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765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5:54
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包括:模座、垫板、夹板、等高块、脱料背板、脱料板及弹性组件,模座开设第一收容孔及第二收容孔,第一收容孔的直径大于第二收容孔的直径,垫板开设第一通孔,并设置于模座上;夹板开设第二通孔,夹板设置于垫板上;等高块设置于模座上;脱料背板设置于等高块上;脱料板设置于脱料背板上;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垫块、第二垫块、弹性件及连接件,第一垫块收容于第一收容孔,第二垫块相对第二通孔可滑动,以使第二垫块收容于第二通孔内,弹性件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孔,并穿设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连接件穿设第一垫块及弹性件,并与第二垫块相抵接。上述冲压模具,提高了冲压模具在工作过程中的平稳度及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包括:模座、垫板、夹板、等高块、脱料背板、脱料板及弹性组件,模座开设第一收容孔及第二收容孔,第一收容孔的直径大于第二收容孔的直径,垫板开设第一通孔,并设置于模座上;夹板开设第二通孔,夹板设置于垫板上;等高块设置于模座上;脱料背板设置于等高块上;脱料板设置于脱料背板上;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垫块、第二垫块、弹性件及连接件,第一垫块收容于第一收容孔,第二垫块相对第二通孔可滑动,以使第二垫块收容于第二通孔内,弹性件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孔,并穿设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连接件穿设第一垫块及弹性件,并与第二垫块相抵接。上述冲压模具,提高了冲压模具在工作过程中的平稳度及精度。【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 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对各种冲压模具结构要求也随之提高,尤其是精 密冲压模具。冲压模具在冲压过程中往往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当冲压模具缺少缓冲结构或 受力不均时,均会对冲压模具产生较大的损害。 目前市场上的冲压模具虽然一些具有缓冲结构,这些缓冲结构只是简单地将弹性 组件与上模座相连的上托板抵接,然而并不能解决脱料板受力不均匀的问题。脱料板受力 不均匀,会降低冲压模具的平稳度及精度,同时在对缓冲结构进行更换时必须拆卸整个上 模具从而导致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脱料板受力均匀且拆卸方便的冲压模具。 -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 模座,所述模座开设同轴并连通的第一收容孔及第二收容孔,所述第一收容孔的 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收容孔的内径,所述第一收容孔与所述第二收容孔的连接处具有抵接 部; 垫板,所述垫板开设与所述第一收容孔同轴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 一收容孔相连通,所述垫板设置于所述模座上,且所述第一收容孔靠近所述垫板; 夹板,所述夹板开设与所述第一收容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 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夹板设置于所述垫板上; 等1?块,所述等1?块设置于所述|吴座上; 脱料背板,所述脱料背板的一侧与所述等高块相抵接;及 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垫块、第二垫块、弹性件及连接件,所述第一垫 块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孔内,且所述第一垫块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抵接部及所述弹 性件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垫块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及所述脱料背 板相抵接,所述第二垫块相对所述第二通孔可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垫块收容于所述第二通 孔内,所述弹性件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孔内,并穿设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所 述连接件穿设所述第一垫块及所述弹性件,并与所述第二垫块相抵接,所述连接件部分收 容于所述第二收容孔内。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收容孔的内径,所述第一 垫块的横截面为环形,且所述第一垫块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容孔贯通所述模座。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垫块包括第一主体部及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 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上,所述第一主体部一侧面与所述抵接部相抵接,所述第二垫块 包括第二主体部及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上,所述第二主体 部一侧面与所述脱料背板相抵接,所述弹性件套设所述第一凸出部及所述第二凸出部,并 与所述第一主体部及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另一侧面相抵接,所述连接件穿设所述第一主体 部、所述第一凸出部、所述弹性件及所述第二凸出部,并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相抵接。