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清洁板式换热器的方法和板式换热器技术

技术编号:1289059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8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板式换热器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从外壳移出板式换热器的板组(2),沿板组(2)纵向方向伸展板组(2),使得板组的板之间的间隙增大,然后清洁板组的板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以下所呈现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的一种用于清洁板式换热器的方法以及一种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板壳式焊接型换热器是先前已知的,该换热器包括由换热板形成的板组和围绕板组的作用为压力容器的壳体。换热器的核心部通常由具有开孔的圆形换热板构成的板组形成,其中这些板在板内的开孔处和/或板的周界处紧密焊接在一起。换热器的主要回路形成于通往板组的位于板内的开孔之间,次级回路形成于围绕板组的壳体的接口之间,使得主要侧流动介质在每隔一个的板间隙内流动,且次级侧流动介质在每隔一个的板间隙内流动。在加工和化学工业、发电厂和石油工业中,包含脏污颗粒的流体必须典型地通过使用板壳式换热器来加热和/或冷却。由于板组的板间隙小,因此脏污颗粒可能阻塞板式换热器。因此,必需以一定间隙期清洁板式换热器。存在这样的板式换热器,其包括可打开式外壳,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板组可从外壳移离。尽管是可打开式板式换热器构造,但对板组的小板间隙的清洁仍较为困难甚至难于实施。板壳式换热器的与清洁板组相关的另一问题是需要位于板组和壳体之间的在壳体侧上的单独的导流装置,这些导流装置也使对板组的清洁复杂化了。文献US 2008/0073064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其中流体回路形成为由螺旋盘管构成的管束。所述管束是在压力变化下可弹性变形的,并可通过移出管束和向管束压缩真空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减少或甚至消除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板式换热器构造的板组的简易方法。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构造的清洁方法,其能够实现利用位于板式换热器壳体侧处的较脏污的换热介质。为了实现尤其是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所附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特征部分所呈现的内容。在其它权利要求中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典型的用于清洁板式换热器的方法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 -板组,所述板组由圆形换热板形成,所述圆形换热板具有开孔且设置在彼此顶部上,所述板组的高度限定所述板组的纵向方向,所述板组包括沿所述换热板的方向的端部和由所述换热板的外边缘限定的外表面,且在所述板组中,所述换热板交替地在所述板的开孔处和所述板的周界处彼此附接,以及 -围绕所述板组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主要沿所述板组的端部的方向的端板和连接所述端板的壳体,所述端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可打开式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典型的用于清洁板式换热器的方法包括至少如下步骤 -打开外壳的至少一个端板 -从外壳移出板组, -沿板组的纵向方向伸展板组,使得板组的板之间的间隙增大,以及 -清洁板组的板间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典型的板式换热器包括 -板组,所述板组由圆形换热板形成,所述圆形换热板具有开孔且设置在彼此顶部上,所述板组包括沿所述换热板的方向的端部和由所述换热板的外边缘限定的外表面,且在所述板组中,所述换热板交替地在所述板的开孔处和所述板的周界处彼此附接, -围绕所述板组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主要沿所述板组的端部的方向的端板和连接所述端板的壳体,所述端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可打开式的, -在所述板组的外表面上能移除地设置的导流装置, -位于所述板组的端部处的所述板组的支撑端板,所述支撑端板附接到所述板组的端部,以及 -用于伸展所述板组的伸展机构,所述伸展机构设置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外壳内部。在该上下文中提及的实施方式和优点,在可适用情况下,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板式换热器和方法两者都相关,即使未总是特别提及。本专利技术的典型板式换热器包括筒形板组和围绕板组的筒形外壳。板组典型地配合在作用为压力容器的筒形壳体部件内部。板组由换热板形成,使得换热板交替地在板的开孔处和板的周界处彼此附接,其中已实现了挠性的板组构造。换热板通常是波纹状。在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板组由设置于彼此顶部上的若干板对制成。