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频疲劳试验机的气缸套疲劳试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97422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6 11:57
基于高频疲劳试验机的气缸套疲劳试验系统,涉及一种气缸套疲劳试验系统,由气缸套装配系统和实时监测系统组成,气缸套装配系统包括试验机测试台和气缸套夹具装置,气缸套夹具装置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上、下夹具将带有一个气缸套的试验装配体固定在试验机测试台上,试验机通过其上端柱头向试验装配体施加试验载荷,所述实时监测系统监测试验过程中气缸套的振动频率和应变并最终获取气缸套的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采用试验的方法模拟内燃机工作过程中,气缸套在螺栓预紧力和气体爆发压力作用条件下的疲劳寿命,试验周期短且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基于高频疲劳试验机的气缸套疲劳试验系统,涉及一种气缸套疲劳试验系统,由气缸套装配系统和实时监测系统组成,气缸套装配系统包括试验机测试台和气缸套夹具装置,气缸套夹具装置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上、下夹具将带有一个气缸套的试验装配体固定在试验机测试台上,试验机通过其上端柱头向试验装配体施加试验载荷,所述实时监测系统监测试验过程中气缸套的振动频率和应变并最终获取气缸套的寿命。本技术可以采用试验的方法模拟内燃机工作过程中,气缸套在螺栓预紧力和气体爆发压力作用条件下的疲劳寿命,试验周期短且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高。【专利说明】基于高频疲劳试验机的气缸套疲劳试验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缸套疲劳试验系统,具体为基于高频疲劳试验机的气缸套疲劳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气缸套是内燃机的重要零部件之一,随着内燃机向着轻量化、高转速、高功率的方向发展,气缸套的结构和材料需要改变,最典型的如扩缸,扩缸后其可靠性和耐久性能否满足要求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气缸套疲劳失效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热负荷作用:主要由于气缸套内外壁存在较大温差,导致气缸套内外壁受周期性、不均匀的热应力;2、机械负荷作用:主要来自安装预紧力、燃气压力、活塞侧推力等。目前,研究气缸套的疲劳寿命研究主要有两种。一是主要采用有限元模拟计算的方法,但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不高有待试验验证。气缸套疲劳寿命考核的另外一种方法是将其安装在发动机上,进行耐久试验,这种方法周期长、成本高,而且只能在样机开发的后期进行。目前还缺少对气缸套进行快速疲劳寿命试验的方法。目前已有很多机械零件在高频疲劳试验机上进行疲劳试验,这大大缩短了试验周期,加快这些零件的开发进程,但由于缸套所受载荷大且安装条件特殊,在高频疲劳试验机上的夹具设计难度大,目前还没有关于运用高频疲劳试验机对气缸套进行疲劳试验的方法的报道。在气缸套的疲劳失效中,有相当大的比例出现在缸套纵向支撑的台阶面,这一部位的失效受交变的机械负荷影响较大,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高频疲劳试验机的进行缸盖-气缸套-机体的组合体疲劳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基于高频疲劳试验机的气缸套疲劳试验系统,可以使气缸套在高频疲劳试验机上进行气缸套受机械负荷作用的疲劳寿命试验,并且可以缩短测试气缸套受机械负荷作用的疲劳寿命的时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基于高频疲劳试验机的气缸套疲劳试验系统,由气缸套装配系统和实时监测系统组成,气缸套装配系统包括试验机测试台和气缸套夹具装置,气缸套夹具装置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上夹具包括一个上联结板,上联结板的中心通过双头螺柱与试验机测试台上的上端柱头连接,上联结板的四周通过螺栓I与带有一个气缸套的试验装配体上端的气缸盖连接,下夹具包括一个下联结板,下联结板的中心通过螺栓II与试验机测试台上的下端柱头连接,下联结板的两侧与试验装配体下端的轴承盖螺栓连接,试验机通过上端柱头向试验装配体施加试验载荷,所述实时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气缸套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应变片,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应变片分别依次与放大器、数据采集仪、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连接,计算机监测气缸套的振动频率和应变。