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及所述第一凸出部的横截面均为环形,所述 第一主体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弹性件的外径。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等高螺丝,所述等高螺丝包括头部及尾部,所述 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尾部的直径,所述头部设置于所述尾部上,所述头部与所述第一垫块 相抵接,且所述头部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孔内,所述尾部穿设所述第一垫块、所述弹性件, 并与所述第二垫块相抵接。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压模具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所述夹板、所述 垫板及所述模座,将所述夹板、所述垫板及所述模座固接。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压模具还包括冲针,所述冲针设置于所述夹板上。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容孔的轴线与所述模座垂直。 上述冲压模具,由于开模状态时弹簧承受预压力,并有一定的压缩,所以在工作 中,弹簧始终处于均匀受力状态,从而令脱料垫板及脱料板受力均匀,进而提高冲压模具在 工作过程中的平稳度,提高冲压模具的精度及寿命,也令开模行程更易控制。紧固件的设置 令弹性组件的拆换更加方便快捷。此外,由于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一收容孔的直径,所以 令第一垫块卡设于第一收容孔内,防止第一垫块的滑落,同时也无需另外添加模板固定弹 性组件,减少加工成本及制造周期,简化了弹性组件的安装。第二收容孔贯通模座,令开模 行程不会因第二收容孔的深度过浅而被限制,同时也可以令模座的厚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 的进行选择。第一凸出部及第二凸出部的设置保证了第一垫块及第二垫块的同心度,进一 步保证弹簧受力均匀。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冲压模具的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冲压模具的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冲压模具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冲压模具10的开模状态结构示意 图。 冲压模具10包括:上模具101及下模具102。上模具101包括:模座100、垫板200、 夹板300、紧固件400、冲针500、等高块600、脱料背板700、脱料板800及弹性组件900。模 座100、垫板200及夹板300通过紧固件400依次连接。冲针500设置于夹板300上。等高 块600两端分别设置于模座100及脱料背板700上,既一端固定于模座100上,另一端与脱 料背板700相抵接。脱料板800设置于脱料背板700上,且脱料板800及夹板300分别位 于脱料背板700的两侧。弹性组件900设置于模座100上,并穿设垫板200及夹板300,与 脱料背板700相抵接。下模具102位于脱料板800远离模座100的一侧,并与脱料板800 相对应。 模座100开设同轴并连通的第一收容孔110及第二收容孔120。第一收容孔110 与第二收容孔120的连接处具有抵接部130。第一收容孔110的内径大于第二收容孔120 的内径。第二收容孔120贯通模座100。第一收容孔110及第二收容孔120的轴线均与模 座100相垂直。根据实际情况,第二收容孔120也可以为盲孔,不贯通模座100,当第二收容 孔120为贯穿孔时能方便弹性组件900的安装。 垫板200开设第一通孔210。第一通孔210与第一收容孔110同轴,并与第一收 容孔110相连通。第一通孔210的直径小于第一收容孔110的直径。垫板200设置于模座 100上。第一收容孔110靠近垫板200。根据实际情况,第一通孔210的直径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包括:模座,所述模座开设同轴并连通的第一收容孔及第二收容孔,所述第一收容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收容孔的内径,所述第一收容孔与所述第二收容孔的连接处具有抵接部;垫板,所述垫板开设与所述第一收容孔同轴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收容孔相连通,所述垫板设置于所述模座上,且所述第一收容孔靠近所述垫板;夹板,所述夹板开设与所述第一收容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夹板设置于所述垫板上;等高块,所述等高块设置于所述模座上;脱料背板,所述脱料背板的一侧与所述等高块相抵接;及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垫块、第二垫块、弹性件及连接件,所述第一垫块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孔内,且所述第一垫块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抵接部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垫块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及所述脱料背板相抵接,所述第二垫块相对所述第二通孔可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垫块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弹性件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孔内,并穿设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连接件穿设所述第一垫块及所述弹性件,并与所述第二垫块相抵接,所述连接件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升华工业有限公司惠州泰科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