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8207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循环装夹着置,使多个控制箱共用排热装置,使控制箱内部高效地排热且减小控制箱的设置空间,并且确保控制箱以外的设置空间,从而使作业者容易进行作业,维护性优良。在所述制冷循环装置中,具备借助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连接,并使制冷剂在制冷剂配管的内部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具有控制所述制冷剂回路的控制设备、和收纳所述控制设备的多个控制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制冷循环装置,特别是涉及使用多个控制箱来进行制冷循环的控制的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运转中,从控制箱内的电子部件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设置如下排热装置,该排热装置具有形成于控制箱背面的排热用的管道、设置于管道的控制箱背面的进行散热的散热片、以及进行管道内部的排热的空冷风扇。排热装置将控制箱内部的热量放出。在1台制冷循环装置中具备多个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系统的情况下,需要多个控制箱,若分别具备控制箱的排热装置,则需要使控制箱的设置空间增大。若控制箱的设置空间增大,则制冷剂回路以及热介质配管的空间变小,设计变得复杂,并担心维护性的变差,因此需要使控制箱的设置空间变小。作为实现控制箱的排热装置所占用的设置空间小型化的现有技术文献,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采用使发热源与压缩机的排出侧制冷剂配管紧密接触,从而进行热交换并进行冷却的方法。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933号公报对水或者盐水等热介质进行冷却或者加热的制冷循环装置,在单元机械室内不仅需要收纳控制箱以及制冷剂回路,也需要收纳热介质配管。在推进单元外形尺寸的小型化的过程中,若使控制箱占据较多的单元机械室内的空间,则制冷剂回路以及热介质配管的设计会变得复杂,并导致维护性变差。特别是对多个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连结设置的情况下,需要能够减少热介质配管在设置现场的施工中的工程工时或者减小设置空间的制冷循环装置。因此,提出一种通过向1台制冷循环装置内部组装热介质配管,从而能够使连结时的热介质配管连接作业变得容易的内置集管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在各控制箱设置排热用装置的情况下,需要将控制箱沿横向排成一列地设置于1台制冷循环装置的正面侧。由于控制箱的设置,热介质配管只能设置在1台制冷循环装置的长边方向上。因此,在根据内置集管方式进行连结设置的情况下,形成1台制冷循环装置的长边方向彼此的连结,从而需要细长的设置空间。对于设置制冷循环装置的细长的设置空间而言,在狭小地设置制冷循环装置的情况下比较有利,但它成为能够发挥内置集管方式的优点的设置场所被限制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装置,使多个控制箱共用排热装置,使控制箱内部高效地排热且减小控制箱的设置空间,并且确保控制箱以外的设置空间,从而使作业者容易进行作业,维护性优良。本技术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借助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连接,并使制冷剂在上述制冷剂配管的内部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具有控制上述制冷剂回路的控制设备、和收纳上述控制设备的多个控制箱。优选为,具有多个上述制冷剂回路。优选为,上述冷凝器或者上述蒸发器是使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热交换器,具有与上述冷凝器或者上述蒸发器连接且夹着使热介质流通的热介质配管,上述热介质配管通过上述制冷循环装置的内部。优选为,上述热介质配管与外部热介质配管在上述制冷循环装置的内部连结。优选为,上述制冷循环装置经由上述外部热介质配管与其他制冷循环装置连结设置。优选为,上述多个控制箱分别收纳对上述多个制冷剂回路分别进行控制的控制设备。优选为,上述多个控制箱共用对上述控制箱的内部进行排热的排热装置。优选为,上述多个控制箱配置为夹着共用的上述排热装置。优选为,上述多个控制箱配置为,在2台上述控制箱之间夹着共用的上述排热装置。优选为,上述多个控制箱设置为,以夹着上述排热装置的2台上述控制箱为1组,使多组控制箱以上述排热装置为中央而串联排列。优选为,夹着上述排热装置的2台上述控制箱的一组,比夹着其他的上述排热装置的2台上述控制箱的一组小。优选为,上述排热装置具有:向上部空间排热的管道;配置于上述管道的与上述控制箱接触的面的散热片;以及对上述管道的内部进行空冷的2台空冷风扇。优选为,上述排热装置具有将上述管道的内部分成两部分并对上述2台空冷风扇所分别形成的空气流进行整流的整流板。优选为,上述排热装置具有:向上部空间排热的管道;配置于上述管道的与上述控制箱接触的面的散热片;以及对上述管道的内部进行空冷的空冷风扇。优选为,上述冷凝器或者上述蒸发器是使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上述多个控制箱设置于上述室外热交换器的下方。优选为,上述多个控制箱共用对上述控制箱的内部进行排热的排热装置,上述冷凝器以及上述蒸发器中的任意一方是使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热交换器,上述冷凝器以及上述蒸发器中的另一方是使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上述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与上述热介质热交换器连接并使热介质流通的热介质配管,上述制冷剂循环装置在俯视观察时为与上述热介质配管的延伸方向正交的纵长形状,上述热介质配管在上述制冷循环装置的内部通过,设置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的下方,并沿上述制冷循环装置的短边方向延伸,上述多个控制箱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的下方,以将上述制冷剂回路配置于中央的方式相对于上述热介质配管配置于上述制冷剂回路的相反侧,并靠近上述制冷循环装置的长边方向端部,上述热介质配管、上述制冷剂回路以及上述多个控制箱按照该热介质配管、制冷剂回路以及控制箱的顺序串联排列。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多个控制箱共用排热装置。由此,能够使控制箱占据制冷循环装置的设置空间变小。另外,能够增加控制箱以外的可设置空间,从而使作业者容易进行作业,提高维护性。另外,排热装置的数量减少,从而能够减少部件件数,能够减少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结设置有3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结设置有3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多个控制箱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以往的连结设置有3台的制冷循环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是相同或者与之相当的部分,这在说明书的全文中是通用的。并且,说明书全文所示的构成要素的形态终究只是例示,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结设置有3台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结设置有3台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侧视图。