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5011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0 19:50
一种紧凑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1)、共用烟道隔墙的中部下行烟道(4)和中部上行烟道(5)、以及尾部烟道(7),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与中部下行烟道(4)之间设置有分离器(2),所述炉膛(1)与分离器(2)均由膜式水冷壁构成并共用一个水冷壁隔墙,所述炉膛(1)的烟气出口也是分离器(2)的烟气入口,所述分离器(2)的烟气出口与中部下行烟道(4)的入口相连,所述中部下行烟道(4)的出口也是中部上行烟道(5)的入口,所述中部上行烟道(5)的出口通过连接烟道(6)与尾部烟道(7)的入口相连。(*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紧凑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共用烟道隔墙的中部下行烟道和中部上行烟道、以及尾部烟道,所述炉膛与中部下行烟道之间设置有分离器,炉膛与分离器均由膜式水冷壁构成并共用一个水冷壁隔墙,炉膛的烟气出口也是分离器的烟气入口,分离器的烟气出口与中部下行烟道的入口相连,中部下行烟道的出口也是中部上行烟道的入口,中部上行烟道的出口通过连接烟道与尾部烟道的入口相连。通过炉膛和分离器的一体化设计,减少了锅炉占地面积,提高锅炉效率,又减小了锅炉的生产投资成本,经济性提高了;采用立方体结构分离器,解决了燃用生物质燃料时锅炉水平烟道积灰、堵灰以及高温旋风分离器超温产生的堵塞现象。【专利说明】紧凑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具体地指一种紧凑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作为主要能源来源的化石燃料却迅速地减少。因此,寻找一种可再生的替代能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利用生物质能发电是生物质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生物质燃料,采用流化床或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生物质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灰轻而粘,采用流化床燃烧方式时,锅炉水平烟道容易产生积灰和堵灰,造成布置在水平烟道中的受热面磨损。2、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时,高温旋风分离器单独布置占地面积过大,金属耗量和耐磨材料耗量也大,经济性较差。3,生物质燃料在分离器中容易产生二次燃烧,局部产生高温,造成循环流化床分离器挂焦而堵塞。4,高温旋风分离器进出口烟道容易产生积灰和堵灰。目前,常规的流化床锅炉不能很好的克服分离器堵塞,锅炉水平烟道积灰和堵灰等现象,不能有效保证锅炉的安全连续运行。同时无法克服锅炉占地面积过大,金属耗量和耐磨材料耗量大,经济性较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紧凑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解决燃用生物质燃料时,水平烟道的积灰和堵灰及分离器堵塞问题;同时克服锅炉占地面积过大,金属耗量和耐磨材料耗量大,经济性较差等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紧凑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共用烟道隔墙的中部下行烟道和中部上行烟道、以及尾部烟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炉膛与中部下行烟道之间设置有分离器,所述炉膛与分离器均由膜式水冷壁构成并共用一个水冷壁隔墙,所述炉膛的烟气出口也是分离器的烟气入口,所述分离器的烟气出口与中部下行烟道的入口相连,所述中部下行烟道的出口也是中部上行烟道的入口,所述中部上行烟道的出口通过连接烟道与尾部烟道的入口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部下行烟道中设置有L型屏式受热面,所述L型屏式受热面的短边伸入在中部上行烟道底部。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器包括膜式水冷壁构成的分离器壳体、位于分离器壳体下方的下料立管、以及与下料立管连通的返料装置,所述分离器壳体的烟气出口通过过渡烟道与中部下行烟道的入口相连,所述返料装置的出口与炉膛的底部返料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器呈立方体结构,设置有一个或并列设置有两个。