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5349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1 06:38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包括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单体电池通过焊接片连接,单体电池的上端及下端设于结构相同的单通孔电池用支架(20)或双通孔电池用支架(21)中,相邻单通孔电池用支架(20)和/或双通孔电池用支架(21)互相连接组合成电池组,电池组边缘处设有输出支架(22);所述焊接片包括片体(1),片体(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个用以给电池正负极通气的通气孔(2),片体(1)位于两个通气孔(2)之间的部分设有颈部(3);两个所述通气孔(2)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一条槽(11),外侧槽(11)延伸至片体(1)的边缘形成缺口(12);所述单通孔电池用支架(20)包括第一支架体(4),第一支架体(4)内设有形状与电池端部的形状相配合的通孔(5),第一支架体(4)的前侧面及后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插块(6)和与第一插块(6)相配合的第一插槽(7),第一支架体(4)的左侧面及右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二插块(8)和与第二插块(8)相配合的第二插槽(9);所述双通孔电池用支架(21)包括第二支架体(23),第二支架体(23)内设有两个所述通孔(5),一个通孔(5)所处架体处的前侧面及后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插块(6)和与第一插块(6)相配合的第一插槽(7),且其左侧面设有第二插槽(9);另一个通孔(5)所处架体处的前侧面及后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三插槽(14)和与第三插槽(14)相配合的第三插块(15),且其右侧面设有与第二插槽(9)相配合的第二插块(8);第三插槽(14)与第一插块(6)间隔布置,第三插块(15)与第一插槽(14)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支架体(23)的前侧面及后侧面位于相邻两个通孔(5)之间的部分均向内凹陷形成二分之一圆的半通孔(17),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架体(23)的两个半通孔(17)能够拼合成一个圆柱形的第二散热孔(19);所述电池组上设有电池箱体进气口(28),电池箱体进气口(28)内侧设有滤网(24)和风扇(25)。(*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包括单体电池,相邻单体电池通过焊接片连接,单体电池的上端及下端设于结构相同的单通孔电池用支架或双通孔电池用支架中,相邻单通孔电池用支架和/或双通孔电池用支架互相连接组合成电池组,电池组边缘处设有输出支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安全性高,易于加工制造,冷却效果好,且为电池组的测控及散热提供足够的空间。【专利说明】—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属于电池组

技术介绍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趋紧张以及环境的日趋恶化,全球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目前,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上。而电池组是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的最主要的核心动力部件。电池组通常采用数量较多(几千只甚至上万只)的单体电池组合而成。组装时,先用支架将多颗单体电池组合成整体,再通过用焊接片将所有电池串联或并联在一起。在电池组的使用过程中,通常没有冷却设计或使用风扇将电池组吹冷。上述结构的电池组存在以下问题:(I)所使用的焊接片大多数没有什么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包括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单体电池通过焊接片连接,单体电池的上端及下端设于结构相同的单通孔电池用支架(20)或双通孔电池用支架(21)中,相邻单通孔电池用支架(20)和/或双通孔电池用支架(21)互相连接组合成电池组,电池组边缘处设有输出支架(22);所述焊接片包括片体(1),片体(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个用以给电池正负极通气的通气孔(2),片体(1)位于两个通气孔(2)之间的部分设有颈部(3);两个所述通气孔(2)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一条槽(11),外侧槽(11)延伸至片体(1)的边缘形成缺口(12);所述单通孔电池用支架(20)包括第一支架体(4),第一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用林
申请(专利权)人:茵卡动力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