每个板对典型地由两个圆形换热板形成,所述圆形换热板至少在它们的外周界处焊接在一起。每个换热板具有用于第一换热介质流动的至少两个开孔。通过将两个相邻板对的开孔彼此焊接,将相邻板对附接在一起。因此,第一换热介质可从一板对经由开孔流到另一板对,这些开孔形成穿过板组的第一换热介质的流动通道。第二换热介质设置为在壳体内部在板对之间的间隙内流动。用于第一换热介质和第二换热介质的入口接口和出口接口已设置为穿过板式换热器的外壳。第一换热介质的入口接口和出口接口已设置为与板组的板对的内部部分连接。因此,板式换热器的主要回路形成于第一换热介质的入口接口和出口接口之间。用于第二换热介质的入口接口和出口接口已设置成与壳体的内侧连接,即与板所形成的组的外侧连接。换言之,板式换热器的次级回路形成于第二换热介质的入口接口和出口接口之间、在壳体内部、并在板对之间的间隙内。典型地,主要回路和次级回路彼此隔离,即在板组的内部部分内流动的第一换热介质不能与在壳体侧内流动即板组外部的第二换热介质混合。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主要侧换热介质在每隔一个的板间隙内流动,第二次级侧换热介质在板式换热器的每隔一个的板间隙内流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上述板壳式换热器构造。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容易拆解和重新组装,是由于板式换热器的外壳的至少一个端板用紧固件固定,因此端板可打开并可从外壳的壳体取出板组。可设置在板组外表面上的导流装置,也借助于紧固件固定到上述构造,从而使导流装置容易拆卸。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板式换热器构造使得可以容易清洁板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清洁方法基于如下事实,即板壳式换热器的板组可沿其纵向方向容易地伸展,使得板组的板之间的间隙(即板间隙的横截面面积)增大,然后对板间隙的清洁就容易了。尤其,通过使用板对形成的板壳式换热器的板组是挠性结构。上述板组的波纹状换热板与平坦的换热板相比,提高了板组的可延伸能力。板组的可延伸能力还取决于换热板的直径和换热板的波纹高度。上述构造在伸展后将正常化,且它承受得住它的长度的若干倍延伸,而未使构造遭到破坏。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在板组从外壳的壳体移出后,板组设置在单独的支撑基座上。典型地,板组经过壳体端部从外壳移出,所述端部包括可打开式端板。在本专利技术一典型实施方式中,外壳的可打开式端板已附接到板组构造,且所述可打开式端板未从板组结构拆离。典型地,板组设置在单独的支撑基座上,使得第一换热介质的入口和出口即板组侧的入口和出口向上。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板组通过使用单独的紧固器件固定到支撑基座。本专利技术的典型板式换热器也包括位于板组端部处的板组的支撑端板。在本专利技术一典型实施方式中,支撑端板紧固到板组。典型地,板式换热器包括设置在板组外表面上的导流装置。导流装置的目的是导引壳体侧换热介质流动穿过板组。导流装置结构可包括侧板,所述侧板设置为抵靠板组的外表面,导流装置结构沿板组纵向方向设置到侧板边缘。典型地,导流装置和侧板的长度与板组长度大体相等。在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导流装置借助于紧固件固定到板组构造的支撑端部,因此它们可在伸展板组前从板组外表面移除。板组可通过使用伸展机构而伸展,所述伸展机构可为板组构造的固定部件或者单独的伸展机构,其会在板组从壳体移出之后绕板组构造组装。事实上,根据一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绕板组设置用于伸展板组的伸展机构,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8/CN105339754.html" title="用于清洁板式换热器的方法和板式换热器原文来自X技术">用于清洁板式换热器的方法和板式换热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清洁板式换热器(1)的方法,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 板组(2),所述板组(2)由圆形换热板(17、18、17’、18’)形成,所述圆形换热板(17、18、17’、18’)具有开孔(21a、21b)且设置在彼此顶部上,所述板组的高度限定所述板组的纵向方向,所述板组包括沿所述换热板的方向的端部和由所述换热板的外边缘限定的外表面,且在所述板组中,所述换热板交替地在所述板的开孔处和所述板的周界处彼此附接,以及‑ 围绕所述板组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主要沿所述板组的端部的方向的端板(3a、3b)和连接所述端板的壳体(4),所述端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可打开式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至少如下步骤‑ 打开所述外壳的至少一个端板(3a、3b),‑ 从所述外壳移出所述板组(2),‑ 沿所述板组(2)的纵向方向伸展所述板组(2),使得所述板组的板(17、18、17’、18’)之间的间隙增大,以及‑ 清洁所述板组的板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科塞拉
申请(专利权)人:瓦特鲁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芬兰;FI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