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的机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95461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8:51
一种装置的机壳,包括一底板、一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一第三侧板以及二枢接元件。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配置,底板分别与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连接而成一U型框体,U型框体具有一开口端,开口端相对于底板。第三侧板枢接于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二枢接元件用于使第三侧板分别固定但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且二枢接元件邻近于开口端配置。第三侧板是以二枢接元件的联机为旋转轴心,以选择性地于一收合位置及一掀开位置之间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置的机壳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装置的机壳,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至少一可旋转掀开的侧板的机壳。
技术介绍
一些装置通常具有机壳,以保护及安装内部的零件,且其外观可再进一步覆以装饰的面板,以提升装置整体的美感。然而,在现有的一些机壳中,尤其是外观较为方正的机壳,若要将零件组装于机壳的内部时,常会因零件过大,造成零件在组装时,机壳与零件之间未保留足够的裕度,因此零件通常无法以直上或直下的方式组装于机壳内,反而需要对机壳进行拆解,以让出足够的空间来组装零件。但,此举却增加了组装的不便性与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装置的机壳,是利用二个枢接元件,使第三侧板分别固定但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且第三侧板的旋转轴心配置于远离底板的一侧,由此,第三侧板是以上掀的方式旋转,以露出与内部的容纳空间连通的开口。此开口提供了便于安装内部零件的空间,增加内部空间的使用率。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装置的机壳。装置的机壳包括一底板、一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一第三侧板以及二枢接元件。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为相对配置,底板分别与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连接而成一U型框体,U型框体具有一开口端,开口端相对于底板。第三侧板枢接于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二枢接元件用于使第三侧板分别固定但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且二枢接元件邻近于开口端配置。第三侧板是以二枢接元件的联机为旋转轴心,以选择性地于一收合位置及一掀开位置之间运动。进一步地,该装置的机壳更包括:一第四侧板,相对于该第三侧板配置,该第四侧板枢接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进一步地,更包括:一第四侧板,相对于该第三侧板配置,该第四侧板固定地连接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进一步地,该U型框体形成一容纳空间,该二枢接元件各为一拉钉,其中该拉钉是自该容纳空间内穿过该第三侧板而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的对应者接合。进一步地,该U型框体形成一容纳空间,该二枢接元件各为一阶梯螺丝,其中该阶梯螺丝是自该容纳空间外穿过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的对应者而与该第三侧板接合。进一步地,该U型框体形成一容纳空间,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各具有一枢接孔,该第三侧板具有二插销,该二插销为该二枢接元件,其中该二插销自该容纳空间外分别穿过并枢接于对应的该枢接孔。进一步地,该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锁固元件,当该第三侧板位于该收合位置时,该锁固元件用以将该第三侧板固定于该U型框体。进一步地,该锁固元件为螺丝或卡扣结构。进一步地,该装置的机壳为计算机的机壳,当该第三侧板以该二枢接元件的联机为旋转轴心旋转至该掀开位置时,该开口端适于接收一主板。进一步地,更包括:一顶板,该顶板可移除式地配置于该开口端。为了对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装置的机壳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装置的机壳的立体图,其显示第三侧板位于掀开位置。图3A~3C为本技术不同实施例的装置的机壳的立体图及剖视图,以显示出枢接元件的各种实施方案。图4A~4B为本技术不同实施例的装置的机壳的立体图及剖视图,以显示出锁固元件的各种实施方案。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装置的机壳于一实际应用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00、100’、200、300:装置的机壳1:壳体10:U型框体101:容纳空间10H1:开口端10H2:开口11:第一侧板11h:枢接孔12: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3h:枢接孔14:第四侧板15:底板150:底部分151:延伸部分2:顶板3:枢接元件31:拉钉32:阶梯螺丝321:平头部322:平滑部323:螺纹部33:插销4:锁固元件41:螺丝42:卡扣结构421:凸点422:凹部7:第一机械手臂71:吸盘状的模块8:第二机械手臂9:主板R1:旋转轴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为提出各种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并非显示出所有可能的实施例,未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其它实施态样也可以应用。