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磺酰基‑2H‑苯并吡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5673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9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磺酰基‑2H‑苯并吡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领域。该方法以芳基炔基醚衍生物和磺酰肼类化合物为原料,以Cu+做催化剂,在过氧化物的作用下,合成3‑磺酰基‑2H‑苯并吡喃衍生物。该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合成产率较高,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该类衍生物有着很广泛的抗癌生物活性,在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为3‑磺酰基‑2H‑苯并吡喃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磺酰基-2H-苯并吡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属有机化学领域。
技术介绍
苯并二氢吡喃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杂环化合物,在医药、农药和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在医药领域具有镇痛、降血压、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农药领域有很好的抗菌、杀虫、除草、植物生长调节等活性;在有机合成中常作为反应的中间体。目前,关于苯并二氢吡喃衍生物已有文献报道,例如:2003年,Rossi课题组以芳基炔基醚为原料,成功合成了苯并二氢吡喃类化合物(Tetrahedron2003,59,2067)。2005年,Barluenga课题组芳基丙炔基醚类衍生物为原料,以IPy2BF4/HBF为催化剂,在-80℃的反应条件下成功合成了3-碘-2H-苯并吡喃衍生物,2006年,Shilpa研究小组以芳基丙炔基醚类衍生物为原料,在I2或ICl的作用下,合成了3-碘-2H-苯并吡喃(J.Org.Chem.2007,72,1347)。此方法比以上两种方法有很大的优势,但也存在很多的缺陷,如步骤繁杂,反应条件苛刻、反应体系复杂,副产物较多,收率低,对环境不友好等缺点。但是也都只局限于合成3-碘-2H-苯并吡喃衍生物,如果要合成3-磺酰基-2H-苯并吡喃衍生物还需要进一步的反应才能得到。因此,到目前为止通过一步来合成3-磺酰基-2H-苯并吡喃衍生物还未见文献报道,若能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此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对保护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以芳基炔基醚衍生物和磺酰肼类化合物为原料,以Cu+做催化剂,在过氧化物的作用下,提供一种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率较高且通过一步反应得到3-磺酰基-2H-苯并吡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其制备按照下列反应式进行(II):其中,R1代表如下基团之一的单取代:-H,-CH3,-OCH3,-F,-Cl,-Br,-I,-NO2,-CN,-NH2等;R2代表如下基团,H,-Ph,C1-3取代的烷基苯基或卤代苯基;R3代表如下基团之一的单取代:-H,-CH3,-OCH3,-F,-Cl,-Br,-NO2,-CN等。优选:R1代表如下基团之一的单取代:-H,-CH3,-OCH3,-F,-Cl,-Br,-I,-NO2等;R2代表如下基团,H,-Ph,甲基、乙基单取代的苯基或溴代苯基;R3代表如下基团之一的单取代:-H,-CH3,-NO2等。具体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有机溶剂中,以芳基炔基醚衍生物和磺酰肼类化合物为原料,以Cu+做催化剂,在过氧化物的作用下,室温条件下反应;用TLC检测反应进程,待反应结束后,经萃取,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V/V=6:1)做为洗脱剂,经柱层析分离得到3-磺酰基-2H-苯并吡喃衍生物。芳基炔基醚衍生物、磺酰肼类化合物、过氧化物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2:4:0.2。溶剂为二氯甲烷、乙腈、甲苯、二氧六环、甲醇、乙醇、氯仿、THF、和DMSO等中一种或多种作为溶剂,优选二氯甲烷作为溶剂。所述催化剂选CuI、CuBr、CuCl、Cu2O,优选CuI。所述的过氧化物为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叔丁醇、间氯过氧苯甲酸或过氧化氢;优选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反应时间6-8h,优选6h。本专利技术所用试剂均市售可得。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的3-磺酰基-2H-苯并吡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所用催化剂、氧化剂便宜易得,原料易保存,反应条件温和,实验操作简单,产品易于提纯,收率高,达80%以上,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为制备具有抗病毒、抗菌等生物活性的3-磺酰基-2H-苯并吡喃衍生物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但并不意味着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局限于实施例。