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可调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6852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3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可调下支架,包括两个配合使用的部品;其中,所述两个部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气囊可调下支架包括两个部品(标准件),其可以通过两个部品(标准件)的自由组合来适应多种车型管梁的不同安装位置,无需每个车型都单独开模,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人工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气囊可调下支架。
技术介绍
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的气囊不可调下支架为一体式结构,也即其仅由一个零部件构成,不能够满足不同车型管梁Layout(客户规定的空间布置状态/空间布局)的匹配性。不同客户要求的layout(空间布局)不相同,所以与layout相配合的气囊下支架也不同,导致每个车型都需要单独开模,增加了生产及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囊不可调下支架匹配性低,不能适应多种车型的管梁layout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囊可调下支架,包括两个部品(标准件),可以通过两个部品(标准件)的自由组合来适应多种车型管梁的不同安装位置,降低了生产及开发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囊可调下支架,包括两个配合使用的部品;其中,所述两个部品固定连接。优选的,两个部品分别为第一部品及第二部品。优选的,所述第一部品与第二部品焊接固定或可拆卸连接。每种车型的管梁安装位置各不相同,该气囊可调下支架包括两个部品(第一部品及第二部品),且第一部品及第二部品可自由组合(即改变第一部品及第二部品的相对位置,实现角度和高度可调),进而可以适应多种车型管梁的不同安装位置要求。优选的,两个部品均为第一部品。优选的,所述两个第一部品焊接固定或可拆卸连接。每种车型的管梁安装位置各不相同,该气囊可调下支架包括两个部品(两个第一部品),且两个第一部品可自由组合(即改变两个第一部品的相对位置,实现角度和高度可调),进而可以适应多种车型管梁的不同安装位置要求。优选的,两个部品均为第二部品。优选的,所述两个第二部品焊接固定或可拆卸连接。每种车型的管梁安装位置各不相同,该气囊可调下支架包括两个部品(两个第二部品),且两个第二部品可自由组合(即改变两个第二部品的相对位置,实现角度和高度可调),进而可以适应多种车型管梁的不同安装位置要求。优选的,所述第一部品包括第一滑动板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两侧的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滑动板上开有第一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二部品包括第二滑动板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板两侧的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滑板上开有第二通孔。第一部品及第二部品与气囊或车体构件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滑动板及第二滑动板,且第一滑动板及第二滑动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当气囊受到冲击时气囊模块通过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进行滑动吸收能量,也可以通过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吸收公差,便于气囊模块与车体安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气囊可调下支架包括两个部品(标准件),其可以通过两个部品(标准件)的自由组合来适应多种车型管梁的不同安装位置,无需每个车型都单独开模,降低了生产及开发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气囊不可调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3均为现有技术的气囊不可调下支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部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部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气囊可调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至图1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至第八实施例的气囊可调下支架的结构简图;图14至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囊可调下支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第一部品;11-第一滑动板;111-第一通孔;12-第一连接臂;2-第二部品;21-第二滑动板;211-第二通孔;22-第二连接臂;3-焊点;4-气囊囊袋;5-支架本体;6-管梁;7-管梁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进行详细解释说明。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囊可调下支架的第一部品1包括第一滑动板11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板11两侧的第一连接臂12。且所述第一滑动板11上开有一个或多个第一通孔111。如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囊可调下支架的第二部品2包括第二滑动板21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板21两侧的第二连接臂22。且所述第二滑动板21上开有一个或多个第二通孔211。如图6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气囊可调下支架,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一部品1及第二部品2;其中,所述第一部品1内壁宽度比所述第二部品2外壁宽度略小或相等。所述第一部品1与第二部品2通过多个焊点3焊接固定。如图7至图11所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提供的气囊可调下支架,包括配合使用的第一部品1及第二部品2;通过调整焊点3的位置及第一部品1和第二部品2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调整整个可调下支架的角度和高度。如图12所示,本技术第七实施例提供的气囊可调下支架,其也可以包括两个第一部品1;其中一个第一部品1内壁宽度比另一个第一部品1外壁宽度略小或相等。且两个第一部品1焊接固定。通过调整焊点3的位置及两个第一部品1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调整整个可调下支架的角度和高度。如图13所示,本技术第八实施例提供的气囊可调下支架,其也可以包括两个第二部品2;其中一个第二部品2内壁宽度比另一个第二部品2外壁宽度略小或相等。且两个第二部品2焊接固定。通过调整焊点3的位置及两个第二部品2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调整整个可调下支架的角度和高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囊可调下支架的两个部品的固定方式还可以为压铆、螺钉等其它固定方式。如图14至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囊可调下支架可以适应多种车型管梁6Layout,具体使用时,气囊囊袋4收纳于支架本体5中,气囊可调下支架通过管梁支架7将支架本体5与管梁6连接在一起。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囊可调下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可调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配合使用的部品;其中,所述两个部品固定连接;两个部品分别为第一部品(1)及第二部品(2);或者,两个部品均为第一部品(1);或者,两个部品均为第二部品(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可调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配合使用的部品;其中,所述两个部品固定连接;两个部品分别为第一部品(1)及第二部品(2);或者,两个部品均为第一部品(1);或者,两个部品均为第二部品(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可调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品(1)与第二部品(2)焊接固定或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可调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部品(1)焊接固定或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可调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二部品(2)焊接固定或可拆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华杜宇朱隽玮修忠强
申请(专利权)人:高田上海汽车安全系统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