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圈自动接圈取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8250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1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圈自动接圈取圈装置,包括:脱圈机构,其包括脱圈支架,固设于所述脱圈支架上的移动托板,设置在该移动托板上且能横向移动的脱圈臂;接圈机构,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由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提供动力的接圈支架,所述接圈支架内设有连接轴,所述接圈机构上还设有套接于连接轴的安全保护组件,其由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接圈支架旋转时意外碰到工作人员或物体时,扭力限制器以打滑形式限制传动系统所传动的扭力,使支架旋转轴空转,防止人员及物体被支架卷入到设备中或被撞伤;脱圈臂的脱圈动作驱动方式为变频电机加同步带驱动,可以对脱圈运行的速度及位置进行精确调整,脱圈效率更高,故障率更低,维护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圈自动接圈取圈装置,包括:脱圈机构,其包括脱圈支架,固设于所述脱圈支架上的移动托板,设置在该移动托板上且能横向移动的脱圈臂;接圈机构,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由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提供动力的接圈支架,所述接圈支架内设有连接轴,所述接圈机构上还设有套接于连接轴的安全保护组件,其由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本专利技术能够在接圈支架旋转时意外碰到工作人员或物体时,扭力限制器以打滑形式限制传动系统所传动的扭力,使支架旋转轴空转,防止人员及物体被支架卷入到设备中或被撞伤;脱圈臂的脱圈动作驱动方式为变频电机加同步带驱动,可以对脱圈运行的速度及位置进行精确调整,脱圈效率更高,故障率更低,维护更方便。【专利说明】钢圈自动接圈取圈装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钢丝圈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钢圈自动接圈取圈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橡胶轮胎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用户对轮胎用钢丝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钢丝圈的生产都会用到钢丝圈的脱圈装置和与其配合的接圈装置,现有的脱圈装置中的脱圈臂的脱圈动作驱动方式由传统的气缸驱动,这种方式难以实现对脱圈运行的速度及位置的精确把控,同时接圈装置的接圈支架在旋转时意外碰到工作人员或其他物体,容易使操作人员及物体被旋支架卷入到设备中或被撞伤,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钢圈自动接圈取圈装置,能够实现对脱圈运行的速度及位置的精确把控,且能防止操作人员及物体被旋支架卷入到设备中或被撞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圈自动接圈取圈装置,包括:脱圈机构,其包括脱圈支架, 固设于所述脱圈支架上的移动托板,设置在该移动托板上且能横向移动的脱圈臂;接圈机构,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由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提供动力的接圈支架,所述接圈支架内设有连接轴,所述接圈机构上还设有套接于连接轴的安全保护组件,其由第一驱动单元驱动。进一步,所述安全保护组件为固设有从动链轮的扭力限制器,所述从动链轮由第一驱动单元上的主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进一步,所述脱圈机构还包括与移动托板固定连接的连接座,与连接座固定连接的纵向移动单元,所述纵向移动单元由第二驱动单元驱动。进一步,所述纵向移动单元包括与第二驱动单元连接的主动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与其配合连接的从动同步带轮,所述连接座固接在同步带上。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均包括变频电机和减速机。进一步,所述主动链轮连接于第一驱动单元的减速机。进一步,所述主动同步带轮连接于第二驱动单元的减速机。