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耳拆卸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4232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吊耳拆卸工具,用于拆卸排气管支架上的吊耳,其中,包括本体结构和推动件,所述本体结构上具有可放置所述吊耳的横向凹槽,且所述横向凹槽至少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可供所述排气管支架穿过的纵向凹槽,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壁上具有背离所述第二侧壁凸起的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以及所述凸台结构对应的所述第二侧壁上同轴开设可供所述推动件拧入所述横向凹槽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本体结构上增设凸台结构,推动件穿过凸台结构上的通孔向排气管支架施加推力,将吊耳拆卸下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且不会破坏吊耳结构的吊耳拆卸工具。

A disassembly tool for the hoi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耳拆卸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拆换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拆卸汽车排气管吊耳的吊耳拆卸工具。
技术介绍
在汽车厂商开发新款车型时的试装车阶段,需对排气系统进行样件反复验证,系统优化。这个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排气管,排气管与车身之间是通过橡胶吊耳连接的。目前,专利(CN106312901A)公开了一种拆卸汽车排气管吊耳的工具,如图1所示,具体的该工具整体上呈钳形,包括钳头1、钳柄2,所述钳头1和所述钳柄2之间通过连接轴3连接;所述钳头1一端为抵接部11,另一端为夹持部12;所述抵接部11呈90度弯钩;所述夹持部12呈叉子形。使用时,将抵接部11抵在吊钩的半球形的突起上,另一端的夹持部12像叉子一样叉住吊钩的另一端,人手握持在钳柄2处,将位于中间的橡胶吊耳使劲掰出来,使得橡胶吊耳从吊钩的半球形的突起端脱出来。然而,上述专利中,人手握持钳柄掰出吊耳的过程中,排气管道可能会晃动,导致工具滑脱,另一方面,人手作业时施加力度不恒定,容易破坏橡胶吊耳的结构,因此上述拆卸方式不易操作,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拆卸吊耳时吊耳上的排气管道会晃动,影响拆卸作业以及,人手施力不均匀导致的破坏吊耳结构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排气管道晃动,且操作简便施力均匀的拆卸汽车排气管吊耳的工具。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吊耳拆卸工具,其中,包括本体结构和推动件,所述本体结构上具有用于放置吊耳的横向凹槽,且所述横向凹槽至少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可供排气管支架穿过的纵向凹槽,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壁上具有背离所述第二侧壁凸起的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以及所述凸台结构对应的所述第二侧壁上同轴开设可供所述推动件拧入所述横向凹槽的通孔。通过在本体结构的第一侧壁上开设纵向凹槽,对吊耳上的排气管支架进行限位,避免了排气管支架剧烈晃动,影响吊耳拆卸作业,进一步的,在第二侧壁上设置凸台结构,并且在凸台结构以及凸台结构对应的第二侧壁上开设可供推动件拧入的通孔,由此可知,本技术中,通过推动件向吊耳的墩头上施加作用力,外部作用力首先作用到推动件上,通过力传递再作用到墩头上,这样就避免了直接作用在墩头上的力发生突变对吊耳结构造成破坏,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排气管道晃动,且操作简便施力均匀的拆卸汽车排气管吊耳的工具。可选的,所述通孔包括沉台孔和螺纹孔,其中,所述沉台孔位于所述螺纹孔和所述横向凹槽之间。通过设置螺纹孔,推动件与螺纹孔连接,拧入通孔内,螺纹孔对推动件施加力矩,转换为轴向力将排气管支架从吊耳中推出去,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沉台孔,缩短了螺纹连接长度,减少了不必要的摩擦阻力,提高了作业效率,并降低了生产制造难度。可选的,所述沉台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孔径,且所述沉台孔与所述螺纹孔之间形成台阶。可选的,所述沉台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排气管支架墩头的外径。可选的,所述沉台孔和所述螺纹孔的中心线与位于所述横向凹槽中的所述吊耳的吊耳孔中心线重合。可选的,所述推动件包括光杆部、头部以及与所述螺纹孔匹配的螺纹连接部,其中所述光杆部和所述头部分别位于所述螺纹连接部的两端,且所述光杆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吊耳的吊耳孔的孔径。可选的,所述光杆部和所述螺纹连接部的长度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侧壁内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内壁之间的长度与所述通孔的长度之和,且所述光杆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吊耳的吊耳孔长度。可选的,所述螺纹连接部与所述头部之间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外周尺寸大于所述螺纹孔的孔径;所述螺纹连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光杆部的外径。可选的,所述头部上开设连接孔。可选的,所述头部为六角头部。