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研究人肝癌癌内异质性的细胞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888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肝癌细胞模型组,由人肝癌细胞系HCCIH01、HCCIH02、HCCIH03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肝癌细胞模型组在作为研究人肝癌癌内异质性的细胞模型中的应用。可以根据分析HCCIH01、HCCIH02、HCCIH03三株细胞中的基因组差异,来研究FGFR抑制剂AZD4547和NVP-BGJ398敏感性机制,用于寻找这两个药物的分子标志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型组为研究肝癌癌内异质性的起源、机制及意义提供了良好的模型。使用同一病人来源的细胞之间的基因组信息更为相似、混杂因素少,提高了鉴定药物反应相关标志物的效率和能力,降低抗肿瘤药物分子标志物分析的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研究人肝癌癌内异质性的细胞模型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细胞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用于研究人肝癌癌内异质性的细胞模型。
技术介绍
肝细胞癌是是我国发病率三位的恶性肿瘤,我国肝癌占全球一半以上。手术切除和肝移植是肝癌有望获得根治的唯一手段,但接近70%的患者在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目前肝癌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仅有的肝癌靶向药物索拉菲尼有效率仅2-3%)。已知,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差异主要由肿瘤细胞基因组的异常表达决定,因肿瘤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及肿瘤间的异质性,抗肿瘤药物往往仅在某一群病人身上有效。例如,靶向BCR-Abl的药物格列卫在BCR-ABL融合表达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中非常有效,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靶向EGFR的易瑞沙成功用于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ALK抑制剂Crizotinib也仅批准用于EML4-ALK融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生物标志物(如BCR-ABL的融合、EGFR突变、EML4-ALK融合)的指征下,可以有效地判别对特定靶向药物的“有效人群”和“无效人群”,从而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肝癌药物开发也面临着一样的问题,如能在药物开发早期体外阶段筛选出其生物标志物,可显著降低整个药物开发的成本,加速肝癌靶向药物的上市及临床应用。目前在细胞水平上筛选抗肿瘤药物标志物时,主要是通过关联药物反应与细胞基因组表达、扩增和突变的差异,分析二者相关性来寻找可特异性预测药物反应的标志物。而开展此类研究时,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对同一种药物敏感的不同肿瘤细胞中,基因组上往往也存在着大量的差异(即肿瘤遗传异质性),这些差异中有些与药物反应相关、并导致抗肿瘤治疗的失效,然而大部分遗传异质性则是与药物反应不相关的差异,这些差异给相关性分析带来了无法消除的噪音,使得标志物分析变得困难。目前公认,肿瘤内异质性是肿瘤尚不能被征服的最主要原因,而肝癌恰恰被认为是异质性最强的肿瘤,但业界尚无可以用来研究肿瘤内异质性的肝癌细胞株。此外,ATCC(美国菌种保藏中心)可用的商用肝癌细胞系仅有十几株,而某一基因突变在人群中所在比例较少,需要一定量的样本才能筛选出敏感细胞株,因此需要建立更多的肝癌细胞株用于研究。中国专利文献CN:200910180628.3公开了一种肝癌细胞系及其应用。该肝癌细胞系为人肝癌细胞株Hep-12CGMCCNo.3204,人肝癌细胞株Hep-12CGMCCNo.3204和人肝癌细胞株Hep-11CGMCCNo.3203可组成一种用于研究肝癌机理的细胞模型组。该肝癌细胞系具有很好的致瘤特性,可作为肝癌发生、肝癌发展或肝癌转移的细胞模型。但是上述细胞模型并没有涉及肝癌癌内异质性的研究,因此提供一种可用于研究人肝癌癌内异质性的细胞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肝癌细胞模型组。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所述的肝癌细胞模型组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肝癌细胞系。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人肝癌细胞系的用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肝癌细胞模型组,由保藏号为CCTCCC2014225的人肝癌细胞系HCCIH01、保藏号为CCTCCC2014226的人肝癌细胞系HCCIH02和保藏号为CCTCCC2014227的人肝癌细胞系HCCIH03组成。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肝癌细胞模型组在作为研究人肝癌癌内异质性的细胞模型中的应用。