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复使用的压入护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78148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8 23:49
一种改进的适合于将第一元件连接至第二元件的嵌入式护圈系统。护圈系统包括夹具(20),其具有近端头部(22)与一般为箭头状结构的远端基座(30)。护圈系统进一步包括套筒(70),其包括适合于容纳夹具的远端基座部分的轴向通道(71)。套筒包括限定侧端口的窗口(78),侧端口允许翼元件(32)向外突出,随后基座部分滑动插入套筒中的中间阶段。轴向通道进一步包括远端颈部(80),其适合于一旦将基座部分完全插入套筒,则将翼元件压缩至套筒内侧中的内侧位置,从而方便护圈系统的非破坏性撤回与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适合于将第一元件连接至第二元件的嵌入式护圈系统。护圈系统包括夹具(20),其具有近端头部(22)与一般为箭头状结构的远端基座(30)。护圈系统进一步包括套筒(70),其包括适合于容纳夹具的远端基座部分的轴向通道(71)。套筒包括限定侧端口的窗口(78),侧端口允许翼元件(32)向外突出,随后基座部分滑动插入套筒中的中间阶段。轴向通道进一步包括远端颈部(80),其适合于一旦将基座部分完全插入套筒,则将翼元件压缩至套筒内侧中的内侧位置,从而方便护圈系统的非破坏性撤回与分离。【专利说明】可重复使用的压入护圈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了 2011年4月27日申请的序列号为61/479,534的美国临时申请、2011年5月18日申请的序列号为61/487,579的美国临时申请以及2011年10月6日申请的序列号为61/543,962的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以及优先权。这些在先申请以及此处引用的所有专利文献的内容均通过在本文中全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合并在此。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用作彼此以并列关系布置的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的中间连接器的紧固件。尤其,本专利技术涉及推落式紧固件,其包括适合于操作地接合第一元件的头部以及远离头部延伸,并且适合于接合例如面板或其他结构的第二元件的基座夹持部分。
技术介绍
在很多组件中,必须将一个面板或物体连接至另一个面板或物体。例如,在汽车结构中,各种面板与结构通常使用压配紧固件(也称之为“护圈”)连接至其他面板或结构,或连接至汽车框架。应该知道的是,这种紧固件可以具有头部与基座夹持部分,基座夹紧部分具有远离头部突出的一般箭头形状。在使用这种紧固件时,紧固件的头部可以连接至例如仪器舱、回油板等一个元件上的连接结构,基座夹持向外突出,用于插入第二元件中的开口,以完成连接。现有技术中公知,并且公开了大量在先元件连接装置以及技术。当如果全部在此说明时,这些包括在美国专利 5,797, 714 ;5, 851,097 ;6,715,185 ;7,017,239 ;7,152,281 ;7,698,787以及美国申请2007/0166127中公开的连接装置与技术,所有这些均通过全文引用合并在此。同时,这些结构的每一个均提供各种优势,然而进一步的改进可以是所需的。尤其,可以需要促进不用工具拆卸的改进结构,以方便拆卸修理或替换连接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改进的适合于将第一元件连接至第二元件的嵌入式护圈系统而提供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与替换。护圈系统包括具有近端头部与一般为箭头状结构的远端基座部分的夹具。基座部分包括与支撑杆以成角度关系延伸的柔性翼元件。护圈系统进一步包括套筒,其包括适合于容纳夹具的远端基座部分的轴向通道。套筒包括限定出侧端口的窗口,其允许翼元件的外侧突出,随后将基座部分滑动插入套筒的初始阶段。轴向通道进一步包括远端颈部,一旦基座部分全部插入套筒中,远端颈部适合于将翼元件压缩至套筒内侧中的内侧方向,从而方便护圈系统非破坏性地撤回以及分离。根据一个典型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合于将第一元件连接至第二元件的改进的嵌入式护圈系统。护圈系统包括具有近端头部与远离近端头部向外突出的箭头状结构的远端基座的夹持元件。远端基座包括一对远离中心杆的远端部分以成角度关系延伸的柔性翼。