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作钱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胶塞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985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胶塞模具,由定模、动模依次叠合组成,内设多个模腔,定模由第二、第一、第三分型面板依次叠合,每个模腔在第一分型面板和第二分型面板内设拉料机构,在第三分型面板里面设型芯,在动模里面设型腔镶套,型腔镶套内设顶杆,型芯内设点浇口,型芯底部和型腔镶套顶杆上部围成的间隙构成型腔,型腔成型的胶塞底部朝向点浇口,点浇口进入型腔的进料点位于成型胶塞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浇口从胶塞底部进料,胶塞注塑成型的接缝小,产品外表面无缺痕,胶塞密封性好;型腔设于动模部分,开模时脱模轻松、胶塞落料顺利,提高了生产率;顶杆设于产品的外顶部,注塑时排气畅通。(*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模具,具体属于制造注射器胶塞专用的注塑 模具。技术背景目前,虽然明知天然橡胶的一氧化物超标,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但注射器胶塞基本上还都釆用天然橡胶制造(美国严格规定注射器胶塞的原料不能釆用天然橡胶)。注射器的胶塞可用PVC和热塑性弹性 体TPE、 TPR注塑成型,这两种料的弹性都比天然橡胶差,在实际应 用中,因时间、气候、硅化等因素导致注射器出现泄漏现象,从而不 能从根本上逆转天然橡胶作为注射器胶塞原料的趋势。目前用PVC和热塑性弹性体TPE、 TPR、采用顶部或潜伏式进料方 式注塑的胶塞都为二道密封环,即上边缘和底边缘二道密封环,此结 构胶塞的环尖处半径较大、凸出不明显,从而造成脱模困难、胶塞活 动性能差、密封性不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胶塞模具,这种模 具点浇口进入型腔的进料点位于胶塞底部,浇口从胶塞底部进料,胶 塞注塑成型的接缝很小,产品外表面无缺痕,并且胶塞的密封性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釆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 进的胶塞模具,由定模、动模依次叠合组成,内设置有多个模腔,其 特征在于定模由第二、第一、第三分型面板依次叠合,每个模腔在 第一分型面板和第二分型面板内设有拉料机构,在第三分型面板里面 设置型芯,在动模里面设置型腔镶套,型腔镶套内设有顶杆,型芯内 设置点浇口,型芯底部和型腔镶套顶杆上部围成的间隙构成型腔,型腔成型的胶塞底部朝向点浇口,点浇口进入型腔的进料点位于成型胶 塞底部。由以上方案可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点浇口进入型 腔的进料点位于胶塞底部,浇口从胶塞底部进料,胶塞注塑成型的接 缝很小,产品外表面无缺痕,并且胶塞的密封性好。2、型腔设立在 动模部分,开模时脱模轻松、胶塞落料顺利,大大提高了生产率;3、 顶杆设立在产品的外顶部,注塑时排气畅通。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的结构示意视图; 图2、为模腔的结构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注塑完毕后第一分型面板的开始分型状态图; 图5、第二分型面板的开始分型状态图; 图6、第三分型面板的开始分型状态图; 图7、为胶塞脱模状态图; 图8、为胶塞脱模完毕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图3所示, 一种胶塞模具,其包括定模l、动模 2、顶板3、模脚4和动模固定板5,定模1分为第一分型面板12、第 二分型面板11、第三分型面板13,通过导柱6上下叠合对位,第三 分型面板13上设有锥导套103,动模2分为动模板21、动模挡板22, 动模板21设有与锥导套103相配合的锥导柱104,顶板3分为顶杆固 定板31、顶杆支撑板32,顶杆支撑板32与顶出杆9相连,动模挡板 22、模脚4和动模固定板5用螺栓连在一起。在定模l的第一分型面板12、第二分型面板ll、第三分型面板 13、动模2的动模板21、动模挡板22里面设置有多个模腔7,每个 模腔7在动模板21里面设有型腔镶套71,在型腔镶套71内设有顶杆72,顶杆72的下端穿过动模挡板22与顶杆固定板31固定,在定 模1的第三分型面板13里面的部位设置型芯73,型芯73底部和型 腔镶套71、顶杆72上部围成一定的间隙进而形成型腔85,该型腔 85注塑后形成胶塞,型芯73内成型有点浇口 81,点浇口81进入型 腔85的进料点86的位置可不同,可根据型腔85内成型的胶塞的形 状和位置设定,为了胶塞注塑成型的接缝很小,产品外表面无缺痕, 本实施例中,型腔85成型的胶塞底部朝向点浇口 81,使点浇口 81 进入型腔85的进料点86位于胶塞底部,点浇口 81下端逐渐缩径成 型浇口凝料易断点84,在定模1的第一分型面板12和第二分型面板 11里面的部位设置拉料机构,该拉料机构为一拉料钉75,拉料钉75 上端由螺丝76与第二分型面板11固定,拉料针75下端穿过第一分 型面板12伸入点浇口 81内,各部件顶持在一起,模腔7通过点浇口 81、分流道82和注塑口相通。