实施例14-苯基-3-(4-甲基)苯磺酰基-2H-苯并吡喃3-苯氧基-1-苯基丙炔(0.209g,1mmol),4-甲基苯磺酰肼(0.372g,2mmol),二叔丁基过氧化物(0.584g,4mmol),CuI(0.038g,0.2mmol),二氯甲烷15mL于50mL的三口烧瓶中,在室温下反应6h,待反应完毕后,用二氯甲烷萃取(15x3mL),合并有机相,用Na2SO4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经柱层析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V/V=6:1),即得白色粉末目标化合物,产率96%。1HNMR(CDCl3,400MHz,)δ:2.40(s,3H),5.22(s,2H),6.65-6.62(q,1H),6.84-6.80(m,1H),6.94-6.92(q,1H),7.07-7.05(t,J=8.0,2H),7.17-7.15(d,J=8.0,2H),7.26-7.24(m,1H),7.42-7.28(m,5H);13CNMR(CDCl3,100MHz);δ:21.60,64.30,116.24,121.97,124.26,127.59,127.80,128.47,128.58,128.71,129.43,129.65,132.30,133.36,138.33,144.07,144.82,154.82.实施例26-甲基-4-苯基-3-苯磺酰基-2H-苯并吡喃3-(4-甲基)苯氧基-1-苯基丙炔(0.222g,1mmol),苯磺酰肼(0.344g,2mmol),二叔丁基过氧化物(0.584g,4mmol),CuI(0.038g,0.2mmol),乙腈15mL于50mL的三口烧瓶中,在室温下反应6h,待反应完毕后,用二氯甲烷萃取(15x3mL),合并有机相,用Na2SO4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经柱层析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V/V=6:1),即得白色粉末目标化合物,产率95%。1HNMR(CDCl3,400MHz,)δ:2.34(s,3H),5.21(s,2H),6.66-6.63(q,1H),6.84-6.81(m,1H),6.95-6.92(q,1H),7.06-7.04(t,J=8.0,2H),7.15-7.13(d,J=8.0,2H),7.27-7.25(m,1H),7.43-7.28(m,5H);13CNMR(CDCl3,100MHz);δ:21.70,64.35,116.23,121.96,124.23,127.60,127.81,128.47,128.58,128.71,129.43,129.65,132.34,133.36,138.35,144.09,144.86,154.92.实施例36-甲氧基-4-苯基-3-苯磺酰基-2H-苯并吡喃3-(4-甲氧基)苯氧基-1-苯基丙炔(0.238g,1mmol),苯磺酰肼(0.344g,2mmol),二叔丁基过氧化物(0.584g,4mmol),CuI(0.038g,0.2mmol),氯仿15mL于50mL的三口烧瓶中,在室温下反应6h,待反应完毕后,用二氯甲烷萃取(15x3mL),合并有机相,用Na2SO4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经柱层析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V/V=6:1),即得白色粉末目标化合物,产率91%。1HNMR(CDCl3,400MHz,)δ:4.12(s,3H),5.22(s,2H),6.66-6.64(q,1H),6.86-6.83(m,1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制备通式 ( I ) 所示一类3‑磺酰基‑2H‑苯并吡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合成:有机溶剂中,以芳基炔基醚衍生物和磺酰肼类化合物为原料,以Cu+做催化剂,在过氧化物的作用下,室温条件下反应;待反应结束后,经萃取,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做为洗脱剂,经柱层析分离得到3‑磺酰基‑2H‑苯并吡喃衍生物;       ( I )所述的过氧化物为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叔丁醇、间氯过氧苯甲酸或过氧化氢;所用的催化剂为CuI、CuBr、CuCl或Cu2O;所述溶剂为二氯甲烷、乙腈、甲苯、二氧六环、甲醇、乙醇、氯仿、THF、和DMSO其中一种或多种;其中R1代表如下基团之一的单取代:‑H, ‑CH3,‑OCH3,‑F,‑Cl,‑Br,‑I, ‑NO2,‑CN,‑NH2;R2代表如下基团,H,‑Ph, C1‑3取代的烷基苯基或卤代苯基; R3代表如下基团之一的单取代:‑H, ‑CH3,‑OCH3,‑F,‑Cl,‑Br,‑NO2,‑CN等基团。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备通式(I)所示一类3-磺酰基-2H-苯并吡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合成:有机溶剂中,以芳基炔基醚衍生物和磺酰肼类化合物为原料,以Cu+做催化剂,在过氧化物的作用下,室温条件下反应;待反应结束后,经萃取,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做为洗脱剂,经柱层析分离得到3-磺酰基-2H-苯并吡喃衍生物;(I)所述的过氧化物为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叔丁醇、间氯过氧苯甲酸或过氧化氢;所用的催化剂为CuI、CuBr、CuCl或Cu2O;所述溶剂为二氯甲烷、乙腈、甲苯、二氧六环、甲醇、乙醇、氯仿、THF、和DMSO其中一种或多种;其中R1代表如下基团之一的单取代:-H,-CH3,-OCH3,-F,-Cl,-Br,-I,-NO2,-CN,-NH2;R2代表如下基团,H,-Ph,C1-3取代的烷基苯基或卤代苯基;R3代表如下基团之一的单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王建莉刘海涛郝旭东张欣王晋袁梦旗王金良周晓楠李玉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