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3239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3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特别适用于金属矿山高密度矿浆的浓缩沉淀并获得较高底流浓度的浓缩机的入料装置,属固液分离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静态稳流混合器、混料装置、切向入料管;其特征是:还包括自稀释装置、连接管;自稀释装置由锥筒、直筒、隔板、喉管、放大管组成;锥筒的上端与静态稳流混合器的出料管连接;喉管的上端与直筒的下端连接,喉管的下端与放大管的上端连接;锥筒安装在直筒的内部并通过隔板连接;锥筒的下端孔径小于放大管的上端孔径;连接管的上端与放大管的下端连接,连接管的下端与混料装置的切向入料管连接;直筒的上边缘位于浓缩机溢流堰下方50~100mm;有益效果:絮凝效果好、浓缩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特别适用于金属矿山高密度矿浆的浓缩沉淀并获得较高底流浓度的浓缩机的入料装置,属固液分离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金属矿山高密度矿浆浓缩沉淀的方法一般采用普通耙式浓缩机或深锥浓缩机,其入料装置主要由入料管、稳料桶组成;专利号为ZL201420313851.7的技术专利《一种无中心搅拌斜板深锥浓缩机》中公开的入料装置由静态稳流混合器、螺旋稳料装置、一个入料管组成;其主要存在的不足:1)絮凝效果差;2)浓缩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絮凝效果好、浓缩效率高的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安装在机体支架上用于絮凝剂与矿浆充分混合的静态稳流混合器、安装在机体中上部用于矿浆中的絮团迅速自由沉降的混料装置、安装在混料装置中部外侧且沿螺旋叶片升角方向入料的切向入料管;其特征是:还包括自稀释装置、连接管;自稀释装置由锥筒、直筒、隔板、喉管、放大管组成;锥筒的上端与静态稳流混合器的出料管连接;喉管的上端与直筒的下端连接,喉管的下端与放大管的上端连接;锥筒安装在直筒的内部并通过隔板连接;锥筒的下端孔径小于放大管的上端孔径;隔板沿直筒内壁及锥筒外壁的径向垂直安装,并将直筒与锥筒之间的空间均匀分成多个区域;连接管的上端与放大管的下端连接,连接管的下端与混料装置的切向入料管连接;直筒的上边缘位于浓缩机溢流堰下方50~100mm。本技术设计了,静态混合器由桶体、入料管、锥形放大器、溢流槽、阻流板、导流板、均匀布料板、出料管组成。所述的静态混合器主要作用:絮凝剂与矿浆混合后,通过入料管和锥形放大器使矿浆分布面积扩大,降低矿浆流速的同时使矿浆均匀的分布在溢流槽内,经溢流槽的溢流堰溢出,再通过阻流板、导流板及均匀布料板改变流体方向,使絮凝剂与矿浆充分混合,降低矿浆动能的同时又提高了絮凝效果。本技术设计了,混料装置设有上直筒、上锥筒、中间筒、下锥筒、下直筒、螺旋叶片;螺旋叶片设置于圆筒内部并于圆筒内壁连接;入料管与圆筒沿螺旋叶片升角切向连接,入料管与圆筒连接处位于螺旋叶片中间偏下位置。混料装置的作用:1)使入料矿浆与絮凝剂充分混合;2)螺旋叶片其上分布多个开槽,主要作用:沿螺旋叶片进入中间筒体的料浆,靠自身动能逐渐上升,一部分料浆沿螺旋叶片继续上升;另一部分料浆从开槽处流至下一个螺旋叶片,与下一个螺旋叶片上的料浆碰撞矿化;剩余部分的料浆向中间筒体中央流动,与下降的料浆进一步碰撞矿化,使絮凝剂与料浆充分混合,提高絮凝效果;3)通过自稀释装置,使清水层的清水进入混料装置,进一步稀释絮团,加速絮团的沉降,提高了絮凝效果,提高了浓缩机的浓缩效率。所述的锥筒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的锥筒,其锥角为15°~18°。所述的喉管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的锥筒,其锥角为50°~55°。所述的放大管为上小下大的喇叭状的锥筒,其锥角为20°~40°。