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加工
的方法,具体是一种采用球磨 对掺杂态聚苯胺粉末进行机械改性的方法。技术背景在具有共轭结构的本征导电高分子材料中,聚苯胺因其结构多样化、独特的 掺杂机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原料价格低廉、合成工艺简单而被认为是最有 应用前景的导电高分子材料。然而迄今为止,所有己经被釆用的聚苯胺合成方法, 包括化学氧化聚合、电化学聚合、空气氧化聚合、模板聚合、乳液聚合及其它方 法,所合成的聚苯胺的实际电导率均远远低于理论计算的电导率(约104_106 S/cm),原因是它们的分子链没有形成完全线性的形态,及诸如结晶的完全有序 结构。以目前已实现商品化的有机磺酸掺杂聚苯胺为例,采用四点探针法测量粉 末压坯的电导率,通常只有10—'-10。S/cm数量级,这种具有低电导率的聚苯胺产 品不适用于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添加剂,所以研究开发高电导率聚苯胺的合成或 者加工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提高聚苯胺粉末的电导率,人们作了各种尝试。例如,对聚苯胺粉末压 坯进行模压处理或者热处理,均可使电导率有所提高, 一般认为这与更为有序 的分子链排列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球磨对掺杂态聚苯胺粉末进行机械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磨球和掺杂态聚苯胺粉末加入到球磨机中,磨球与掺杂态聚苯胺粉末的质量比为10∶1-100∶1,球磨气氛为空气或惰性气体,球磨温度为-196℃-100℃,球磨转速为100转/分钟-1000转/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强,张荻,朱延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