所述的肝癌细胞模型组在研究FGFR抑制剂AZD4547敏感性机制,寻找AZD4547的分子标志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肝癌细胞模型组在研究FGFR抑制剂NVP-BGJ398敏感性机制,寻找NVP-BGJ398的分子标志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肝癌细胞模型组在研究抗肿瘤靶向药物的敏感性机制,寻找抗肿瘤靶向药物的分子标志物中的应用。为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人肝癌细胞系HCCIH01,其保藏号为CCTCCC20142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人肝癌细胞系HCCIH02,其保藏号为CCTCCC20142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人肝癌细胞系HCCIH03,其保藏号为CCTCCC2014227。为实现上述第四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人肝癌细胞系HCCIH01、所述人肝癌细胞系HCCIH02、所述人肝癌细胞系HCCIH03在研究肝癌发生机理和/或筛选治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中的三株肝癌细胞,来源于同一个病人肝癌组织的不同部位,尽管存在着显著的肿瘤内异质性(表型异质性和遗传异质性),但与不同病人来源的肝癌细胞相比,同一病人来源细胞的基因组信息更为相似、差异小,大大降低了噪音的影响,从而提高了鉴定药物反应相关标志物的效率和能力,降低抗肿瘤药物分子标志物分析的难度和成本。同时,这三株细胞也为研究肝癌癌内异质性的起源、机制及意义提供了良好的模型。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1、细胞代数明确,无交叉感染;三株肝细胞来源于同一个病人肝癌组织的不同空间部位,存在着显著的肿瘤内异质性,为研究肝癌癌内异质性的起源、机制及意义提供了良好的模型。2、与不同病人来源的肝癌细胞相比,同一病人来源细胞之间的基因组信息更为相似、混杂因素少,提高了鉴定药物反应相关标志物的效率和能力,降低抗肿瘤药物分子标志物分析的难度和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是三株肝癌细胞的形态。附图2是三株肝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照片。附图3是三株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人肝癌细胞系HCCIH01、HCCIH02、HCCIH03建立及测试一、细胞系的建立及检测1.三株原代肝癌细胞建立取术前未经任何治疗的,在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行手术切除的肝癌细胞患者的肿瘤标本,该患者为汉族男性,34岁,HBV+HCV-HIV-,术前AFP为1925ng/ml,肝细胞癌的诊断获病理证实,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切除后立即在肿瘤实体组织的不同区域进行取样,并将不同采样区域使用序号标记。将分离好的新鲜肝癌组织,于无菌超净台中PBS洗净后,使用眼科镊子、剪刀等器械在培养皿中剪碎分离成0.5-1mm3的小块平铺于皿底,并向培养皿中加入含10ml的10%FBS(GIBCO公司),1%双抗DMEM细胞培养基(GIBCO公司),放入37℃5%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次日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从组织块四周游出,然后逐渐延伸,长成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生长晕。5~7天后组织块中央的组织细胞逐渐坏死脱落和发生漂浮,此漂浮小块可随换液而弃去,由组织块周围延伸的贴壁细胞也逐渐形成层片。传代培养时,利用成纤维细胞与肿瘤细胞消化能力的不同,不断去除成纤维细胞。多次传代后,培养皿中肉眼已无法观察到成纤维细胞,并能持续生长传代时,即可用于药物筛选和基因组检测。从不同采样区域所建立的三株肝癌细胞系分别标记为HCCIH01、HCCIH02、HCCIH03;均已于2014年12月2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地址为: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肝癌细胞系HCCIH01的保藏号为CCTCCC2014225,人肝癌细胞系HCCIH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研究人肝癌癌内异质性的细胞模型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肝癌细胞模型组,其特征在于,由保藏号为CCTCC C2014225的人肝癌细胞系HCCIH01、保藏号为CCTCC C2014226的人肝癌细胞系HCCIH02和保藏号为CCTCC C2014227的人肝癌细胞系HCCIH03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肝癌细胞模型组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研究FGFR抑制剂AZD4547敏感性机制,寻找AZD4547的分子标志物中的应用,所述肝癌细胞模型组由保藏号为CCTCCNO:C2014225人肝癌细胞系、保藏号为CCTCCNO:C2014226人肝癌细胞系和保藏号为CCTCCNO:C2014227人肝癌细胞系组成。2.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嘉周俭高强王智超端猛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