理论实践证明:将絮凝剂加入常规的尾矿矿浆中时,虽然矿浆形成了絮团状态,但是絮团之间相互干涉,沉降速度提高并不明显;如果将稀薄的矿浆加入到絮团中,矿浆会迅速形成大絮团,絮团之间出现清水,絮团从干涉沉降变为自由沉降,沉降速度可能提高数十倍甚至上百倍;该技术方案就是利用自稀释装置,通过在絮团内加入浓度低的清水,实现自由沉降的原理而设计出来的。该技术方案与普通耙式浓密机的重要区别,就是在浓缩机的入料管上增加自稀释装置,在自稀释装置的上端面向上有50-100mm清水层,当矿浆和絮凝剂的混合物通过自稀释装置时,清水层的清水被吸入直管内,并与混合矿浆混合,进入混料装置,进一步稀释絮团,加速絮团的沉降,提高了絮凝效果,提高了浓缩机的浓缩效率。浓缩机入料一般采用入料泵,矿浆入料动能大,该自稀释装置的效果更明显;即使矿浆和絮凝剂的混合物自流进入静态稳流混合器,由于通过锥筒进入喉管的混合物浓度远远大于浓缩机溢流堰上边缘清水层的浓度,且有放大管的作用,仍然有一部分清水进入喉管稀释絮团,进入混料装置,进一步稀释絮团,加速絮团的沉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絮凝效果好、浓缩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个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静态稳流混合器2—自稀释装置3—连接管4—混料装置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的自稀释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21—锥筒22—直筒23—隔板24—喉管25—放大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矿浆和絮凝剂的混合矿浆进入静态稳流混合器,通过阻流板及均匀布料板改变流体方向,使絮凝剂与矿浆充分混合后,经静态稳流混合器的出料管进入自稀释装置,由于锥筒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的锥筒,锥筒从上到下体积逐渐缩小,矿浆和絮凝剂的混合矿浆的流速加快,一部分混合矿浆发散喷射到喉管内壁上,一部分混合矿浆直接进入放大管,由于放大管为上小下大的喇叭状的锥筒,且锥筒的下端孔径小于放大管的上端孔径,混合矿浆迅速体积扩大,喉管内产生负压,发散喷射到喉管内壁上的矿浆以及清水层的清水迅速进入放大管,与混合矿浆充分接触混合,进入混料装置,进一步稀释絮团,加速絮团的沉降,提高了絮凝效果,提高了浓缩机的浓缩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包含有安装在机体支架上用于絮凝剂与矿浆充分混合的静态稳流混合器、安装在机体中上部用于矿浆中的絮团迅速自由沉降的混料装置、安装在混料装置中部外侧且沿螺旋叶片升角方向入料的切向入料管;其特征是:还包括自稀释装置、连接管;自稀释装置由锥筒、直筒、隔板、喉管、放大管组成;锥筒的上端与静态稳流混合器的出料管连接;喉管的上端与直筒的下端连接,喉管的下端与放大管的上端连接;锥筒安装在直筒的内部并通过隔板连接;锥筒的下端孔径小于放大管的上端孔径;隔板沿直筒内壁及锥筒外壁的径向垂直安装,并将直筒与锥筒之间的空间均匀分成多个区域;连接管的上端与放大管的下端连接,连接管的下端与混料装置的切向入料管连接;直筒的上边缘位于浓缩机溢流堰下方50~10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浓缩机入料装置,包含有安装在机体支架上用于絮凝剂与矿浆充分混合的静态稳流混合器、安装在机体中上部用于矿浆中的絮团迅速自由沉降的混料装置、安装在混料装置中部外侧且沿螺旋叶片升角方向入料的切向入料管;其特征是:还包括自稀释装置、连接管;自稀释装置由锥筒、直筒、隔板、喉管、放大管组成;锥筒的上端与静态稳流混合器的出料管连接;喉管的上端与直筒的下端连接,喉管的下端与放大管的上端连接;锥筒安装在直筒的内部并通过隔板连接;锥筒的下端孔径小于放大管的上端孔径;隔板沿直筒内壁及锥筒外壁的径向垂直安装,并将直筒与锥筒之间的空间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峰郭修杰赵仁乐邓晓刚刘金顺崔希国解玉德邵珠娟李俊楠史晓晖梁吉军赵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