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拆卸汽车排气管吊耳的工具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吊耳拆卸工具的本体结构与推动件的配合示意图;图3A是本实施例的吊耳拆卸工具的本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实施例的吊耳拆卸工具的本体结构的剖视图;图4A是本实施例的吊耳拆卸工具的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本实施例的吊耳拆卸工具的推动件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吊耳拆卸工具中本体结构与吊耳和排气管支架的状态剖视图;图6A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吊耳拆卸工具拆卸吊耳时的装配示意图;图6B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吊耳拆卸工具拆卸吊耳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本体结构-10;横向凹槽-11;第一侧壁-12;纵向凹槽-121;第二侧壁-13;凸台结构-14;通孔-15;沉台孔-151;螺纹孔-152;推动件-20;光杆部-21;头部-22;螺纹连接部-23;限位部-24;连接孔-25;吊耳-30;排气管支架-31;墩头-3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2是本实施例的吊耳拆卸工具的本体结构与推动件的配合示意图;图3A是本实施例的吊耳拆卸工具的本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实施例的吊耳拆卸工具的本体结构的剖视图;图4A是本实施例的吊耳拆卸工具的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本实施例的吊耳拆卸工具的推动件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吊耳拆卸工具中本体结构与吊耳和排气管支架的状态剖视图,图6A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吊耳拆卸工具拆卸吊耳时的装配示意图,图6B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吊耳拆卸工具拆卸吊耳的状态示意图。为了易于将吊耳拆卸下来,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吊耳拆卸工具,用于拆卸汽车排气管支架上的吊耳,如图2所示,该拆卸工具包括本体结构10和推动件20,如图3A所示,本体结构10上具有可放置吊耳30的横向凹槽11,且横向凹槽11至少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其中,第一侧壁12上开设可供排气管支架31穿过的纵向凹槽121,具体的,如图5所示,吊耳30上安装有排气管支架31,在拆卸吊耳30时,首先将吊耳30放置于本体结构10的横向凹槽11内,对应的将与吊耳30相连的排气管支架31自上向下置于本体结构10的第一侧壁12上的纵向凹槽121内。进一步的,在本体结构10的第二侧壁13的外壁上具有背离第二侧壁13凸起的凸台结构14,凸台结构14以及凸台结构14对应的第二侧壁13上同轴开设可供推动件20拧入横向凹槽11的通孔15,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凸台结构14,使得通孔15的长度为第二侧壁13的壁厚与凸台的长度之和,延长了通孔15的长度,使得推动件20在轴向上的连接长度更长,由于推动件20拧入通孔15内的过程中,缓冲了外部作用力,使得施加在排气管支架墩头32上的作用力更加均匀,解决了人手直接施力,难以控制力度大小,突变力会破坏吊耳结构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且不会破坏吊耳结构的吊耳拆卸工具。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图3A中只示出两个侧壁,即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横向凹槽11由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围成,在实际应用中,本体结构10还可以包括三个或四个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吊耳拆卸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耳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结构和推动件,所述本体结构上具有用于放置吊耳的横向凹槽,且所述横向凹槽至少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可供排气管支架穿过的纵向凹槽,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壁上具有背离所述第二侧壁凸起的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以及所述凸台结构对应的所述第二侧壁上同轴开设可供所述推动件拧入所述横向凹槽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耳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结构和推动件,所述本体结构上具有用于放置吊耳的横向凹槽,且所述横向凹槽至少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可供排气管支架穿过的纵向凹槽,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壁上具有背离所述第二侧壁凸起的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以及所述凸台结构对应的所述第二侧壁上同轴开设可供所述推动件拧入所述横向凹槽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耳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沉台孔和螺纹孔,其中,所述沉台孔位于所述螺纹孔和所述横向凹槽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耳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孔径,且所述沉台孔与所述螺纹孔之间形成台阶。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吊耳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排气管支架墩头的外径。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吊耳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孔和所述螺纹孔的中心线与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