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行流式汽车空调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7385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6 10:27
一种平行流式汽车空调冷凝器,包括位于两侧相互平行的左集流管以及右集流管,左集流管与右集流管之间通过散热片连通,所述的散热片为扁管,在左集流管上设置有进液口,在右集流管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的散热片为并列设置的多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过将多个散热片设置为并列的多个,液体流动内阻小,散热片与外界接触面积大,提高了换热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平行流式汽车空调冷凝器,包括位于两侧相互平行的左集流管以及右集流管,左集流管与右集流管之间通过散热片连通,所述的散热片为扁管,在左集流管上设置有进液口,在右集流管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的散热片为并列设置的多条。本技术具有通过将多个散热片设置为并列的多个,液体流动内阻小,散热片与外界接触面积大,提高了换热效率。【专利说明】一种平行流式汽车空调冷凝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空调系统为带管式冷凝器,技术落后,流道仅为单通道,内阻大,换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阻小、换热效率高的平行流式汽车空调冷凝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平行流式汽车空调冷凝器,包括位于两侧相互平行的左集流管以及右集流管,左集流管与右集流管之间通过散热片连通,所述的散热片为扁管,在左集流管上设置有进液口,在右集流管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的散热片为并列设置的多条。其中,相邻扁管之间为倾斜角度相反。并且,所述的扁管为蛇形扁管。本技术具有通过将多个散热片设置为并列的多个,液体流动内阻小,散热片与外界接触面积大,提高了换热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液体流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叙: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设计了一种平行流式汽车空调冷凝器,包括位于两侧相互平行的左集流管以及右集流管,左集流管与右集流管之间通过散热片连通,所述的散热片为扁管,在左集流管上设置有进液口,在右集流管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的散热片为并列设置的多条。本实施例散热片中各散热片内液体流向可采用分组方式进行,如每3个一组,即每3个散热片一组从左集流管流向右集流管,相邻的3个散热片从右集流管流向左集流管。该结构下既可以延长液体经过管路的长度,增加散热面积,又可保证液体流动时较小的内阻。具体如附图2所示。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也可将相邻扁管之间为倾斜角度相反,使气流经过扁管外表面时与扁管外表面接触更加充分。并且,所述的扁管可设计为蛇形扁管,通过进一步增加长度,提高换热效率。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同在本技术构思下存在其它的实现方案,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实现的优选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平行流式汽车空调冷凝器,包括位于两侧相互平行的左集流管(I)以及右集流管(2),左集流管与右集流管之间通过散热片(3)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为扁管,在左集流管上设置有进液口(11),在右集流管上设置有出液口(21),所述的散热片为并列设置的多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式汽车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扁管之间为倾斜角度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式汽车空调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管为蛇形扁管 。【文档编号】F25B39/04GK203561119SQ201320790726【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5日 【专利技术者】张春贵, 董彦喜 申请人:惠州市惠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贵董彦喜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惠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