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中喂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88127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9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窑中喂料装置,包括呈环形设置在回转窑筒体外侧的罩壳、设置在回转窑筒体外侧并连通回转窑筒体内部与罩壳的外侧导料结构,回转窑筒体与罩壳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在回转窑中部进行喂料,从而起到缩短烧成时间、降低风阻、减少能耗等作用,并且能够在回转窑使用时自动进行喂料,从而起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等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窑中喂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回转窑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窑中喂料装置。
技术介绍
回转窑广泛应用于水泥工业、化工工业、冶金工业。回转窑在工作时,生料从投料到烧成熟料之间,会泄露出的一定量的粉尘,这些粉尘经收尘器收集后形成窑灰,因为没有达到熟料标准,需要再次焙烧。窑灰由于颗粒细小,加热迅速,不需要太长时间焙烧就能转化成熟料。如果窑灰从窑尾返入窑内,实际的焙烧时间远大于所需时间,有相当长的烧成时间是浪费掉了,而且从窑尾入料,增加了从窑头到窑尾的风阻,窑尾排风机的电流也随之增加。从窑中投入的窑灰,烧成时间比窑尾入料大约节约了一半,耗能大大减少;同时只影响了窑头到窑中的风阻,从整体风阻上而言,却是降低了。所以对于产生窑灰份量多的回转窑系统,中部设置喂料装置,是很有必要的。或者几条并行的回转窑系统,收集窑灰后,集中从一条窑的窑中喂入,也是可行的。目前,现有的同类型产品均不带有窑中喂料装置,窑灰只能从窑尾返倒入回转窑,增加了烧成时间、风阻,多消耗了能源,增加了单位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烧成时间、降低风阻、减少能耗的窑中喂料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窑中喂料装置,包括呈环形设置在回转窑筒体外侧的罩壳、设置在回转窑筒体外侧并连通回转窑筒体内部与罩壳的外侧导料结构,回转窑筒体与罩壳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能够向罩壳内添加生料,再利用外侧导料结构将生料导入到回转窑内部,从而实现在回转窑筒体的中部位置进行喂料的功能,避免窑灰只能从窑尾返倒入回转窑。所述的外侧导料结构包括若干个开口朝向回转窑筒体转动方向的喂料勺和若干个设置在喂料勺内的扬料板;所述的喂料勺包括与回转窑筒体外表面廓形相同且与回转窑筒体连接的底板、与底板连接的挡板和设置在底板两侧并与挡板连接的侧板;所述的扬料板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与回转窑筒体内部连通的开口。通过设置喂料勺能够在转动的过程中自动将生料从喂料勺的开口添加到回转窑内部,以此便于实现自动化加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扬料板还能够使生料分散,避免结块,有利于提高生料进入回转窑内部之后的分散程度,从而使得生料受热面积增加,有利于提高烧成的效率,缩短烧成所需的时间,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所述的回转窑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外侧导料结构一一对应且连通的导料斗;所述的导料斗设计为管状。通过设置导料斗能够控制生料进入回转窑内部的方向,有利于避免生料进入回转窑内部后出现堆积的情况,避免生料受热不均匀而降低烧成的效率或增加烧成的时间。所述的导料斗沿回转窑转动方向反向倾斜设置。以此便于使生料分散,避免生料出现堆积的情况,还能够将生料输送到回转窑内的上部空间,从而提高了回转窑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增加生料的受热面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所述的导料斗靠近回转窑筒体的一侧开设有分料口;导料斗的出口设有分料板。以此便于使生料分散,从而增加生料的受热面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所述的外侧导料结构均匀分布在与回转窑同心的圆周上。以此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使得生料能够在回转窑内部分散均匀而使得受热均匀。所述的回转窑筒体与罩壳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回转窑筒体上的A密封结构和设置在罩壳上且与A密封结构相对转动的B密封结构。通过设置密封结构,能够避免杂物进入到本专利技术内部,也能够防止生料漏出而造成环境污染和材料浪费。所述的A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回转窑筒体上的筒体支撑环和与筒体支撑环密封连接且带有环形凹槽的中间环;B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罩壳上且与中间环的环形凹槽密封连接的罩壳密封环。以此能够使中间环与罩壳密封环发生一定位移,从而在回转窑出现热胀冷缩、安装误差、正常工作时轴向往复运动而引起的径向摆动和轴向窜动等现象时,保证密封性能不受到影响,能够有效防止窑灰或生料发生泄漏,通过设置中间环,能够在中间环磨损之后对其进行更换,从而减少维护的成本。所述的密封结构与外侧导料结构之间设置有安装在罩壳上的挡板。通过设置挡板能够起到阻隔的作用,从而防止生料或窑灰进入到密封结构内部而造成密封结构的磨损加剧,有利于延长密封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的成本。