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撮茄的高效再生培养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55893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3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技术育种领域的白撮茄的高效再生培养体系,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培育白撮茄无菌苗;步骤二,诱导愈伤组织;步骤三,诱导不定芽;步骤四,诱导不定根,生根移栽,获得白撮茄再生植株。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幼叶作为茄子再生体系外植体,在含有NAA和ZT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后,再在含有NAA、ZT、6-BA和AgNO3的芽诱导培养基上诱导生芽,再于1/2MS的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得到生根小苗,按常规方法驯化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的再生体系,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7%左右,生芽率达到82%。继代生长良好,为茄子基因工程育种工作,提供了高效稳定再生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技术育种领域的白撮茄的高效再生培养体系,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培育白撮茄无菌苗;步骤二,诱导愈伤组织;步骤三,诱导不定芽;步骤四,诱导不定根,生根移栽,获得白撮茄再生植株。本专利技术采用幼叶作为茄子再生体系外植体,在含有NAA和ZT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后,再在含有NAA、ZT、6-BA和AgNO3的芽诱导培养基上诱导生芽,再于1/2MS的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得到生根小苗,按常规方法驯化移栽。本专利技术建立的再生体系,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7%左右,生芽率达到82%。继代生长良好,为茄子基因工程育种工作,提供了高效稳定再生体系。【专利说明】白撮茄的高效再生培养体系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撮茄的高效再生培养体系。
技术介绍
茄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营养价值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物质,每100g茄子中含有核黄素0.04mg、尼克酸0.6mg、维生素C5mg、维生素El.13mg、铁0.5mg、锰0.13mg、锌0.23mg等。茄子在亚洲和非洲栽培广泛,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茄子最大的生产国,2011年年产量达2770万吨,是第二大生产国印度的两倍之多(FA0,2011)。在茄子生产栽培中很容易受到病虫害侵害,尤其是青枯病、黄萎病和枯萎病,发病严重时可造成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大幅下降。因此利用基因工程创造抗病、优质的茄子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得转基因植株受体系统必须具有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茄子再生已有相关报道 Kamat, M.G et al.,1978 ;Guri, A et al.,1987 ;Franklin, G et al.,2004 ;Shivaraj, Get al.,余波澜等,2003,范适等,2005,曹必好等,2008,龚静等2011.)但在茄子再生过程中,出愈率低,愈伤组织生长状态不好,芽分化率不够高,转化率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建立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对推动我国茄子基因工程育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白撮茄的高效再生培养体系。本专利技术是以幼叶为外植体的白撮茄高效再生体系建立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白撮茄的高效再生培养体系,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培育白撮茄无菌苗;步骤二,诱导愈伤组织;步骤三,诱导不定芽;步骤四,诱导不定根,生根移栽,获得白撮茄再生植株。优选地,步骤一中,所述培育包括如下步骤:取生长饱满的白撮茄种子,于55°C水浴锅中浸种消毒15min,在室温条件下浸泡8h,以体积分数为2%次氯酸钠杀菌lOmin,无菌水漂洗3次,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接种在无激素、pH值为5.8的MS培养基中,置于黑暗条件下发芽,温度设置白天30°C,夜间20°C,以打破种子休眠,种子长出Icm左右芽后,光照培养5-7天,待幼苗长出两片子叶,第一片真叶即将长出时,即得白撮茄无菌苗。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诱导愈伤组织使用的诱导培养基为:MS+NAA0.lmg/L+ZT3.0mg/L, pH 值为 5.8。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诱导愈伤组织包括如下步骤:选取白撮茄无菌苗,切取子叶为外植体,子叶去除两端后剪成小块,正面向上平放于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优选地,步骤三中,所述诱导不定芽使用的诱导培养基为:MS+NAA0.lmg/L+ZT4.0mg/L+6-BAl.5mg/L+AgNo38.0mg/L, pH 值为 5.8。优选地,步骤三中,所述诱导不定芽包括如下步骤:诱导愈伤组织10-14天后,得到幼嫩绿色愈伤组织,将其接种于诱导不定芽使用的诱导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的诱导。优选地,步骤四中,所述诱导不定根使用的诱导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pH值为5.8。优选地,步骤四中,所述诱导不定根包括如下步骤:在不定芽诱导获得的幼苗长出2-3片真叶或幼苗为2-4cm长时,不带愈伤组织将其从基部剪断,接种不定根使用的诱导培养基进行不定根的诱导培养。优选地,步骤四中,所述生根移栽为:幼苗进行不定根诱导培养15d后,有4-5片真叶,三条主根,若干条侧根,逐渐揭开瓶口通风,继续培养5d后即可移栽。优选地,步骤二、三和四中,所述诱导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4±2°C ;光照强度为16001x,光照时间为16/24h。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幼叶作为茄子再生体系外植体,在含有NAA和ZT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后,再在含有NAA、ZT、6-BA和AgN03的芽诱导培养基上诱导生芽,再于1/2MS的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得到生根小苗,按常规方法驯化移栽。本专利技术建立的再生体系,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7%左右,生芽率达到82%。继代生长良好,为茄子基因工程育种工作,提供了高效稳定再生体系。【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以白茄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图2是白茄无菌苗子叶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图3是白茄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不定芽芽。图4是白茄不定芽伸长。图5是白茄不定芽进行生根诱导。图6是白茄再生苗驯化移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例如 Sambrook 等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New York: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Press, 1989)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实施例以下各步骤的培养条件均为:温度24±2°C ;光照强度为16001x,光照时间为16/24h,各培养基中蔗糖和琼脂含量百分数为质量百分数。—、无菌苗的获得取白撮爺(Solanummelongena L.)(《利用形态学标记和SSR分子标记分析爺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韩洪强,陈火英。2009.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种子,将供试种子于55°C水浴锅中浸种消毒15min,在室温条 件下浸泡8h。在无菌操作台上以2%次氯酸钠杀菌lOmin,无菌水漂洗3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接种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中;无菌苗生长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月季再生体系的建立和遗传转化初步研究,孟令宁,2012年6月,硕士学位论文),pH值为5.8 (如图1所示);置于黑暗条件下发芽,温度设置白天30°C,夜间20°C,以打破种子休眠;种子长出Icm左右芽后,光照培养5-7天。待幼苗长出两片子叶,第一片真叶即将长出时,即可用作实验材料。二、愈伤组织诱导以步骤一中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子叶去除两端后剪成0.3cm x0.2cm的小块,正面向上平放于培养基(图1)。诱导愈伤组织的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蔗糖30g/L,琼脂 7g/L, pH5.8。分别附加不同激素配比:NAA:0.lmg/L、0.3mg/L、0.5mg/L, ZT:1.0mg/L、 2.0mg/L、3.0mg/Lo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组60个,3次重复。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分化培养基上,一周后即可产生愈伤组织(图2)。不同浓度NAA和ZT生长的愈伤组织类型不同。白撮茄在不同浓度激素培养基上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撮茄的高效再生培养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培育白撮茄无菌苗;步骤二,诱导愈伤组织;步骤三,诱导不定芽;步骤四,诱导不定根,生根移栽,获得白撮茄再生植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张国刚刘新宇高莉洁周腾夏周晓晨刘冬媛韩洪强葛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