制冷循环装置100连结设置有3台。如图1、图2所示,3台制冷循环装置100从上表面观察时为纵长的形状,从侧面观察时为纵长的形状。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制冷剂回路10、热介质配管20以及控制装置30。制冷循环装置100是使在制冷剂回路10中冷却了的制冷剂与在热介质配管20中流通的水或者盐水等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并将冷却后的热介质向设置建筑物供给的装置。对于制冷剂回路10而言,虽未图示,但设置有与控制装置30的4台控制箱31数量相同的4个回路。该4个回路的制冷剂回路10分别被4台控制箱31的控制设备控制。这样,通过与4个回路的制冷剂回路10对应地设置4台控制箱31,从而作业者能够容易地进行各制冷剂回路10的维护以及修理等。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制冷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借助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连接,并使制冷剂在所述制冷剂配管的内部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具有控制所述制冷剂回路的控制设备、和收纳所述控制设备的多个控制箱。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借助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连接,并使制冷剂在所述制冷剂配管的内部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具有控制所述制冷剂回路的控制设备、和收纳所述控制设备的多个控制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所述制冷剂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或者所述蒸发器是使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热交换器,具有与所述冷凝器或者所述蒸发器连接且夹着使热介质流通的热介质配管,所述热介质配管通过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配管与外部热介质配管在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内部连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经由所述外部热介质配管与其他制冷循环装置连结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控制箱分别收纳对所述多个制冷剂回路分别进行控制的控制设备。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控制箱共用对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进行排热的排热装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控制箱共用对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进行排热的排热装置。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控制箱配置为夹着共用的所述排热装置。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控制箱配置为夹着共用的所述排热装置。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控制箱配置为,在2台所述控制箱之间夹着共用的所述排热装置。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控制箱配置为,在2台所述控制箱之间夹着共用的所述排热装置。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控制箱设置为,以夹着所述排热装置的2台所述控制箱为1组,使多组控制箱以所述排热装置为中央而串联排列。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控制箱设置为,以夹着所述排热装置的2台所述控制箱为1组,使多组控制箱以所述排热装置为中央而串联排列。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着所述排热装置的2台所述控制箱的一组,比夹着其他的所述排热装置的2台所述控制箱的一组小。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着所述排热装置的2台所述控制箱的一组,比夹着其他的所述排热装置的2台所述控制箱的一组小。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装置具有:向上部空间排热的管道;配置于所述管道的与所述控制箱接触的面的散热片;以及对所述管道的内部进行空冷的2台空冷风扇。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装置具有:向上部空间排热的管道;配置于所述管道的与所述控制箱接触的面的散热片;以及对所述管道的内部进行空冷的2台空冷风扇。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装置具有:向上部空间排热的管道;配置于所述管道的与所述控制箱接触的面的散热片;以及对所述管道的内部进行空冷的2台空冷风扇。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装置具有:向上部空间排热的管道;配置于所述管道的与所述控制箱接触的面的散热片;以及对所述管道的内部进行空冷的2台空冷风扇。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装置具有将所述管道的内部分成两部分并对所述2台空冷风扇所分别形成的空气流进行整流的整流板。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装置具有将所述管道的内部分成两部分并对所述2台空冷风扇所分别形成的空气流进行整流的整流板。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装置具有将所述管道的内部分成两部分并对所述2台空冷风扇所分别形成的空气流进行整流的整流板。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装置具有将所述管道的内部分成两部分并对所述2台空冷风扇所分别形成的空气流进行整流的整流板。25.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装置具有:向上部空间排热的管道;配置于所述管道的与所述控制箱接触的面的散热片;以及对所述管道的内部进行空冷的空冷风扇。2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装置具有:向上部空间排热的管道;配置于所述管道的与所述控制箱接触的面的散热片;以及对所述管道的内部进行空冷的空冷风扇。2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装置具有:向上部空间排热的管道;配置于所述管道的与所述控制箱接触的面的散热片;以及对所述管道的内部进行空冷的空冷风扇。2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装置具有:向上部空间排热的管道;配置于所述管道的与所述控制箱接触的面的散热片;以及对所述管道的内部进行空冷的空冷风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树彦大越靖伊藤拓也石田和之彦根昂仁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