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气缸套的疲劳试验系统可以使气缸套安装在高频疲劳试验机上,并借助试验的方法模拟内燃机工作过程中,气缸套在螺栓预紧力和气体爆发压力作用条件下的疲劳寿命,缩短了气缸套疲劳寿命试验时间。计算机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准确判断气缸套的疲劳破坏时刻,保证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本技术的气缸套的夹具装置使得气缸套试验装配体容易地安装在试验机上进行疲劳试验,载荷易于控制、试验周期短,试验成本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气缸套疲劳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气缸套疲劳试验系统中夹具装置的上联结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上夹具,2、下夹具,3、试验装配体,4、上联结板,5、双头螺柱,6、上端柱头,7、下联结板,8、螺栓II,9、下端柱头,10、螺栓I,11、气缸盖,12、气缸套,13、加速度传感器,14、放大器,15、数据采集仪,16、数据采集卡,17、计算机,18、试验机测试台,19、螺纹孔,20、螺栓孔,21、内联结螺帽I,22、上端柱头外压紧螺帽,23、内联结螺帽II,24、下端柱头外压紧螺帽,25、垫片,26、气缸垫,27、应变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基于高频疲劳试验机的气缸套疲劳试验系统,由气缸套装配系统和实时监测系统组成,气缸套装配系统包括试验机测试台18和气缸套夹具装置,气缸套夹具装置包括上夹具I和下夹具2,上夹具I包括一个上联结板4,上联结板4的中心通过双头螺柱5与试验机测试台18上的上端柱头6连接,双头螺柱5的一端设置于上联结板4中心的螺纹孔19内,双头螺柱5的另一端连接在上端柱头6的内联结螺帽I 21内,上端柱头6的外部设有上端柱头外压紧螺帽22,上端柱头外压紧螺帽22内设有内联结螺帽I 21,上联结板4的四周通过螺栓I 10与带有一个气缸套的试验装配体3上端的气缸盖11连接,上联结板4的一组对边上分别设有两个螺栓,另一组对边上分别设有一个螺栓,下夹具2包括一个下联结板7,下联结板7的中心通过螺栓II 8与试验机测试台18上的下端柱头9连接,螺栓II 8穿过下联结板7中心的螺栓孔连接在下端柱头9的内联结螺帽II 23内,下端柱头9的的外部设有下端柱头外压紧螺帽24,下端柱头外压紧螺帽24内设有内联结螺帽II 23,下联结板7的两侧与试验装配体3下端的轴承盖螺栓连接,试验机通过上端柱头6向试验装配体3施加试验载荷,所述实时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气缸套12上的加速度传感器13和应变片27,所述加速度传感器13和应变片27分别依次与放大器14、数据采集仪15、数据采集卡16和计算机17连接,计算机17监测气缸套12的振动频率和应变。加速度传感器13和应变片27将试验过程中测得的气缸套12的瞬时加速度和应变传递给计算机17,计算机17安装有预先编制的控制程序,该程序通过监测气缸套12加速度和应变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实现计算机17对气缸套12振动频率和应变的实时监测。所述的试验装配体3即为待测试的缸盖-气缸套-机体组合体,包括待气缸盖、气缸垫、气缸套、机体等,以某车型搭载的六缸内燃机为例,为了便于装卡,需对其做一定的加工,其加工过程主要包括三部分:1、线切割装配体,以内燃机的前端为基准,并以过第二气缸中心轴线垂直于曲轴方向的平面为线切割平面,对气缸盖、气缸垫和内燃机机体进行线切割,保留内燃机的前端为试验体。2、以气缸盖下表面为基准,把其上表面精铣20mm。3、以曲轴轴承端盖的上表面为基准,把其下部铣平。试验装配体3安装固定在高频疲劳试验机的测试台上,其安装过程分三步完成。第一步,试验装配体下部装卡固定,升高高频疲劳试验机的上端柱头6到一定的高度(根据试验装配体的高度确定),放置高频疲劳试验机下端柱头内联结螺帽II 23于下端柱头外压紧螺帽24内,将下端柱头外压紧螺帽24拧紧在下端柱头9上,螺栓II 8穿过下联结板7中心的螺栓孔,并用螺栓帽施加一定的预紧力拧紧,再把用于连接试验装配体3下端轴承盖的四个螺栓先穿过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民杜慧勇石魁刘建新王站成徐斌吴健贾钟书陈烨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