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963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泡材的制造方法,是先预备一未发泡基材,后将该未发泡基材加热加压使其成为一发泡基材,续将该发泡基材置入一模具中模压冷固以获得一具有多数盲孔的已模压发泡基材,再沿一水平方向剖切该已模压发泡基材以获得一具多数透孔的透孔发泡材及一具多数被挤压部的不透孔发泡材,最后再将该不透孔发泡材加热,则该等被挤压部膨胀恢复成型并成为一具有多数凸柱的最终发泡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泡材的制造方法具有可制得不同型态发泡材及可提高产量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制得不同型态。
技术介绍
如图1、2、3所示,具多数透孔的,是先对一未发泡基材进行加热加压使其成为一发泡基材10,然后将该发泡基材10置入一模具20中进行模压成为一已模压发泡基材11,该模具20具有设置有多数相对凸柱211、221的一顶模21及一底模22,所以该已模压发泡基材11具有自一顶面101朝向一底面102形成的多数顶盲孔12,及自该底面102朝向该顶面101形成的多数底盲孔13,最后,分别沿一第一水平方向、一第二水平方向的剖切线I、II剖切该已模压发泡基材11,就可获得一由该等顶盲孔12所形成的多数透孔120的第一发泡材14,一由该等底盲孔13所形成的多数透孔130的第二发泡材15,及一不具透孔的第三发泡材16。上述制造方法虽然可以制得该具有透孔120的第一发泡材14,及该具有透孔130的第二发泡材15,续可将该第一发泡材14、第二发泡材15制成鞋垫(图未示),但是实务上仍存有下列缺失一、上述制造方法只能制得该具有透孔120的第一发泡材14,及该具有透孔130的第二发泡材15而已,存有只能制得单一型态发泡材的缺失。二、因为剖切作业后所剩余的该第三发泡材16并无实用价值而常遭丢弃,存有较浪费材料的缺失。三、因为发泡率不一,使得每一次发泡所获得的透孔120、130位置有误差,相对具有左、右鞋垫的透孔无法对称均一的缺失。四、当该第一发泡材14、该第二发泡材15须要较厚时,相对该等凸柱211、221的模压深度须要较深,实际上存有进行模压作业完毕进行脱模作业时,该等顶盲孔12、底盲孔13的开放端面处极易破损,导致有制造良率较低的缺失。五、对应于上述第四点,因为上述制造方法具有制造良率较低的缺失,加上一次只能制得该第一发泡材14与该第二发泡材15,也就是一次发泡只能制得两片透孔发泡材而已,所以存有产量较低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制得不同型态发泡材、可避免材料浪费、可容易控制制造品质以提升产量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A)预备一未发泡基材;(B)加热加压该未发泡基材使其成为一发泡基材该发泡基材具有呈反向设置的一顶面及一底面;(C)模压及冷却该发泡基材是将该发泡基材置入一模具中进行模压及冷却作业使该发泡基材成型为一已模压发泡基材,该已模压发泡基材具有自该顶面朝向该底面形成的多数盲孔,及自该盲孔的每一封闭端朝向该底面形成的多数被挤压部;(D)剖切该已模压发泡基材是沿一水平方向的剖切线将该已模压发泡基材剖切成一具有多数透孔的透孔发泡材,及一具有该被挤压部的不透孔发泡材;(E)加热该不透孔发泡材是对该不透孔发泡材加热,使该被挤压部膨胀恢复成型为凸出于该不透孔发泡材的一剖切面的多数凸柱,并成为一具多数凸柱的最终发泡材。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更包含一步骤(B-1),是先对该发泡基材进行裁切作业使其成为一具预定形状的发泡基材,续对该已裁切发泡基材进行加热软化作业,然后将该已软化已裁切发泡基材置入该模具中。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步骤(C)的模具包括具有一模室以容置该发泡基材的一底模、具有朝向该底模延伸多数凸柱的一顶模、及分别装设于该底模、该顶模的二冷却系统。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发泡基材高于该底模。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步骤(D)的透孔发泡材可制成鞋垫状。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该步骤(E)的最终发泡材可制成为具按摩效果的鞋材、止滑垫、提包、隔音垫。