再者,图式上的尺寸比例并非按照实际产品等比例绘制。因此,说明书和图示内容仅作叙述实施例之用,而非作为限缩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用。此外,实施例中的图式为省略部分元件,以清楚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以下是以相同/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类似的元件或步骤做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装置的机壳100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装置的机壳100的立体图。为便于说明本技术的特点,装置的机壳100举例可为一计算机装置的机壳。应注意的是,此举例仅为说明之用,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于实际应用中,装置的机壳100当可为其它种类型的装置的机壳。请参照图1,装置的机壳100可包括一壳体1、一顶板2以及一第三侧板13,顶板2以及第三侧板13可通过组装而与壳体1组合。壳体1可包括一第一侧板11、一第二侧板12、一第四侧板14以及一底板15。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为相对配置,而第三侧板13与第四侧板14为相对配置。于一实施例中,第三侧板13可为计算机装置的机壳的前板,而第四侧板14可为计算机装置的机壳的后板,第三侧板13与第四侧板14之外观皆可具有多个开口,以露出多个I/O接口及电源键等电子元件。于此,「前」、「后」等用语乃表示空间中的相对关系,其本身并不具有限定的意义。底板15分别与第一侧板11及第二侧板12连接而成一U型框体10。于一实施例中,U型框体10可由第一侧板11、底板15及第二侧板12一体而直接成型,亦可一体成型为板状后再通过弯折所形成。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底板15及第二侧板12可各自为一单片状的独立结构,或是其中两者为一体成形的结构,而另一者为一单片状的独立结构,再通过组装而形成U型框体10。于一实施例中,第四侧板14与第一侧板11为一体成型的一L型框体,而第二侧板12与底板15为一体成型的一L型框体,此二个L型框体可通过组装而形成壳体1。于另一实施例中,第四侧板14是与第二侧板12为一体成型的一L型框体,而第一侧板11是与底板15为一体成型的一L型框体,此二个L型框体可通过组装而形成壳体1。于又一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四侧板14及底板15可各自为一单片状的独立结构,再通过组装而形成壳体1。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及底板15连接形成的U型框体10是与第四侧板14为一体成型的壳体1。U型框体10界定出一容纳空间101,且具有开口朝向正Y轴方向的一开口端10H1。开口端10H1与容纳空间101相连通,且与底板15相对。开口端10H1可接收一电子元件,例如可接收一主板,使电子元件可容置于容纳空间101中。此处,可通过顶板2来封闭开口端10H1,以防止尘埃等脏污落于容纳空间101中。再者,顶板2亦为可移除式地配置于开口端10H1,以便于电子元件的组装、拆卸及维修等需求。请参照图1及图2,第三侧板13枢接于第一侧板11及第二侧板12。详细地说,第三侧板13分别固定但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侧板11及第二侧板12。也就是说,第三侧板13和第一侧板11及第二侧板12之间的相对关系仅可转动,而无任何线性移动。如图2所示,第三侧板13绕着旋转轴心R1转动,以选择性地于一收合位置(如第3A图所示的第三侧板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装置的机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板及相对配置的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该底板分别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连接而成一U型框体,该U型框体具有一开口端,该开口端相对于该底板;一第三侧板,枢接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以及二枢接元件,用于使该第三侧板分别固定但可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且该二枢接元件邻近于该开口端配置;其中,该第三侧板是以该二枢接元件的联机为旋转轴心,以选择性地于一收合位置及一掀开位置之间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板及相对配置的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该底板分别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连接而成一U型框体,该U型框体具有一开口端,该开口端相对于该底板;一第三侧板,枢接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以及二枢接元件,用于使该第三侧板分别固定但可转动地连接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且该二枢接元件邻近于该开口端配置;其中,该第三侧板是以该二枢接元件的联机为旋转轴心,以选择性地于一收合位置及一掀开位置之间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四侧板,相对于该第三侧板配置,该第四侧板枢接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四侧板,相对于该第三侧板配置,该第四侧板固定地连接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U型框体形成一容纳空间,该二枢接元件各为一拉钉,其中该拉钉是自该容纳空间内穿过该第三侧板而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的对应者接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中南傅冠华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