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接圈机构的连接轴上设置安全保护组件即扭力限制器,能够在接圈支架旋转时意外碰到工作人员或其他物体时,其旋转扭矩超过扭力限制器的扭力设定值,扭力限制器以打滑形式限制传动系统所传动的扭力,使支架旋转轴空转,以防止操作人员及物体被旋支架卷入到设备中或被撞伤;同时脱圈臂的脱圈动作驱动方式为变频电机加同步带驱动,对脱圈运行的速度及位置可以进行精确调整,脱圈效率更高,故障率更低,维护更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脱圈机构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脱圈机构的俯视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接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脱圈机构;2_接圈机构;11-脱圈支架;12-移动托板;13-脱圈臂;14_连接座;15_纵向移动单元;16_第二驱动单元;15a-主动同步带轮;15b-同步带;15c_从动同步带轮;21_第一驱动单元;22_接圈支架;23_连接轴;24_安全保护组件;25_从动链轮;26_主动链轮;27_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如图1-4所示,钢圈自动接圈取圈装置,包括:脱圈机构1,其包括脱圈支架11,固设于所述脱圈支架11上的移动托板12,设置在该移动托板12上且通过气缸控制横向移动的脱圈臂13 ;接圈机构2,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21,由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1提供动力的接圈支架22,所述接圈支架22内设有连接轴23,所述接圈机构22上还设有套接于连接轴23 —端的安全保护组件24,其由第一驱动单元21驱动。其中:如图4所示,接圈机构2的安全保护组件24为扭力限制器,在该扭力限制器上还固设有从动链轮25,其由第一驱动单元21上的主动链轮26通过链条27连接,通过该扭力限制器,能够在接圈支架旋转时意外碰到工作人员或其他物体时,其旋转扭矩超过扭力限制器的扭力设定值,扭力限制器以打滑形式限制传动系统所传动的扭力,使支架旋转轴空转,以防止操作人员及物体被旋支架卷入到设备中或被撞伤。如图2、3所示,脱圈机构I包括与移动托板12固定连接的连接座14,与连接座14固定连接的纵向移动单元15,纵向移动单元15由第二驱动单元16驱动,纵向移动单元15由主动同步带轮15a,同步带15b以及从动同步带轮15c组成,其中主动同步带轮15a通过同步带轴与第二驱动单元16连接,并带动同步带15b进行移动,连接座14固接在同步带15b上,并随其一起沿脱圈方向往返运动,进而使移动托板12上的脱圈臂13实现脱圈方向的往返运动,完成钢丝圈从脱圈到送至接圈装置2上的过程。以上的第一、第二驱动单元均为变频电机,优选的,在变频电机上设置一减速机,其中减速机连接于主动链轮25和主动同步带轮15a,进而能够对脱圈运行的速度及位置进行精确调整。当进行钢丝圈的生产时,首先由脱圈装置I上的脱圈臂13对成型的钢丝圈进行横向夹紧,之后通过第二驱动单元16驱动同步带15b进行纵向移动,进而设置在其上的脱圈臂13随其移动至接圈装置2处,此时接圈装置2上的接圈支架22的一端正对钢丝圈中心处,脱圈臂13将钢丝圈套在接圈支架22上,最终完成接圈过程。由于在接圈装置I上设置了扭力限制器,进而当接圈支架22旋转时意外碰到工作人员或其他物体时,扭力限制器以打滑形式限制传动系统所传动的扭力,使接圈支架22旋转轴空转,防止了操作人员及物体被旋接圈支架22卷入到设备中或被撞伤。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钢圈自动接圈取圈装置,包括: 脱圈机构(1),其包括脱圈支架(11),固设于所述脱圈支架(11)上的移动托板(12),设置在该移动托板(12)上且能横向移动的脱圈臂(13); 接圈机构(2),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21),由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1)提供动力的接圈支架(22),所述接圈支架(22)内设有连接轴(23),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圈机构(2)上还设有套接于连接轴(23)的安全保护组件(24),其由第一驱动单元(21)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自动接圈取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保护组件(24)为固设有从动链轮(25)的扭力限制器,所述从动链轮(25)由第一驱动单元(21)上的主动链轮(26 )通过链条(27 )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圈自动接圈取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圈机构(I)还包括与移动托板(12 )固定连接的连接座(14),与连接座(14)固定连接的纵向移动单元(15 ),所述纵向移动单元(15)由第二驱动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洪勇陈熙昌赵立涛赵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隆达伟业橡胶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