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757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振动马达,其具备静止部、振动体、弹性部件以及减振器。弹性部件具有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延伸部、第四延伸部、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以及第五连接部。减振部件具有第一长边部和第二长边部。由第一延伸部、第三延伸部、以及第五连接部构成的内侧部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角中与配重的上表面直接对置。

Vibration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ibrating motor, which has a static part, a vibrating body, an elastic part and a shock absorber. The elastic component has the first extension part, the second extension part, the first connection part, the second connection part, the third extension part, the fourth extension part, the third connection part, the fourth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fifth connection part. The damping part has a first long edge part and a second long edge part. The inner part composed of the first extension part, the third extension part and the fifth connecting part is directly opposite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ounterweight in the plane angle of view from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马达
本技术涉及一种振动马达。
技术介绍
目前,在智能手机等各种设备中具备振动马达。振动马达存在横向进行线性振动的类型、和纵向进行线性振动的类型。相比横向的振动,作为用户的人们更容易感觉到纵向的振动。在日本国公开公报第2013-85438号中公开有现有的纵向线性振动型的振动马达的一例。日本国公开公报第2013-85438号的振动马达具备固定部、磁场部、基板、振动部、以及弹性部件。固定部具有下部开放的壳体、密闭壳体的内部空间的托架。磁场部具有固定于托架上的磁铁、和固定于磁铁上的轭板。振动部具有线圈和质量体。基板固定于线圈的下面。弹性部件配置于壳体与振动部之间。线圈具有比对置的磁铁的外径大的内径,磁铁的一部分能够插入由线圈形成的空间内。若经由基板对线圈进行通电,则通过在线圈产生的磁场与由磁铁形成的磁场的相互作用,振动部纵向进行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在搭载振动马达的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中,为了长时间的驱动,倾向于搭载更大的电池,因此振动马达的配置场所、配置体积的自由度变小。特别地,上述设备中的死角为电池旁边等的长方形空间,因此要求在该空间配置振动马达。因此,为了将马达配置于上述长方形空间内,考虑不将振动马达的形状做成日本国公开公报第2013-85438号那样的圆形,而做成长方形。在该情况下,振动体所包含的配重在俯视视野中也呈长方形。但是,在该情况下,在振动体纵向振动的情况下,如图17示意性所示地,包含配重Wt的振动体200存在会进行在侧视视野中长边方向的一侧端部和另一侧端部相互向上下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的如波浪般的动作的问题。在图17中,上下方向的箭头表示振动体200的振动方向,白底箭头表示振动体200的波浪动作。在此,在日本国公开公报第2013-85438号中,在支撑振动体的弹性部件的整体区域设有阻尼增加部,考虑使用该阻尼增加部抑制上述波浪动作。但是,若在弹性部件的整体区域设置阻尼增加部,则存在振动体的振动量降低的问题。另一方面,若将阻尼增加部设于弹性部件的一部分的区域,则施加给阻尼增加部的应力变大,阻尼增加部产生弹力减弱,存在阻尼力降低的问题。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减振部件的弹力减弱,且能够抑制振动体的振动量的降低的纵向线性振动型的振动马达。本申请的示例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具备:具有底板、基板、线圈、以及壳体的静止部;包含磁铁、后轭、以及配重,且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振动地支撑于上述静止部的振动体;弹性部件;以及减振部件,上述基板配置于上述底板上,上述线圈配置于上述基板上,上述磁铁配置为能够根据振动而收纳于环状的上述线圈的内周侧,上述后轭配置于上述磁铁上,上述配重配置于上述后轭上,上述壳体收纳上述线圈、上述磁铁、上述后轭、以及上述配重,上述弹性部件配置于上述壳体与上述配重之间,上述配重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角中,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长边方向上延伸,与上下方向及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成为上述配重的短边方向,上述弹性部件具有: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部;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一端部和上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部的第一连接部;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二延伸部的另一端部的第二连接部;在长边方向上延伸,且与上述第一延伸部在短边方向上对置的第三延伸部;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四延伸部;连接上述第三延伸部的一端部和上述第四延伸部的一端部的第三连接部;连接上述第三延伸部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四延伸部的另一端部的第四连接部;以及在短边方向上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长边方向内侧部和上述第三延伸部的长边方向内侧部的第五连接部,上述第一延伸部随着从长边方向内侧朝向两端部而向上方向倾斜,上述第二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长边方向内侧而向上方向倾斜,上述第三延伸部随着从长边方向内侧朝向两端部而向上方向倾斜,上述第四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长边方向内侧而向上方向倾斜,上述第二延伸部在倾斜的最上部具有第一固定部,上述第四延伸部在倾斜的最上部具有第二固定部,上述第五连接部固定于上述配重的上表面