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1689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包括:反应釜,底部设有用于混合物料的搅拌桨;混料管,倾斜布置且带有依次排布的多个进料口,混料管的底端与反应釜相连通。所述混料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度。各进料口依次排布在混料管的顶面。多个进料口沿混料管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每个进料口连接有对应的供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结构简单,加料效率高,且便于控制,在制备水性聚合物时,适应其组分多的加料特点,还可以通过外循环提高混合效果以及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反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通常至少有两种反应组分发生反应,各反应组分之间可以依次加入,也可以预混合后加入,依据反应组分的物理性质的不同,加入方式以及加入次序也各不相同。对于多组分的反应体系,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依据加料顺序依次向反应釜中添加物料,或者在反应釜上开设多个进料口,每个进料口进不同的物料,依据物料的加入次序进行加料。例如在公开号为CN10348348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使用纳米材料代替乳化剂合成水性聚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表面经过特殊改性处理的含硅超细无机氧化物材料,在水相中吸附并分散稳定了油性单体,不需要传统表面活性剂所形成单体胶束,聚合反应直接在这种吸附了大量单体的纳米材料的表面发生,反应结束后,纳米材料直接键合在所生成的高分子聚合物长链上,继续在水相中分散并稳定住聚合物颗粒。该技术中使用纳米材料代替乳化剂合成水性聚合物,在制备过程中采用的组分较多,并且是在反应过程中逐一加入,而现有的反应釜上进料口较少,加料效率较低,且加料装置中需要切换不同的物料,操作较为繁琐,若在反应釜上设置多个进料口,会受到反应釜自身体积的限制,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反应装置,适用于多组分反应物参与的生产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结构简单,加料效率高,且便于控制。—种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包括:反应釜,底部设有用于混合物料的搅拌桨;混料管,倾斜布置且带有依次排布的多个进料口,混料管的底端与反应釜相连通。本技术设置于反应釜配套的混料管,在混料管上开设多个进料口,每个进料口加入不同的反应物,反应物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混料管进入反应釜内部。依据反应物加入顺序的不同,沿着混料管依次由下至上排布,即在混料管的靠近底端的进料口加入需要较早参与反应的物料,而在混料管靠近顶端的进料口加入较晚参与反应的物料,较晚加入的物料能够对混料管起到冲洗的作用,将附着在混料管管壁上的反应物带入反应釜中,一方面能够节约原料,另一方面,也可以便于反应物加入量的准确控制。作为优选,所述混料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度。混料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是指混料管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混料管与水平面的夹角过大会造成物料下落的速度较快,反应釜内的物料容易被溅起而粘附在反应釜的内壁上,混料管与水平面的夹角过小,物料加入速度较慢,容易在混料管内壁上发生粘附。作为优选,各进料口依次排布在混料管的顶面。多个进料口沿混料管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每个进料口连接有对应的供料装置。进料口排布在顶面可以避免出现不同反应物在混料管中流经其他反应物的进料口,保证各反应物在进入反应体系之前,不会被污染。作为优选,反应釜的底部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通过提升栗与混料管的顶端相连通。通过含有提升栗的管路将反应釜和混料管相连通,在反应进行过程中,所有反应物料在反应釜和混料管中形成循环。为了保证反应釜内物料的均匀混合或者传热,优选地,所述搅拌桨为两个,围绕反应釜的轴线旋转对称分布。所述搅拌桨为推动式搅拌桨,推动方向沿反应釜的切线方向。推动式搅拌桨通过直线往复运动对物料进行混匀。本技术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结构简单,加料效率高,且便于控制,在制备水性聚合物时,适应其组分多的加料特点,还可以通过外循环提高混合效果以及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反应釜内部搅拌桨设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包括:反应釜3和位于反应釜3上方的混料管2。混料管2倾斜布置,混料管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如图1中角A所示),混料管2的顶面设有多个进料口,各进料口沿混料管2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每个进料口连接有对应的供料装置1。为了便于各阀门之间的控制和切换,各供料装置1的阀门集中布置在一个区域,各阀门的控制可以采用单片机进行控制,依据加料顺序以及加料量的不同预先进行设置。如图1所示,反应釜3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通过提升栗5与混料管2的顶端相连通,混料管2的底端与反应爸3相连通。如图2所示,反应釜3的底部设有用于混合物料的搅拌桨4,搅拌桨4为两个,围绕反应釜3的轴线旋转对称分布,本实施例中搅拌桨4为推动式搅拌桨,推动方向沿反应釜3的切线方向(如图2中的箭头指示)。利用本技术加工合成水性聚合物时,通过混料管2顶端的不同进料口,依次加入不同的反应物,例如水、超细含硅氧化物材料、不同单体、过硫酸铵等,依照工艺要求进行加料,在必要时,开启提升栗5,使反应体系在反应釜3和混料管2中形成循环使得反应更加充分(物料走向如图1中箭头所指)。采用本技术的反应装置加工合成水性聚合物,可使工艺管路更加整洁,诸多物料之间互不干涉,斜置的混料管在循环物料时还可以实现自清洁。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主权项】1.一种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釜,底部设有用于混合物料的搅拌桨; 混料管,倾斜布置且带有依次排布的多个进料口,混料管的底端与反应釜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进料口依次排布在混料管的顶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进料口沿混料管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每个进料口连接有对应的供料装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釜的底部设有出料口,该出料口通过提升栗与混料管的顶端相连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为两个,围绕反应釜的轴线旋转对称分布。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为推动式搅拌桨,推动方向沿反应爸的切线方向。【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包括:反应釜,底部设有用于混合物料的搅拌桨;混料管,倾斜布置且带有依次排布的多个进料口,混料管的底端与反应釜相连通。所述混料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度。各进料口依次排布在混料管的顶面。多个进料口沿混料管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每个进料口连接有对应的供料装置。本技术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结构简单,加料效率高,且便于控制,在制备水性聚合物时,适应其组分多的加料特点,还可以通过外循环提高混合效果以及产品质量。【IPC分类】B01J19/18, B01J4/00【公开号】CN205084739【申请号】CN201520843026【专利技术人】梁旭华, 黄生建, 陈炯明, 张建, 汪文婷, 胡金铬, 陈圣福 【申请人】上虞盛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申请日】2015年10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性聚合物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底部设有用于混合物料的搅拌桨;混料管,倾斜布置且带有依次排布的多个进料口,混料管的底端与反应釜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旭华黄生建陈炯明张建汪文婷胡金铬陈圣福
申请(专利权)人:上虞盛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