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锥转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50826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0 22:19
一种双锥转炉,包括筒体(1),该筒体(1)包括圆筒部(11)和两个锥台部(12),所述两个锥台部(12)通过所述圆筒部(11)连接,所述筒体(1)能够围绕沿所述圆筒部(11)的直径方向的旋转轴线(L)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抄料板(13),该抄料板(13)从所述筒体(1)的内壁凸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锥转炉,包括筒体(1),该筒体(1)包括圆筒部(11)和两个锥台部(12),所述两个锥台部(12)通过所述圆筒部(11)连接,所述筒体(1)能够围绕沿所述圆筒部(11)的直径方向的旋转轴线(L)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抄料板(13),该抄料板(13)从所述筒体(1)的内壁凸出。在本技术的双锥转炉中,通过在筒体(1)的内壁上设置抄料板(13),能够使筒体(1)中的物料在随筒体(1)转动的过程中分散得更加均匀,从而有利于需进行不饱和浸渍的物料的均匀上量。【专利说明】双锥转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浸溃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双锥转炉。
技术介绍
浸溃法是一种将载体(物料)放进含有活性组分的液体或气体中浸溃,活性物质逐渐吸附于载体的表面,当浸溃平衡后,将剩下的液体除去,再进行干燥、焙烧、活化以制得催化剂的方法。双锥转炉作为一种浸溃设备,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转炉转动,从而使物料与溶液不断地混合均匀,以使物料均匀吸收溶液,从而达到浸溃的功能。双锥转炉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环保等领域。现有的双堆转炉的缺点在于可以实现催化剂浸溃的饱和浸溃和过饱和浸溃,却不能使不饱和浸溃的物料实现均匀上量,如果对物料进行不饱和浸溃,将会使一部分物料无法吸收到溶液而出现“花条”,无法满足蛋壳型催化剂的生产要求。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双锥转炉,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一个或多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锥转炉,该双锥转炉能够使容纳在其中的物料更均匀地吸收含活性组分的溶液。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锥转炉,包括筒体,该筒体包括圆筒部和两个锥台部,所述两个锥台部通过所述圆筒部连接,所述筒体能够围绕沿所述圆筒部的直径方向的旋转轴线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抄料板,该抄料板从所述筒体的内壁凸出。优选地,所述抄料板的板面与所述旋转轴线平行。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沿所述筒体的轴向隔开的多组抄料板,每组抄料板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彼此间隔地设置。优选地,相邻的两组抄料板沿圆周方向彼此错开。优选地,所述抄料板的高度与所述筒体的筒径之比为0.01?0.1。优选地,所述双锥转炉还包括喷淋管,该喷淋管包括平行于所述圆筒部的直径方向的第一管段和垂直于所述直径方向的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形成十字形结构,所述第一管段在所述十字形结构的交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喷嘴,所述第二管段在所述十字形结构的交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喷嘴。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二喷嘴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一喷嘴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二喷嘴产生的锥形水幕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喷嘴产生的锥形水幕的角度。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真空管,该真空管位于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的喷淋范围之外。优选地,所述筒体的进料端和/或出料端上设置有排气孔。在本技术的双锥转炉中,通过在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抄料板,能够使筒体中的物料在随筒体转动的过程中分散得更加均匀,从而有利于需进行不饱和浸溃的物料的均匀上量。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双锥转炉的示意性立体图;附图标记 说明I筒体11圆筒部 12锥台部 13抄料板2喷淋管 21第一管段22第二管段31第一喷嘴32第二喷嘴4排气孔 5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锥转炉,如图1所示,包括筒体1,该筒体I包括圆筒部11和两个锥台部12,所述两个锥台部12通过所述圆筒部11连接,所述筒体I能够围绕沿所述圆筒部11的直径方向的旋转轴线L转动,其中,所述筒体I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抄料板13,该抄料板13从所述筒体I的内壁凸出。在本技术的双锥转炉中,通过在筒体I的内壁上设置抄料板13,能够使筒体I中的物料在随筒体I转动的过程中分散得更加均匀,从而有利于需进行不饱和浸溃的物料的均匀上量。为了使抄料板13具有更好的翻动物料的效果,优选地,所述抄料板13的板面可以与所述旋转轴线L平行。抄料板3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排列方式形成在筒体I的内壁上,为了使物料更均匀地分布在内壁上,优选地,所述筒体I的内壁上设置有沿所述筒体I的轴向隔开的多组抄料板13,每组抄料板13在所述筒体I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彼此间隔地设置。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物料在随筒体I转动的过程中聚集在筒体的两端,优选地,相邻的两组抄料板13沿圆周方向彼此错开。抄料板13可以根据筒体I的大小而具有不同的高度即从内壁上凸出的距离,具体地,所述抄料板13的高度与所述筒体I的筒径之比可以为0.01~0.1,优选地,0.02~0.0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双锥转炉还包括喷淋管2,该喷淋管2包括平行于所述圆筒部11的直径方向的第一管段21和垂直于所述直径方向的第二管段22,所述第一管段21和所述第二管段22形成十字形结构,所述第一管段21在所述十字形结构的交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喷嘴31,所述第二管段22在所述十字形结构的交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喷嘴32。通过将喷淋管2改进为具有十字形的结构,能够获得更大的溶液喷淋范围,从而使物料的浸溃效果更好。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二喷嘴32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一喷嘴31之间的距离,以形成与筒体I的形状相匹配的结构。由于在筒体I的转动过程中,物料主要集中在两个锥台部12中,而圆筒部11中的物料较少,为了使喷淋更加有效,优选地,所述第二喷嘴32产生的锥形水幕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喷嘴31产生的锥形水幕的角度。这里,所述锥形水幕的角度是指锥形水幕的三角形纵截面的顶角的角度。具体地,筒体I的内部还设置有真空管未示出,该真空管的主要作用为带走浸溃过程中的吸附热。在本技术中,由于喷淋管2的喷淋雾化范围较大,因此,所述真空管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一喷嘴31和所述第二喷嘴32的喷淋范围之外,以使所述真空管能够带走吸附热而不至于将用于浸溃的溶液抽走。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本技术的双锥转鼓还可以包括高压喷雾系统,该高压喷雾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溶液储罐、过滤器、高压泵、流量计和调节阀。通过设置该高压喷雾系统,可以保证溶液充分雾化,从而为实现载体均匀浸溃创造条件。优选地,所述高压喷雾系统还包括用于显示溶液浸溃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根据该压力传感器显示的溶液浸溃压力调节调节阀的开度,从而可以调节溶液浸溃压力,以此控制浸溃深度,即,可以根据要求实现过饱和浸溃、饱和浸溃和不饱和浸溃。所述筒体I的进料端和/或出料端通常可以兼作人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该人孔进入双锥转鼓内部进行维修或清洗。如图1所示,所述双锥转鼓可以包括用于封盖所述人孔的盖板5。在现有的双锥转鼓中,盖板5通过法兰连接在筒体I的端部。然而,由于盖板5通常较重,因此需要多人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盖板5的拆装。为了克服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锥转炉,包括筒体(1),该筒体(1)包括圆筒部(11)和两个锥台部(12),所述两个锥台部(12)通过所述圆筒部(11)连接,所述筒体(1)能够围绕沿所述圆筒部(11)的直径方向的旋转轴线(L)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抄料板(13),该抄料板(13)从所述筒体(1)的内壁凸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维军贺勇宋志东张大群黄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