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桂香专利>正文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单层绕组正套绕线嵌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76871 阅读:6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8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单层绕组正套绕线嵌线方法,包括绕线和嵌线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步骤为:按一相为一整体绕制线包,每相六个线包;所述嵌线步骤包括:依次嵌入U、W和V相第一至六个线包并通过正套实现U相连线依次直接进槽、直接跨槽、直接进槽、直接跨槽、直接进槽;W相连线依次直接跨槽、直接进槽、直接跨槽、直接进槽、直接跨槽;和V相连线依次直接进槽、直接跨槽、直接进槽、直接跨槽、直接进槽。该方法,不仅不需要多绕的一圈并剪断后再嵌线,使定子绕组整洁、美观、节约线材、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而且通过正套实现线包里面和外面均没有串接、全部没有焊接点、省去接线步骤,能够降低电阻、电耗、热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绕线和嵌线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步骤为:按一相为一整体绕制线包,每相六个线包;所述嵌线步骤包括:依次嵌入U、W和V相第一至六个线包并通过正套实现U相连线依次直接进槽、直接跨槽、直接进槽、直接跨槽、直接进槽;W相连线依次直接跨槽、直接进槽、直接跨槽、直接进槽、直接跨槽;和V相连线依次直接进槽、直接跨槽、直接进槽、直接跨槽、直接进槽。该方法,不仅不需要多绕的一圈并剪断后再嵌线,使定子绕组整洁、美观、节约线材、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而且通过正套实现线包里面和外面均没有串接、全部没有焊接点、省去接线步骤,能够降低电阻、电耗、热度。【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单层绕组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极数2P=6、槽数Z=36、并联支路数a=l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单层绕组。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中小型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均广泛采用单层绕组。这种单层绕组在每个定子槽内只能放一个线圈的有效边,连接两有效边的部分在线圈嵌装后处于铁芯两端槽外,称线圈端部或线头,如适用于极数2P=6、槽数Z=36、并联支路数a=l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单层绕组,其优点是:不存在层间击穿、不要层间绝缘、槽内铜填充系数高。这种单层绕组包括绕线、嵌线、接线,其绕线方法是:采用手工,先是按单个线包绕线,或者绕一整相,但每相邻线包之间要多绕一圈,然后剪断,每个线包均有一个头,一个尾;其嵌线方法是单个线包、单个线包按节距1-6嵌入槽内;其接线方法是按头与头串、尾与尾串后焊接接起来,最后出现六根引线U1、V1、Wl,U2、V2、W2。如图1给出的极数2P=6、槽数Z=36、并联支路数a=l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单层绕组圆形接线示意图,其中U相中的第一个线包的头出引线U1,第一个线包的尾与第四个线包的尾串,并通过焊接点Al固定,第四个线包的头与第七个线包的头相串,并通过焊接点A2固定,第七个线包的尾与第十个线包的尾相串,并通过焊接点A3固定,第十个线包的头与第十三个线包的头相串,并通过焊接点A4固定,第十三个线包的尾与第十六个线包的尾相串,并通过焊接点A5固定,第十六个线包的头出引线U2 ;同样,在V相中,第三个线包的头出引线VI,其尾尾、头头的焊接点分别为B1、B2、B3、B4、B5,第十八个线包的头出引线V2 ;W相中,第五个线包的头出引线W1,其尾尾、头头的焊接点分别为Cl、C2、C3、C4、C5,第二个线包的头出引线W2。这种绕线、嵌线、接线方法的不足在于:一是工艺复杂、成本高;二是由于在绕线时,要在两个线包之间多绕一圈,嵌线时要将多绕的一圈从中间剪断,所以增加了材料的消耗;三是线头的加长和焊接点的存在,导致了电阻加大,从而增加了电耗,也增加了电机运行的热量,影响了电机的性能。