,上述第一固定部及上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上述壳体,上述减振部件固定于上述配重的上表面,上述减振部件具有: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角中,从上述第二延伸部中的上述第一固定部的长边方向一侧至第一固定部、及上述第二延伸部中的上述第一固定部的长边方向另一侧,重叠地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长边部;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角中,从上述第四延伸部中的上述第二固定部的长边方向一侧至第二固定部、及上述第四延伸部中的上述第二固定部的长边方向另一侧,重叠地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长边部,由上述第一延伸部、上述第三延伸部、以及上述第五连接部构成的内侧部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野中与上述配重的上表面直接对置。本申请的示例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具备:具有底板、基板、线圈、以及壳体的静止部;包含磁铁、后轭、以及配重,且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振动地支撑于上述静止部的振动体;弹性部件;以及减振部件,上述基板配置于上述底板上,上述线圈配置于上述基板上,上述磁铁配置为能够根据振动而收纳于环状的上述线圈的内周侧,上述后轭配置于上述磁铁上,上述配重配置于上述后轭上,上述壳体收纳上述线圈、上述磁铁、上述后轭、以及上述配重,上述弹性部件配置于上述壳体与上述配重之间,上述配重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角中,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长边方向上延伸,与上下方向及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成为上述配重的短边方向,上述弹性部件具有: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部;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一端部和上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部的第一连接部;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二延伸部的另一端部的第二连接部;在长边方向上延伸,且与上述第一延伸部在短边方向上对置的第三延伸部;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四延伸部;连接上述第三延伸部的一端部和上述第四延伸部的一端部的第三连接部;连接上述第三延伸部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四延伸部的另一端部的第四连接部;以及在短边方向上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长边方向内侧部和上述第三延伸部的长边方向内侧部的第五连接部,上述第一延伸部随着从长边方向内侧朝向两端部而向下方向倾斜,上述第二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长边方向内侧而向下方向倾斜,上述第三延伸部随着从长边方向内侧朝向两端部而向下方向倾斜,上述第四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长边方向内侧而向下方向倾斜,上述第二延伸部在倾斜的最下部具有第一固定部,上述第四延伸部在倾斜的最下部具有第二固定部,上述第五连接部固定于上述壳体,上述第一固定部及上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上述配重的上表面,上述减振部件固定于上述壳体,上述减振部件具有: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角中,从上述第二延伸部中的上述第一固定部的长边方向一侧至第一固定部、及上述第二延伸部中的上述第一固定部的长边方向另一侧,重叠地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长边部;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角中,从上述第四延伸部中的上述第二固定部的长边方向一侧至第二固定部、及上述第四延伸部中的上述第二固定部的长边方向另一侧,重叠地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长边部,由上述第一延伸部、上述第三延伸部、以及上述第五连接部构成的内侧部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野中与上述壳体直接对置。本申请的示例性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长边部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野中与整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振动马达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底板、基板、线圈、以及壳体的静止部;包含磁铁、后轭、以及配重,且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振动地支撑于上述静止部的振动体;弹性部件;以及减振部件,上述基板配置于上述底板上,上述线圈配置于上述基板上,上述磁铁配置为能够根据振动而收纳于环状的上述线圈的内周侧,上述后轭配置于上述磁铁上,上述配重配置于上述后轭上,上述壳体收纳上述线圈、上述磁铁、上述后轭、以及上述配重,上述弹性部件配置于上述壳体与上述配重之间,上述配重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角中,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长边方向上延伸,与上下方向及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成为上述配重的短边方向,上述弹性部件具有: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部;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一端部和上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部的第一连接部;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二延伸部的另一端部的第二连接部;在长边方向上延伸,且与上述第一延伸部在短边方向上对置的第三延伸部;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四延伸部;连接上述第三延伸部的一端部和上述第四延伸部的一端部的第三连接部;连接上述第三延伸部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四延伸部的另一端部的第四连接部;以及在短边方向上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长边方向内侧部和上述第三延伸部的长边方向内侧部的第五连接部,上述第一延伸部随着