动模2与顶板3间还设有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由复位杆102和 复位弹簧101组成,复位杆102的上端设置在动模2的动模板21、动 模挡板22部位,下端与顶杆固定板31固定。使用时注塑机从注塑口将料注入,料通过分流道82进入点浇口 81,从胶塞底部注入型腔85成型胶塞,当注塑完毕开模时,先从定 模l的第一分型面板12的下端面开始分型,如图4所示,浇口凝料 易断点84断裂,凝料留在拉料钉75上,分型至一定距离;然后第二 分型面板ll的下端面开始分型,如图5所示,拉料钉75离开凝料, 使凝料自动脱落;再进行第三分型面板13的下端面分型,如图6所 示,型芯73离开胶塞,使胶塞留在型腔镶套71内;最后顶出杆9在 注塑机顶杆推动下,推动顶板3,使顶杆72向前运动,如图7所示, 从而把胶塞顶出型腔镶套71,胶塞全部自动脱落,注塑机顶杆复位后, 顶板3在弹簧101的作用下复位,如图8所示,完成整个注塑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胶塞模具,由定模(1)、动模(2)依次叠合组成,内设置有多个模腔(7),其特征在于定模(1)由第二、第一、第三分型面板(11、12、13)依次叠合,每个模腔(7)在第一分型面板(12)和第二分型面板(11)内设有拉料机构,在第三分型面板(13)里面设置型芯73),在动模(2)里面设置型腔镶套(71),型腔镶套(71)内设有顶杆(72),型芯(73)内设置点浇口(81),型芯(73)底部和型腔镶套(71)、顶杆(72)上部围成的间隙构成型腔(85),型腔(85)成型的胶塞底部朝向点浇口(81),点浇口(81)进入型腔(85)的进料点(86)位于成型胶塞底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胶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点 浇口 (81)下端逐渐缩径成型浇口凝料易断点(84)。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胶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拉料机构为 一拉料钉(75),拉料钉(75) —端与第二分型面板(11) 固定,另一端穿过第一分型面板(12)伸入点浇口 (81)内。4、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胶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顶杆(72)与顶板(3)固定,动模(2)与顶板(3)间设有一复位机构。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胶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 述复位机构由复位杆(102)和复位弹簧(101)组成,复位杆(102)的上 端设置在动模(2)内,下端与顶板(3)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胶塞模具,由定模、动模依次叠合组成,内设多个模腔,定模由第二、第一、第三分型面板依次叠合,每个模腔在第一分型面板和第二分型面板内设拉料机构,在第三分型面板里面设型芯,在动模里面设型腔镶套,型腔镶套内设顶杆,型芯内设点浇口,型芯底部和型腔镶套顶杆上部围成的间隙构成型腔,型腔成型的胶塞底部朝向点浇口,点浇口进入型腔的进料点位于成型胶塞底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浇口从胶塞底部进料,胶塞注塑成型的接缝小,产品外表面无缺痕,胶塞密封性好;型腔设于动模部分,开模时脱模轻松、胶塞落料顺利,提高了生产率;顶杆设于产品的外顶部,注塑时排气畅通。文档编号B29C45/27GK201105495SQ20072011356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胶塞模具,由定模(1)、动模(2)依次叠合组成,内设置有多个模腔(7),其特征在于:定模(1)由第二、第一、第三分型面板(11、12、13)依次叠合,每个模腔(7)在第一分型面板(12)和第二分型面板(11)内设有拉料机构,在第三分型面板(13)里面设置型芯73),在动模(2)里面设置型腔镶套(71),型腔镶套(71)内设有顶杆(72),型芯(73)内设置点浇口(81),型芯(73)底部和型腔镶套(71)、顶杆(72)上部围成的间隙构成型腔(85),型腔(85)成型的胶塞底部朝向点浇口(81),点浇口(81)进入型腔(85)的进料点(86)位于成型胶塞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作钱
申请(专利权)人:林作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