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8788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探针,包括第一线耳(1)、塑胶(2)、弹簧(3)、导线(4)、连接杆(5)、第二线耳(6)和触头(7),所述第一线耳(1)设置于所述塑胶(2),所述第二线耳(6)设置于所述触头(7),所述塑胶(2)与所述触头(7)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杆(5)的两端,所述第一线耳(1)通过所述导线(4)与所述第二线耳(6)连接,所述连接杆(5)容置于所述弹簧(3)。该探针在工作时压力均匀,不易产生压痕,适应性和稳定性强,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探针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探针。
技术介绍
锂电池的开发与应用在近代才出现,与之相对应的生产设备也较其它传统行业发展得晚多,动力电池更是近几年才开始大批量生产,而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检测,这时就要用到探针,用于与待测电池进行接触。在现有技术中,多针结构探针在工作时灵活性高,压力均匀,适应性强,对极耳不会产生压痕,内阻大,温升高,需求接触面积大,分流;单针结构探针的过大电流,内阻低,温升小,压力不均匀,容易对极耳产生压痕,造成产品的不良率增高,增加了生产成本。综上可知,相关技术存在缺陷,不利于工业生产,亟待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探针,在工作时压力均匀,不易产生压痕,适应性和稳定性强,工作效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探针,包括第一线耳、塑胶、弹簧、导线、连接杆、第二线耳和触头,所述第一线耳设置于所述塑胶,所述第二线耳设置于所述触头,所述塑胶与所述触头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所述第一线耳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二线耳连接,所述连接杆容置于所述弹簧。该探针在工作时压力均匀,不易产生压痕,适应性和稳定性强,工作效率高。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探针的一种改进,所述弹簧的两端可自由活动。弹簧直接套在连接杆上,这种设计使得弹簧的自由度更大。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探针的一种改进,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于所述触头。这种设计有利于弹簧工作时的稳定性。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探针的一种改进,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塑胶。这种设计有利于弹簧工作时的稳定性。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探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线耳与所述塑胶通过定位销和/或螺钉固定连接。除此之外,还可以是其他固定方式。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探针的一种改进,所述塑胶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和导向孔,所述安装孔用于通过所述导线,所述导向孔用于通过所述连接杆。安装孔和导向孔的设置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探针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有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与所述导向孔配合。连接杆的上端采用锥形结构,让其自找平衡,增加了稳定性,保持探针紧贴极耳。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探针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杆的个数至少为2个。这种设计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探针的一种改进,所述触头的截面形状为扇形、半圆形、圆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触头采用多样化设计,可根据极耳大小、形状,自由切换触头底部电压针类型,以及可自由切换触头形状,以解决过大电流,内阻小,温升低的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探针的一种改进,设置于所述触头底部的电压针的个数至少为1个。探针电压针可以1只或者多只.探针电压针位置/宽度可以灵活布置,有效的适应极耳的各种形状,根据实际需要电压针可以灵活地设置。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处于未被压缩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处于压缩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塑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塑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塑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触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触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触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触头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其中:1-第一线耳;2-塑胶;3-弹簧;4-导线;5-连接杆;6-第二线耳;7-触头;8-安装孔;9-导向孔;10-锥形结构;11-电压针;12-定位销;13-螺钉。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11所示,一种探针,包括第一线耳1、塑胶2、弹簧3、导线4、连接杆5、第二线耳6和触头7,第一线耳1设置于塑胶2,第二线耳6设置于触头7,塑胶2与触头7分别设置于连接杆5的两端,第一线耳1通过导线4与第二线耳6连接,连接杆5容置于弹簧3。该探针在工作时压力均匀,不易产生压痕,适应性和稳定性强,工作效率高。优选的,弹簧3的两端可自由活动。弹簧3直接套在连接杆5上,这种设计使得弹簧3的自由度更大。优选的,第一线耳1与塑胶2通过定位销12和/或螺钉13固定连接。除此之外,还可以是其他固定方式。优选的,塑胶2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8和导向孔9,安装孔8用于通过导线4,导向孔9用于通过连接杆5。安装孔8和导向孔9的设置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优选的,连接杆5的上端设有锥形结构10,锥形结构10与导向孔9配合。连接杆5的上端采用锥形结构,让其自找平衡,增加了稳定性,保持探针紧贴极耳。优选的,连接杆5的个数至少为2个。这种设计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优选的,触头7的截面形状为扇形、半圆形、圆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触头7采用多样化设计,可根据极耳大小、形状,自由切换触头7底部电压针11类型,以及可自由切换触头7形状,以解决过大电流,内阻小,温升低的问题。优选的,设置于触头7底部的电压针11的个数至少为2个。探针电压针可以1只或者多只.探针电压针位置/宽度可以灵活布置,有效的适应极耳的各种形状,根据实际需要电压针可以灵活地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极耳大小、形状,自由切换触头7底部电压针11类型,以及可自由切换触头7形状,适应性强,探针在工作时,电压针11与极耳接触,在弹簧3的作用下,压力均匀,不易产生压痕,在连接杆5的作用下,稳定性强。实施例2如图1-11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弹簧3的下端固定于触头7。这种设计有利于弹簧3工作时的稳定性。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实施例3如图1-11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弹簧3的上端固定于塑胶2。这种设计有利于弹簧3工作时的稳定性。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实施例4如图1-11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弹簧3的上端固定于塑胶2。这种设计有利于弹簧3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耳(1)、塑胶(2)、弹簧(3)、导线(4)、连接杆(5)、第二线耳(6)和触头(7),所述第一线耳(1)设置于所述塑胶(2),所述第二线耳(6)设置于所述触头(7),所述塑胶(2)与所述触头(7)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杆(5)的两端,所述第一线耳(1)通过所述导线(4)与所述第二线耳(6)连接,所述连接杆(5)容置于所述弹簧(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耳(1)、塑胶(2)、弹簧(3)、导线(4)、连接杆(5)、第二线耳(6)和触头(7),所述第一线耳(1)设置于所述塑胶(2),所述第二线耳(6)设置于所述触头(7),所述塑胶(2)与所述触头(7)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杆(5)的两端,所述第一线耳(1)通过所述导线(4)与所述第二线耳(6)连接,所述连接杆(5)容置于所述弹簧(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的两端可自由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的下端固定于所述触头(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塑胶(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艳彬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盈之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