为了改变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人曾研制成功了“三相异步电动机双层绕组反套嵌线接线法”,并已获得了国家专利技术专利,其专利号为200810138790.4,通过反套嵌线接线法,实现了部分不用焊接的串接。但这种反套嵌线仅限于一相内相邻线包之间反套,实际上省去了双层绕组同一相相邻线包内1-4的串接,在线包外侧仍还存在部分焊接点,并不是三相内,所以不适用于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单层绕组嵌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不需要绕一整相时相邻线包之间要多绕一圈然后将多绕的一圈剪断后再嵌线,使定子绕组整洁、美观、节约线材、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而且通过正套实现线包里面和外面均没有串接、全部没有焊接点、省去接线步骤,能够降低电阻、电耗、热度,专用于极数2P=6、槽数Z=36、并联支路数a=l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单层绕组的。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包括绕线步骤和嵌线步骤,在嵌线步骤中首先确定起嵌槽,将正对上出线口的槽定为电机定子壳的第I号槽,这样,使引线Ul、Vl、Wl、U2、V2、W2均从电机定子壳的上、下出线口引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步骤为: 按一相为一整体绕制线包:绕线时,共绕三相,每相六个线包,每个线包扎紧一把,每相中的相邻线包之间均不剪断,不再多绕一圈; 所述的嵌线步骤包括: (A)、嵌入U相第一个线包,实现U相第一个线包下层边的线头出引线Ul:U相中,将与第一个线包相连的第二个线包解下一圈即为第二个线包的连线,第一个线包的线头在下层边,把第一个线包的上层边吊起来先不嵌,把下层边嵌入电机定子壳的第2号槽内,出引线Ul ; (B)、嵌入W相第一个线包,并正套U相剩余线包实现W相第一个线包的线头在上层边:所述的W相第一个线包为倒数第一把;空电机定子壳的第3号槽;W相中,将与第一个线包相连的第二个线包解下一圈,即为第二个线包的连线,第一个线包的线头在上层边,把第一个线包的上层边吊起来先不嵌,尔后将U相剩余线包从W相第一个线包的后面向前套过来,放在电机定子壳右边的工作台上;再把W相第一个线包的下层边嵌入电机定子壳的第4号槽内,把W相中剩余部分线包放在电机定子壳的右边工作台上;所述的U相剩余线包为U相中的第二至第六个线包;所述的W相中剩余部分线包为W相中倒数第二至第六个线包; (C)、嵌入V相第一个线包,并正套U相剩余线包和W相剩余线包实现V相第一个线包的下层边出弓丨线Vl:空电机定子壳的第5号槽;V相中,将与第一个线包相连的第二个线包解下一圈即为第二个线包的连线,第一个线包的线头在下层边,将U相、W相剩余部分线包从V相第一个线包的后面向前套过来,连同V相剩余部分线包依次放在电机定子壳的右边工作台上;再将V相第一个线包下层边嵌入电机定子壳的第6号槽内,出引线VI,上层边嵌入电机定子壳的第I号槽内;所述的V相剩余部分线包为V相中的第二至第六个线包; (D)、嵌入U相第二个线包,并通过正套W相和V相剩余部分线包实现U相的第二个线包连线的直接进槽:空电机定子壳的第7号槽;把U相中第三个线包解下一圈即为第三个线包的连线,顺着绕线方向,左手握住U相第二个包括连线在内的线包上端部,将上述的W相、V相剩余部分线包从U相第二个线包的后面向前套过来,连同U相剩余部分线包依次放在电机定子壳的右边工作台上;再把U相第二个线包的下层边嵌入电机定子壳的第8号槽内,并按节距1-6,将上层边嵌入电机定子壳的第3号槽内;其连线为直接进槽;它的走法是:连线从第2号槽外的U相第一个线包的下端部直接进入第3号槽,经过U相第二个线包的上端部,进入第8号槽,再经过U相第二个线包的下端部,回到第3号槽; (E)、嵌入W相第二个线包,并通过正套V相第二至第六个线包和U相的第三至第六个线包实现W相第二个线包连线的直接跨槽:所述的W相第二个线包仍为倒数第二个线包;空电机定子壳的第9号槽;将W相第三个线包解下一圈即为第三个线包的连线,尔后顺着绕线方向,左手握住W相第二个包括连线在内的线包下端部,将V相第二至第六个线包和U相的第三至第六个线包从W相的第二个线包后边向前套过来,其V相、U相、W相剩余部分线包依次放在电机定子壳的右边工作台上,并把W相第二个线包的下层边嵌入电机定子壳的第10号槽内,将上层边嵌入电机定子壳的第5号槽内;连线为直接跨槽;它的走法是:连线从第4号槽开始,跨过第5、6、7、8、9号槽,进入第10号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弛朱海健孙桂香
申请(专利权)人:孙桂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