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装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69887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5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装夹装置,包括下料治具、夹持治具、刀座、推料杆和气缸,所述下料治具沿长度方向形成定位槽,所述下料治具底部设在所述夹持治具上,其连接处形成圆形套筒;所述刀座与所述夹持治具相连,所述圆型套筒贯穿于所述夹持治具和所述刀座;所述推料杆设于所述圆形套筒中,并通过连接片与所述气缸相联;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固定片设于基座上;所述刀座、所述夹持治具均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气缸为铝型材质,型号为SDA25×75,并由电磁阀控制;所述下料治具、夹持治具、推料杆、刀座均由45号钢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产品装夹到位、装料效率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装夹装置,包括下料治具、夹持治具、刀座、推料杆和气缸,所述下料治具沿长度方向形成定位槽,所述下料治具底部设在所述夹持治具上,其连接处形成圆形套筒;所述刀座与所述夹持治具相连,所述圆型套筒贯穿于所述夹持治具和所述刀座;所述推料杆设于所述圆形套筒中,并通过连接片与所述气缸相联;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固定片设于基座上;所述刀座、所述夹持治具均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气缸为铝型材质,型号为SDA25×75,并由电磁阀控制;所述下料治具、夹持治具、推料杆、刀座均由45号钢制成。本技术具有产品装夹到位、装料效率高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自动装夹装置
本技术属于五金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自动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在五金加工领域,较小的五金工件在进行二次加工时,往往采用传统的人工装料、机床加工的模式。由于被加工工件一般为IOmm以下,本身比较小,经常会出现装夹速度慢(装夹时间往往会占用到整个产品加工时间的三分之一)、人工装夹不到位等现象,从而导致生产效率较低,产品不良率居高不下;另外,作业人员在上下料时,被加工工件容易脱手掉入废屑中,不易寻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装夹装置,以达到提高装料效率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装夹装置,包括下料治具、夹持治具、刀座、推料杆和气缸,所述下料治具沿长度方向形成定位槽,所述下料治具设在所述夹持治具上,其连接处形成圆形套筒;所述刀座与所述夹持治具相连,所述圆型套筒贯穿于所述夹持治具和所述刀座;所述推料杆设于所述圆形套筒中,并通过连接片与所述气缸相联。进一步的,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固定片设于基座上。进一步的,所述刀座、所述夹持治具均固定在所述基座上。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为铝型材质,型号为SDA25X75,并由电磁阀控制。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治具、夹持治具、推料杆、刀座均由45号钢制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装夹装置,结构简单,采用自动化的作业模式:被加工工件经由下料治具的定位槽,滑落至圆形套筒中;控制电磁阀启动气缸,气缸带动推料杆,将被加工工件推入机床夹头中,夹头夹紧被加工工件,产品开始加工。本技术制作成本低,不用花大成本即可达到自动装夹的效果,定位准确,也节省了装夹时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自动装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自动装夹装置正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自动装夹装置侧面视图;图4为被加工工件在本技术自动装夹装置时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推料杆 2、下料治具21、定位槽3、夹持治具4、刀座5、连接片6、气缸固定片7、气缸8、圆形套筒 9、基座10、被加工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装夹装置,参考图1、图3,包括设在基座9上的推料杆I和下料治具2、,下料治具2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与被加工工件形状相配合的定位槽21,其底部与夹持治具3的连接处形成圆形套筒8。参考图1、图2,还包括刀座4、和气缸7,圆型套筒8贯穿于并列设置的刀座4和夹持治具4 ;推料杆I设于圆形套筒8内,其一端通过连接片5与气缸7相联,并由气缸7驱动;参考图3,所使用的气缸7由电磁阀控制,气缸7为铝型材质,型号为SDA25 X 75,并通过气缸固定片6设在基座9上。本实施例中,下料治具2和夹持治具3均由45号钢制成。参考图1、图4,被加工工件10经由下料治具2中的定位槽21滑入圆形套筒8内,被加工工件10中心与推料杆I基本处于同一条线上;控制电磁阀启动气缸7,气缸7带动推料杆1,将被加工工件10推入机床夹头中,夹头夹紧被加工工件,加工产品。以一天加工21小时为例,人工手动装料的循环时间为22秒(其中加工工件时间14秒,装夹时间8秒),产能为3436 (21X3600/22);采用本技术进行装料后,循环时间为16.5秒(其中加工工件时间14秒,装夹时间2.5秒),产能为4581 (21X3600/16.5)。通过以上描述,本技术与人工装料的方式相比,不用花大成本即可达到自动装夹的效果,装夹到位,加工尺寸稳定,提高了产能。对所公开的 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治具、夹持治具、刀座、推料杆和气缸,所述下料治具沿长度方向形成定位槽,所述下料治具设在所述夹持治具上,其连接处形成圆形套筒;所述刀座与所述夹持治具相连,所述圆型套筒贯穿于所述夹持治具和所述刀座;所述推料杆设于所述圆形套筒中,并通过连接片与所述气缸相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固定片设于基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所述夹持治具均固定在所述基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为铝型材质,型号为SDA25X75,并由电磁阀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治具、夹持治具、推料杆、刀座均由45号钢制成。【文档编号】B23Q7/06GK203557156SQ201320585608【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专利技术者】李宗龙 申请人:谊山精密五金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龙
申请(专利权)人:谊山精密五金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