11对应的前模仁4,前模仁4设有与后模仁虎口12对应的前模仁虎口5,加工区II2上设有物料流道6;母模01和公模02合模后,行位10沿行位导向槽13滑向外侧,可将母模01和公模02锁住,行位10沿行位导向槽13滑向内侧,可将母模01和公模02打开;加工区I14中部设有斜顶19,斜顶19侧壁与顶针面板17垂直连接。所述母模01与公模02进行合模时,加工区II2和加工区I14可扣合一起,并且合模后,加工区II2距离加工区I14一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为所要加工鱼竿夹半成品的厚度。所述母模01和公模02材质为钢铁。本实施例的操作过程为:塑料原料首先在注射机加热料筒内受热熔融,将母模01、公模02通过导柱8和导套3准确扣合,并通过行位10沿行位导向槽13滑向外侧,可将母模01和公模02锁住,然后经热熔塑料胶经注射机喷嘴和模具的物料流道6注入模具型腔,塑胶冷却硬化成型。利用注射机的开模动作,行位10沿行位导向槽13滑向内侧,使之脱离产品倒扣部位。注塑机顶出装置带动提升顶针面板17,同时带动提升斜顶,使塑胶制品脱离模具,最终得到鱼竿夹半成品。顶针面板17在顶针底板18的重力作用下下落恢复原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有利效果为,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鱼竿夹加工模具可实现自动化生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加工产能,与手工操作相比,单位时间的加工量提升18.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本技术并不受上述优选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可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鱼竿夹加工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鱼竿夹加工模具,包括母模(01)、公模(02),所述母模(01)成方形,母模(01)最下面为底板(16),底板(16)上面为顶针底板(18),顶针底板(18)上面为顶针面板(17),母模(01)上表面四角设有导柱(8),导柱(8)内侧设有回针(9),母模(01)中心为鱼竿夹所对应的加工区I(14),加工区I(14)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可沿行位导向槽(13)滑动的行位(10),加工区I(14)边缘设有后模仁(11),后模仁(11)上设有后模仁虎口(12);所述公模(02)为方形,公模(02)最下面为面板(1),公模(02)四角设有导套(3),公模(02)中心设有与母模加工区I(14)对应的加工区II(2),加工区II(2)上部设有与行位(10)对应的铲基(7),加工区II(2)边缘为与后模仁(11)对应的前模仁(4),前模仁(4)设有与后模仁虎口(12)对应的前模仁虎口(5),加工区II(2)上设有物料流道(6);其特征为母模(01)和公模(02)合模后,行位(10)沿行位导向槽(13)滑向外侧,可将母模(01)和公模(02)锁住,行位(10)沿行位导向槽(13)滑向内侧,可将母模(01)和公模(02)打开;加工区I(14)中部设有斜顶(19),斜顶(19)侧壁与顶针面板(17)垂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鱼竿夹加工模具,包括母模(01)、公模(02),所述母模(01)成方形,母模(01)最下面为底板(16),底板(16)上面为顶针底板(18),顶针底板(18)上面为顶针面板(17),母模(01)上表面四角设有导柱(8),导柱(8)内侧设有回针(9),母模(01)中心为鱼竿夹所对应的加工区I(14),加工区I(14)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可沿行位导向槽(13)滑动的行位(10),加工区I(14)边缘设有后模仁(11),后模仁(11)上设有后模仁虎口(12);所述公模(02)为方形,公模(02)最下面为面板(1),公模(02)四角设有导套(3),公模(02)中心设有与母模加工区I(14)对应的加工区II(2),加工区II(2)上部设有与行位(10)对应的铲基(7),加工区II(2)边缘为与后模仁(11)对应的前模仁(4),前模仁(4)设有与后模仁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模道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