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A)预备不同颜色的二未发泡基材;(B)加热加压该二未发泡基材使其成为一具双色的发泡基材该发泡基材具有呈反向设置的一顶面及一底面;(C)模压及冷却该发泡基材是将该发泡基材置入一模具中进行模压及冷却作业使该发泡基材成型为一已模压发泡基材,该已模压发泡基材具有自该顶面朝向该底面形成的多数盲孔,及自该盲孔的每一封闭端朝向该底面形成的多数被挤压部;(D)剖切该已模压发泡基材是沿一水平方向的剖切线将该已模压发泡基材剖切成一具有多数透孔的透孔发泡材,及一具有该被挤压部的不透孔发泡材;(E)加热该不透孔发泡材是对该不透孔发泡材加热,使该被挤压部膨胀恢复成型为凸出于该不透孔发泡材的一剖切面的多数双色凸柱,并成为一具多数双色凸柱的最终发泡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A)预备一未发泡基材;(B)加热加压该未发泡基材使其成为一发泡基材该发泡基材具有呈反向设置的一顶面及一底面;(C)模压及冷却该发泡基材是将该发泡基材置入一模具中进行模压及冷却作业使该发泡基材成型为一已模压发泡基材,该已模压发泡基材具有自该顶面朝向该底面形成的多数顶盲孔,自该顶盲孔的每一封闭端朝向该底面形成的多数被挤压部,自该底面朝向该顶面形成的多数底盲孔,及自该底盲孔的每一封闭端朝向该顶面形成的多数被挤压部;(D)剖切该已模压发泡基材是沿二水平方向的二剖切线将该已模压发泡基材剖切成二具有多数透孔的透孔发泡材,及一具有该被挤压部的不透孔发泡材;(E)加热该不透孔发泡材是对该不透孔发泡材加热,使该被挤压部膨胀恢复成型为凸出于该不透孔发泡材的二剖切面的多数凸柱,并成为一具多数双面凸柱的最终发泡材;(F)剖切该具多数双面凸柱的最终发泡材是沿一水平方向的剖切线将该具多数双面凸柱的最终发泡材剖切成二具多数单面凸柱的最终发泡材。借由上述制造步骤,可制得该透孔发泡材及该具多数凸柱的最终发泡材,使本专利技术具有可制得不同型态发泡材、可避免材料浪费及可容易控制品质以提升产量的功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一发泡基材置入一模具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现有一已模压发泡基材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剖切线I、II剖切该已模压发泡基材的状态。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制造流程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剖视图,说明将一发泡基材置入一模具的状态。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一已模压发泡基材。图7沿图6中的线7-7所取得的一剖视图。图8是沿图7中的一剖切线剖切后的剖视图,说明一透孔发泡材及一不透孔发泡材。图9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该透孔发泡材。图10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该不透孔发泡材。图11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一具有多数单面凸柱的最终发泡材。图12是沿图11中的线12-12所取得的一剖视图。图13是一类似于图12的视图,说明一具有多数双色凸柱的最终发泡材。图14是一类似于图12的视图,说明一具有多数双面凸柱的最终发泡材。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5、6、7所示,本专利技术,包含有步骤31~35。在步骤31中,是先预备一未发泡基材(或称生料,图未示),在本专利技术中,该未发泡基材是选自一种具有热塑冷固特性的材料,例如PE(Polyethlene)、PU(Polyurethane)、EVA(Ethylene-VinylacetateAcetate Copolymer)、PVC(Polyvinyl Chloride)、TPR(Thermoplasticsrubber)及橡胶发泡等其他等效材料,该较佳实施例是举PE为例进行说明。在步骤32中,是加热、加压、加硫该未发泡基材使其成为一发泡基材40(或称熟料),该发泡基材40具有呈反向设置的一顶面41及一底面42。进一步地,在该较佳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泡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E)预备一未发泡基材;(F)加热加压该未发泡基材使其成为一发泡基材:该发泡基材具有呈反向设置的一顶面及一底面;(G)模压及冷却该发泡基材:是将该发泡基材置入一模具中进行模压及冷却作业使该发泡基材成型为一已模压发泡基材,该已模压发泡基材具有自该顶面朝向该底面形成的多数盲孔,及自该盲孔的每一封闭端朝向该底面形成的多数被挤压部;(H)剖切该已模压发泡基材:是沿一水平方向的剖切线将该已模压发泡基材剖切成一具有多数透孔的透孔发泡材,及一具有该被挤压部的不透孔发泡材;(E)加热该不透孔发泡材:是对该不透孔发泡材加热,使该被挤压部膨胀恢复成型为凸出于该不透孔发泡材的一剖切面的多数凸柱,并成为一具多数凸柱的最终发泡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吉雄
申请(专利权)人:直兴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