从长边方向内侧朝向两端部而向上方向倾斜,上述第二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长边方向内侧而向上方向倾斜,上述第三延伸部随着从长边方向内侧朝向两端部而向上方向倾斜,上述第四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长边方向内侧而向上方向倾斜,上述第二延伸部在倾斜的最上部具有第一固定部,上述第四延伸部在倾斜的最上部具有第二固定部,上述第五连接部固定于上述配重的上表面,上述第一固定部及上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上述壳体,上述减振部件固定于上述配重的上表面,上述减振部件具有: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角中,从上述第二延伸部中的上述第一固定部的长边方向一侧至第一固定部、及上述第二延伸部中的上述第一固定部的长边方向另一侧,重叠地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长边部;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角中,从上述第四延伸部中的上述第二固定部的长边方向一侧至第二固定部、及上述第四延伸部中的上述第二固定部的长边方向另一侧,重叠地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长边部,由上述第一延伸部、上述第三延伸部、以及上述第五连接部构成的内侧部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野中与上述配重的上表面直接对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24 JP 2017-059299;2016.09.14 US 62/394,3001.一种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底板、基板、线圈、以及壳体的静止部;包含磁铁、后轭、以及配重,且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振动地支撑于上述静止部的振动体;弹性部件;以及减振部件,上述基板配置于上述底板上,上述线圈配置于上述基板上,上述磁铁配置为能够根据振动而收纳于环状的上述线圈的内周侧,上述后轭配置于上述磁铁上,上述配重配置于上述后轭上,上述壳体收纳上述线圈、上述磁铁、上述后轭、以及上述配重,上述弹性部件配置于上述壳体与上述配重之间,上述配重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角中,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长边方向上延伸,与上下方向及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成为上述配重的短边方向,上述弹性部件具有: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部;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一端部和上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部的第一连接部;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二延伸部的另一端部的第二连接部;在长边方向上延伸,且与上述第一延伸部在短边方向上对置的第三延伸部;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四延伸部;连接上述第三延伸部的一端部和上述第四延伸部的一端部的第三连接部;连接上述第三延伸部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四延伸部的另一端部的第四连接部;以及在短边方向上连接上述第一延伸部的长边方向内侧部和上述第三延伸部的长边方向内侧部的第五连接部,上述第一延伸部随着从长边方向内侧朝向两端部而向上方向倾斜,上述第二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长边方向内侧而向上方向倾斜,上述第三延伸部随着从长边方向内侧朝向两端部而向上方向倾斜,上述第四延伸部随着从两端部朝向长边方向内侧而向上方向倾斜,上述第二延伸部在倾斜的最上部具有第一固定部,上述第四延伸部在倾斜的最上部具有第二固定部,上述第五连接部固定于上述配重的上表面,上述第一固定部及上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上述壳体,上述减振部件固定于上述配重的上表面,上述减振部件具有: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角中,从上述第二延伸部中的上述第一固定部的长边方向一侧至第一固定部、及上述第二延伸部中的上述第一固定部的长边方向另一侧,重叠地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长边部;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角中,从上述第四延伸部中的上述第二固定部的长边方向一侧至第二固定部、及上述第四延伸部中的上述第二固定部的长边方向另一侧,重叠地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长边部,由上述第一延伸部、上述第三延伸部、以及上述第五连接部构成的内侧部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野中与上述配重的上表面直接对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长边部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野中与整个上述第二延伸部重叠,上述第二长边部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野中与整个上述第四延伸部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减振部件为环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减振部件由一个部件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部~第四连接部的宽度比上述第一延伸部~第四延伸部的宽度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部~第四连接部的宽度比上述第一延伸部~第四延伸部的宽度宽。7.一种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底板、基板、线圈、以及壳体的静止部;包含磁铁、后轭、以及配重,且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振动地支撑于上述静止部的振动体;弹性部件;以及减振部件,上述基板配置于上述底板上,上述线圈配置于上述基板上,上述磁铁配置为能够根据振动而收纳于环状的上述线圈的内周侧,上述后轭配置于上述磁铁上,上述配重配置于上述后轭上,上述壳体收纳上述线圈、上述磁铁、上述后轭、以及上述配重,上述弹性部件配置于上述壳体与上述配重之间,上述配重在上下方向的平面视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然自村田充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精密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