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钢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5106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19:05
一种电池钢壳结构,包括钢壳本体,所述的钢壳本体包括底壳和侧壁,侧壁和底壳围成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的侧壁包括容纳部和束口部;所述的容纳部的直径小于束口部的直径;在容纳部和束口部之间设有变壁过渡部,变壁过渡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由束口部向容纳部倾斜的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消除电池钢壳在弯折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杜绝了电池在封装过程中束口部发生断裂的风险,提高良品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钢壳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电池钢壳中,电池的钢壳通常由底壁和位于底壁上端的侧壁构成,但是其在封装过程中侧壁弯折部分由于弯折过程中金属变形严重,容易发生断裂,增加不良品率,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投入。同时现有的电池钢壳在封装电池电芯过程中需要预压,然后再进行封装固定,增加电池的生产工序,增长了电池生产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防钢壳在封口过程因弯折造成断裂的电池钢壳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电池钢壳结构,包括圆柱状的钢壳本体,所述的钢壳本体包括底壳和侧壁,侧壁和底壳围成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的侧壁包括用于固定电池电芯的容纳部和用于封闭开口的束口部;所述的容纳部的直径小于束口部的直径;在容纳部和束口部之间设有用于实现容纳部向束口部过渡的变壁过渡部,变壁过渡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由束口部向容纳部倾斜的斜面。其中,所述的钢壳本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均匀的电镀有一层镍层。其中,所述的容纳部的壁厚比束口部的壁厚小0.08?0.14mm。其中,所述的束口部的高度为7?9.05mm ;过渡部的高度为0.5?1 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侧壁分为容纳部、束口部以及变壁过渡部,且将所述的容纳部的直径小于束口部的直径,束口部的壁厚大于容纳部的壁厚,方便电池电芯装入电池钢壳内,使得电池在封口过程中,先预压束口部的部位并通过束口部实现电池电芯的初步固定;在容纳部和束口部之间设有变壁过渡部,通过该变壁过渡部实现电池在封装过程中对束口部进行弯折时起到缓冲作用,且将变壁过渡部设为一个斜面,可以消除电池钢壳在弯折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杜绝了电池在封装过程中束口部发生断裂的风险,提高良品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3所不,一种电池钢壳结构,包括圆柱状的钢壳本体1,钢壳本体1的高度控制在35?69mm之间。所述的钢壳本体1包括底壳11和侧壁12,侧壁12和底壳11围成一端开口的空腔13,通过该空腔将电池电芯封装。所述的侧壁12包括用于固定电池电芯的容纳部121和用于封闭开口的束口部122。为了将电池电芯装入电池钢壳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方便电池电芯的初步固定,所述的容纳部的内径小于束口部的内径;容纳部的外径小于束口部的外径,且容纳部的壁厚比束口部的壁厚小0.08?0.14mm,通过压紧束口部实现电池电芯的初步固定。在容纳部121和束口部122之间用于实现容纳部向束口部过渡的变壁过渡部123,变壁过渡部123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由束口部向容纳部倾斜的斜面,而且通过该斜面可以有效消除电池钢壳在完成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杜绝了电池钢壳在封装过程中发生断裂的风险,减少了不良品的产生,提高了电池的品质,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其中,所述的束口部的高度为7?9.05mm ;过渡部的高度为0.5?1mm。为了使得钢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光滑,所述的钢壳本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均匀的电镀有一层镍层2,电镀镍层时确保电镀的镍层颜色均匀、无麻点、不起皮以及不起泡,提升钢壳本体的品质,减少制作电池过程中不良品的产生。实施例1—种电池钢壳结构,包括高度为35mm的圆柱状的钢壳本体。所述的钢壳本体包括厚度为0.3_的底壳和侧壁,侧壁和底壳围成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的侧壁包括容纳部、变壁过渡部以及束口部;所述的侧壁围成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空腔。所述的容纳部的壁厚比束口部的壁厚小0.1mm,其中所述的容纳部的高度为25.5mm,内径为18.05mm,所述的束口部的高度为7mm,内径为18.18mm ;变壁过渡部的高度为0.5mm ;变壁过渡部的内壁由束口部内壁向容纳部内壁斜向下倾斜的斜面组成,变壁过渡部的外壁由束口部向容纳部斜向下倾斜的斜面组成。实施例2—种电池钢壳结构,包括高度在69mm内圆柱状的钢壳本体所述的钢壳本体包括厚度为0.3_的底壳和侧壁,侧壁和底壳围成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的侧壁包括容纳部、变壁过渡部以及束口部;所述的侧壁围成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空腔。所述的容纳部的壁厚比束口部的壁厚小0.14mm,其中所述的容纳部的高度为58.95mm,内径为18.05mm,所述的束口部的高度为9.05mm,内径为18.35mm ;变壁过渡部的高度为1mm ;变壁过渡部的内壁和外壁由束口部内壁向容纳部内壁斜向下倾斜的斜面组成,变壁过渡部的外壁由束口部向容纳部斜向下倾斜的斜面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钢壳的高度在35?69_内的任一取值,所述的容纳部的壁厚比束口部的壁厚小的取值可以为0.08?0.14mm中的任一取值,束口部的高度为7?9.05mm中的任一取值;过渡部的高度为0.5?1 mm中的任一取值,所述的电池钢壳的内径控制在16.3-32.6mm之间的任一取值,且容纳部的内径小于束口部的内径。由以上电池钢壳的高度、容纳部的壁厚比束口部的壁厚相差值、束口部的高度以及变壁过度部的高度的任一取值制成的电池均符合电池钢壳的要求,只是电池的容量大小不相同,在此不作一一举例说明。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电池钢壳结构,包括圆柱状的钢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壳本体(1)包括底壳(11)和侧壁(12),侧壁和底壳围成一端开口的空腔(13);所述的侧壁(12)包括用于固定电池电芯的容纳部(121)和用于封闭开口的束口部(122);所述的容纳部的直径小于束口部的直径;在容纳部(121)和束口部(122)之间设有用于实现容纳部向束口部过渡的变壁过渡部(123),变壁过渡部(123)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由束口部向容纳部倾斜的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钢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壳本体(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均匀的电镀有一层镍层(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钢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纳部(121)的壁厚比束口部(122)的壁厚小0.08?0.14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钢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束口部(122)的高度为7?9.05mm ;变壁过渡部(123)的高度为0.5?1 mm。【专利摘要】一种电池钢壳结构,包括钢壳本体,所述的钢壳本体包括底壳和侧壁,侧壁和底壳围成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的侧壁包括容纳部和束口部;所述的容纳部的直径小于束口部的直径;在容纳部和束口部之间设有变壁过渡部,变壁过渡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由束口部向容纳部倾斜的斜面。本技术可以消除电池钢壳在弯折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杜绝了电池在封装过程中束口部发生断裂的风险,提高良品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IPC分类】H01M2/02【公开号】CN204991770【申请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钢壳结构,包括圆柱状的钢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壳本体(1)包括底壳(11)和侧壁(12),侧壁和底壳围成一端开口的空腔(13);所述的侧壁(12)包括用于固定电池电芯的容纳部(121)和用于封闭开口的束口部(122);所述的容纳部的直径小于束口部的直径;在容纳部(121)和束口部(122)之间设有用于实现容纳部向束口部过渡的变壁过渡部(123),变壁过渡部(123)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由束口部向容纳部倾斜的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慈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九九华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