所述的罩壳为圆环形;所述的罩壳上设置有加料口和用于支撑罩壳的支撑结构;所述的罩壳上设置有检查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在回转窑中部进行喂料,从而起到缩短烧成时间、降低风阻、减少能耗等作用,并且能够在回转窑使用时自动进行喂料,从而起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等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密封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喂料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喂料勺的主视剖视图;图5为导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导料斗的主视剖视图;图7为喂料勺和导料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其中1—喂料勺,11—底板,12—挡板,13—侧板,14—扬料板,2—导料斗,21—分料口,22—分料板,3—加料口,4—罩壳,5—支撑结构,6—筒体支撑环,7—中间环,8—罩壳密封环,9—密封连接件,10—检查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一种窑中喂料装置,包括呈环形设置在回转窑筒体外侧的罩壳4、设置在回转窑筒体外侧并连通回转窑筒体内部与罩壳4的外侧导料结构,回转窑筒体与罩壳4转动连接。将罩壳4设置在回转窑的中部位置,所述的罩壳4有三面且与回转窑筒体围绕形成空腔,外侧导料结构位于空腔内,向罩壳4内添加生料,在回转窑转动时,由回转窑带动外侧导料结构转动并将生料输送到回转窑内部,从而实现喂料的功能。以此使得烧成时间比窑尾入料节约一半,缩短了烧成所需的时间,并且有利于降低能耗和风阻。实施例2: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侧导料结构包括若干个开口朝向回转窑筒体转动方向的喂料勺1和若干个设置在喂料勺1内的扬料板14。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喂料勺包括与回转窑筒体外表面廓形相同且与回转窑筒体连接的底板11、与底板11连接的挡板12和设置在底板11两侧并与挡板12连接的侧板13;所述的扬料板14设置在两个侧板13之间;所述的底板11上设置有与回转窑筒体内部连通的开口。当回转窑的直径小于3m时,喂料勺1设置两个。当回转窑的直径在3m~4m之间时,喂料勺1设置三个。当回转窑的直径大于4m时,喂料勺1设置四或五个。所述的喂料勺1的开口与罩壳4的截面廓形相同,以此减小喂料勺1的开口与罩壳4之间的缝隙,从而增加每一次喂料的量,并减少生料在罩壳4内的残留。通过设置喂料勺1能够在回转窑转动的过程中利用侧板13和挡板12形成的空间自动将生料从罩壳4内添加到回转窑内部,以此便于实现自动化加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扬料板14还能够使生料分散,避免结块,有利于提高生料进入回转窑内部之后的分散程度,从而使得生料受热面积增加,有利于提高烧成的效率,缩短烧成所需的时间,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本实施例中,其他未描述的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相同,故不赘述。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回转窑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外侧导料结构一一对应且连通的导料斗2。所述的导料斗2设计为管状。由喂料勺1收集到的生料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窑中喂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窑中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环形设置在回转窑筒体外侧的罩壳(4)、设置在回转窑筒体外侧并连通回转窑筒体内部与罩壳(4)的外侧导料结构,回转窑筒体与罩壳(4)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窑中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环形设置在回转窑筒体外侧的罩壳(4)、设置在回转窑筒体外侧并连通回转窑筒体内部与罩壳(4)的外侧导料结构,回转窑筒体与罩壳(4)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中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导料结构包括若干个开口朝向回转窑筒体转动方向的喂料勺(1)和若干个设置在喂料勺(1)内的扬料板(14);所述的喂料勺包括与回转窑筒体外表面廓形相同且与回转窑筒体连接的底板(11)、与底板(11)连接的挡板(12)和设置在底板(11)两侧并与挡板(12)连接的侧板(13);所述的扬料板(14)设置在两个侧板(13)之间;所述的底板(11)上设置有与回转窑筒体内部连通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窑中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窑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外侧导料结构一一对应且连通的导料斗(2);所述的导料斗(2)设计为管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窑中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料斗(2)沿回转窑转动方向反向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窑中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料斗(2)靠近回转窑筒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捷黄祝生李红毅徐成岗孙手棒温常凯金洪亮黄半农常乐黄贝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卡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