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料拉延复合模具及落料拉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71182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8 0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落料拉延复合模具,包括:下模座,其上设有压边圈和凸模,所述压边圈上安装有落料下刀块;上模座,其上安装有凹模,在所述上模座的底面还安装有落料上刀块,所述落料上刀块的刃口高出凹模的压料面;卸料板,其固定在所述压边圈上,所述卸料板的一端与所述落料下刀块的外侧边抵接,所述卸料板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伸出所述下模座。相应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落料拉延方法。本装置的应用有效降低模具工序数,进而降低前期模具工装成本及降低后期生产成本。

Blanking and drawing compound die and blanking draw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lanking drawing compound die, including: the die holder is arranged on the edge pressing ring and the punch, the blank holder is installed on the blanking knife block; the upper die seat,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die in the die seat bottom is installed a blanking knife block, the blanking knife block edge higher binder die; stripper, the fixed holder in the upper end of the stripper plate and the blanking piece under the lateral knife edge abutted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stripper plate the downward sloping and extends from the lower die base. Accordingly,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blanking drawing metho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vice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number of die operations, thereby reducing the cost of tooling and reducing the cost of later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落料拉延复合模具及落料拉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落料拉延复合模具及落料拉延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工艺方案设计是根据产品结构形状和技术要求确定拉延、修边、冲孔、翻边、整形等工序的先后顺序及各工序的具体内容,一般来说,在制定生产工艺方案时,冲压工序越少,零件定位精度就越高,前期模具工装开发成本及后期生产成本越低。但是,冲压工序数的减少必然会使单序工作内容增加,因此工艺方案确定的同时也给模具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1为某车身零件落料工艺方案,传统模具设计时需开发一套落料模具,采用方形料片6a进行沿落料线7a处落料,将对于的料件切除,后工序进行拉延成形。图2所示为某零件拉延模具结构图,包括:下模座1a、压边圈2a、压料面镶块3a、凸模4a、定位块5a。拉延生产时,压边圈2a先顶起,板料通过定位块5a定位并放置于压边圈2a上,通过上模和压边圈2a压紧板件,然后共同向下运动,向下运动过程中凸模4a再将坯料拉伸成形,通过四周压边可很好低控制进料阻力,材料流动均匀。上述矩形斜对切落料零件冲压过程,首先通过落料获得拉延所需的坯料,再通过拉延成形得到过渡的半成品制件,在后序中在通过修边冲孔、翻边整形等工作内容完成。传统成形工艺需落料后才可进行拉延成形,其模具数量多,开发成本高,且生产时冲次费用增加,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落料拉延复合模具及落料拉延方法,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两套模具完成拉延和落料,开发成本高,且生产时冲次费用增加,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落料拉延复合模具,包括:下模座,其上设有压边圈和凸模,所述压边圈上安装有落料下刀块;上模座,其上安装有凹模,在所述上模座的底面还安装有落料上刀块,所述落料上刀块的刃口高出凹模的压料面;卸料板,其固定在所述压边圈上,所述卸料板的一端与所述落料下刀块的外侧边抵接,所述卸料板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伸出所述下模座。优选地,还包括设在所述卸料板两侧的侧限位部,所述侧限位部包括下支撑杆和上定位杆;所述下支撑杆沿卸料方向插接在所述压边圈上;所述上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下支撑杆的端部相连,上定位杆的另一端垂直于卸料方向弯折后与卸料板接触,上定位杆与卸料板的接触边为其限位边。优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卸料板两侧的侧退料机构,所述侧退料机构包括:下驱动块、上驱动块、用于支撑板料的支撑杆以及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压边圈上,所述支撑杆竖向的安装在所述下驱动块顶部,所述下驱动块滑动安装在底座内;下驱动块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面,上驱动块的底端设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组成斜楔机构;所述上驱动块向下运动,驱动所述下驱动块带动所述支撑杆向远离板料的一侧横向运动。优选地,两所述支撑杆关于卸料板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底座内垂直于卸料方向开设有一通槽,所述下驱动块滑动安装在所述通槽内;在所述通槽远离卸料板的一端设有一挡板;还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预紧的安装在所述挡板和所述下驱动块间。