中心杆操作性地连接至近端头部。限定出平台的卡圈在近端头部之上以间隔关系定位,并且在柔性翼的下边缘之下以间隔关系定位,连接结构布置于近端头部与卡圈之间,卡圈适合于以滑动关系装配入第一元件中的键槽中。护圈系统进一步包括适合于相匹配地容纳夹持元件远端基座的套筒。套筒包括适合于穿过第二元件中的接收口插入的螺纹接管。螺纹接管远离径向基座向外突出。螺纹接管包括轴向通道与一对反向细长的窗口,一旦将远端基座插入螺纹接管中至第一插入度,窗口适合于穿过夹持元件的翼到达螺纹接管外侧的位置。窗口具有有效高度,以使得一旦将远端基座插入螺纹接管至比第一度更深的第二插入度,则朝向中心杆径向向内压缩翼。当第一元件处于近端头部与卡圈之间的合适位置时,阻塞远端基座插入螺纹接管至第二插入度。还提供了一种将第一元件连接至第二元件的方法。只要阅读以下潜在地优选实施例与附图的详细说明,其他优势与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嵌入式护圈系统中使用的典型夹持元件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为图1中的典型夹持元件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为图1中的典型夹持元件的截面示意图,通常沿图2中的线3-3 ;图4为适合于接合图1的典型夹持元件的典型仪器舱连接器的示意性透视图;图5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嵌入式护圈系统中使用的典型套筒元件的示意性透视图;图6为图5中的典型套筒元件的示意性侧视图;图7为图5中的典型套筒元件的示意性侧视图,通常沿图6中的线7-7 ;图8为图5中的典型套筒元件的截面视图,通常通过图6中的线8-8 ;图9为图5中的典型套筒元件的截面侧视图,通常通过图7中的线9-9 ;图10为示例了将图1的夹持元件插入图5的套筒元件,以形成可插入的护圈系统的截面示意图;图11为示例了图5的套筒元件中成插入关系的图1的夹持元件的截面组装视图,臂穿过套筒元件中的开口突出,并且护圈系统在合适位置插入叠加面板中的开口中;图12为示例了护圈系统接合图4的典型仪器舱连接器,并且在合适位置插入叠加面板中的开口中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3为通常沿图11中的线13-13,示例以插入关系至套筒元件中的第一位置的夹持元件的截面示意图;图14为相似于图11的截面示意图,套筒元件与夹持臂穿过开口插入叠加面板;图15为相似于图13的视图,夹持元件插入套筒元件中的第二、更深的位置,以径向向内压缩翼元件;以及图16为相似于图14的视图,翼径向向内压缩,用于穿过叠加面板中的开口退回。在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决不将其应用或结构限制于在以下说明或阐述的或在附图中示例的元件的布置与细节。当然,本专利技术能够为其他实施例,并且以各种方式实现或实施。而且,应该理解的是,此处使用的措辞与术语仅为了说明,并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此处使用的术语,例如“包含”与“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在其后列举的项目及其等同物,以及附加项目及其等同物。【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描述并示例了与本专利技术一致的典型护圈系统,其中,尽可能地,在各个视图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现参照图1-3,示例了在与本专利技术一致的护圈系统中使用的典型夹持元件20。仅作为例子,并不是限制,夹持元件20可以使用例如注射成型等的技术从例如尼龙、缩醛树脂等的材料中整体模塑成型。然而,可以使用其他材料与成型技术。如所示,在典型实施例中,夹持元件20包括近端头部22,其适合于在例如图4等图中所示的仪器舱连接器中被俘获,以建立与面板等(未示出)的操作连接。在典型结构中,近端头部22包括基本平坦的,平面内平台部分24,其具有一对布置于内平台部分外侧的向下成角度的侧面26。在典型实施例中,近端头部22的前后边缘基本上在与内平台部分24相同的平面内。因此,在示例的典型结构中,近端头部22的下侧通常为倒转的,平坦底槽形式,其具有由成角度的侧面26限定的侧壁。当然,如果需要,同样可以使用适合于与仪器舱连接器等相接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克·莱珀安德鲁·基南·斯韦恩奥维迪乌·C·米哈依
申请(专利权)人: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