优选地,还包括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自由的穿过所述挡板后与所述下滑块相连,所述回位弹簧安装在所述限位螺栓上。优选地,所述卸料板关于水平方向向下倾斜的角度不小于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落料拉延方法,其采用上述方案中的模具,包括以下步骤:(1)将板料放置在压边圈上;(2)上模下行,凸模与凹模配合进行整形,同时落料上刀块与落料下刀块配合进行落料;(3)落料后,被切断的料件沿卸料板移出模具。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落料拉延复合模具及落料拉延方法在上模下行时,先通过落料下刀块将料片切断,后通过凸模和凹模进行拉延,该零件在一个工序中实现落料同时实现拉延工作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落料拉延复合模具的应用有效降低模具工序数,进而降低前期模具工装成本及降低后期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料件落料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拉延模具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下模的轴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下模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下模的俯视图。图6为拉延时凹模与凸模的配合时的剖视图。图7为侧退料机构的轴测图。图8为侧退料机构的爆炸图。现有技术图中:1a-下模座2a-压边圈3a-压料面镶块4a-凸模5a-定位块6a-料片7a-落料线本专利技术图中:1-下模座2-压边圈3-凸模4-落料下刀块5-落料上刀块6-凹模7-卸料板8-侧限位部81-下支撑杆82-上定位杆9-侧退料机构91-下驱动块92-上驱动块93-支撑杆94-底座95-第一斜面96-第二斜面97-挡板98-回位弹簧99-限位螺栓10-压板11-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如图3到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落料拉延复合模具,包括:下模座1,下模座1上设有压边圈2和凸模3,其压边圈2和凸模3结构与传统模具结构相同;落料下刀块4通过螺钉及销钉固定于压边圈2上,与落料上刀块5配合实现料片落料功能,落料下刀块4与压边圈2的侧壁连接传递刀口侧向力。上模座,上模座上设有凹模6和落料上刀块5,其凹模6结构与传统模具结构相同;落料上刀块5通过螺钉及销钉固定于上模座底面,与落料上刀块配合实现料片落料功能,其中落料上刀块5的刃口高出凹模6的压料面,如图6所示,模具下行时,先将料片切断,后进行拉延。以及卸料板7,卸料板7固定在压边圈2上,卸料板7的一端与落料下刀块的外侧边抵接,卸料板7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伸出所述下模座1。本方案中,卸料板7需合理设置滑落角度,保证自由滑落,其角度与水平面夹角应≥20°,可优先选用滚珠滑落板,保证料片表面质量。模具下行时,先通过落料下刀块4将料片切断,后通过凸模3和凹模6进行拉延,该零件在一个工序中实现落料同时实现拉延工作内容,本装置的应用有效降低模具工序数,进而降低前期模具工装成本及降低后期生产成本。为了确保板料被切断时,顺利的沿退料板滑出模具,本实施例中,在卸料板两侧分别设有一侧限位部8,如图3所示,侧限位部8具体包括下支撑杆81和上定位杆82;下支撑杆81沿卸料方向插接在压边圈2的一侧;上定位杆82的一端与下支撑杆81的端部垂直相连,上定位杆82的另一端垂直于卸料方向弯折后与卸料板7接触,上定位杆82与卸料板7的接触边为其限位边;卸料时,料件的两侧分别与限位边接触,确保了被切断料件沿卸料板滑动时,不滑出卸料板。料件整体放置在下模上时,切料前,需确保其稳定固定,同时还需满足切料时,支撑装置能收回,以不影响上述方案中的卸料,对于此,本方案进一步改进地,还可增设一侧退料机构9,以期实现上述功能。具体来说,结合图3、图7和图8所示,上述侧退料机构9在本方案中包括:下驱动块91、上驱动块92、用于支撑板料的支撑杆93以及底座94;其中,底座94固定在压边圈2上,支撑杆93竖向的安装在下驱动块91的顶部,其作用为在切料前支撑板料,下驱动块91滑动安装在底座94内;下驱动块的端部设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落料拉延复合模具及落料拉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落料拉延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其上设有压边圈和凸模,所述压边圈上安装有落料下刀块;上模座,其上安装有凹模,在所述上模座的底面还安装有落料上刀块,所述落料上刀块的刃口高出凹模的压料面;卸料板,其固定在所述压边圈上,所述卸料板的一端与所述落料下刀块的外侧边抵接,所述卸料板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伸出所述下模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料拉延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其上设有压边圈和凸模,所述压边圈上安装有落料下刀块;上模座,其上安装有凹模,在所述上模座的底面还安装有落料上刀块,所述落料上刀块的刃口高出凹模的压料面;卸料板,其固定在所述压边圈上,所述卸料板的一端与所述落料下刀块的外侧边抵接,所述卸料板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并伸出所述下模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料拉延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卸料板两侧的侧限位部,所述侧限位部包括下支撑杆和上定位杆;所述下支撑杆沿卸料方向插接在所述压边圈上;所述上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下支撑杆的端部相连,上定位杆的另一端垂直于卸料方向弯折后与卸料板接触,上定位杆与卸料板的接触边为其限位边。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落料拉延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卸料板两侧的侧退料机构,所述侧退料机构包括:下驱动块、上驱动块、用于支撑板料的支撑杆以及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压边圈上,所述支撑杆竖向的安装在所述下驱动块顶部,所述下驱动块滑动安装在底座内;下驱动块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面,上驱动块的底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迎强刘程韩永志周昌乐黄永生张国兵余冰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