更进一步地,所述中部上行烟道中设置有高温过热器和低温过热器。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烟道呈倾斜向上布置。更进一步地,所述尾部烟道中设置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炉膛与分离器均由膜式水冷壁构成并共用一个水冷壁隔墙,使锅炉结构更紧凑,减少了锅炉占地面积,提高锅炉效率,又减小了锅炉的生产投资成本,提高了经济性,解决了燃用生物质燃料时锅炉水平烟道积灰、堵灰以及高温旋风分离器超温产生的堵塞现象,可以提高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稳定性和安全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紧凑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设计的紧凑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1、共用烟道隔墙的中部下行烟道4和中部上行烟道5、以及尾部烟道7,所述炉膛I与中部下行烟道4之间设置有分离器2,所述炉膛I与分离器2均由膜式水冷壁构成并共用一个水冷壁隔墙,所述炉膛I的烟气出口也是分离器2的烟气入口,所述分离器2的烟气出口与中部下行烟道4的入口相连,所述中部下行烟道4的出口也是中部上行烟道5的入口,所述中部上行烟道5的出口通过连接烟道6与尾部烟道7的入口相连。另外,所述中部下行烟道4中设置有L型屏式受热面8,所述L型屏式受热面8的短边伸入在中部上行烟道5底部。此夕卜,所述分离器2包括膜式水冷壁构成的分离器壳体2a、位于分离器壳体2a下方的下料立管2b、以及与下料立管2b连通的返料装置2c,所述分离器壳体2a的烟气出口通过过渡烟道3与中部下行烟道4的入口相连,所述返料装置2c的出口与炉膛I的底部返料口连接,所述分离器2呈立方体结构,设置有一个或并列设置有两个。其中,所述中部上行烟道5中设置有高温过热器9和低温过热器10,所述连接烟道6呈倾斜向上布置,所述尾部烟道7中设置有省煤器11和空气预热器12。燃料在炉膛I中燃烧形成热烟气,热烟气夹带循环物料经炉膛I出口直接进入分离器2,在分离器2的分离作用下,热烟气中大部分物料颗粒被分离下来,经过下料立管进入返料装置3中,再经过返料装置3回到炉膛,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物料循环。从分离器2出来的热烟气进入中部下行烟道4,而后进入中部上行烟道5,再经过呈倾斜向上布置的连接烟道6,进入尾部烟道7,最后热烟气通过锅炉出口到电厂的烟气处理设备。中部下行烟道4中布置L型屏式受热面8用于降温和凝渣,中部上行烟道5中布置高温过热器9、低温过热器10,尾部烟道7中布置省煤器11和空气预热器12。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物料循环使得燃料飞灰可燃物进一步降低,同时多烟道布置使烟气流程更长,增加了燃料在锅炉中的停留时间,提高了燃烧效率,节约了燃料;在炉膛I上部布置炉内喷氨脱硝装置,用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脱硝工艺SNCR,可进一步实现低NOx排放。在实施中为了更好的发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锅炉蒸发量为65t/h时,其炉膛的截面尺寸为8050mmX 4210mm,中部下行烟道4、中部上行烟道5、尾部烟道7的截面尺寸分别为 8050mmX1800mm、8050mmX2200mm、6050mmX2200mm。当锅炉蒸发量为 130t/h时,其炉膛I的截面尺寸为9410mmX 5250mm,中部下行烟道4、中部上行烟道5、尾部烟道7的的分别为 9410mmX2700mm、9410mmX2800mm、7490mmX3400mm。【权利要求】1.一种紧凑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I)、共用烟道隔墙的中部下行烟道(4)和中部上行烟道(5)、以及尾部烟道(7),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I)与中部下行烟道(4)之间设置有分离器(2),所述炉膛(I)与分离器(2)均由膜式水冷壁构成并共用一个水冷壁隔墙,所述炉膛(I)的烟气出口也是分离器(2)的烟气入口,所述分离器(2)的烟气出口与中部下行烟道(4)的入口相连,所述中部下行烟道(4)的出口也是中部上行烟道(5)的入口,所述中部上行烟道(5)的出口通过连接烟道(6)与尾部烟道(7)的入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下行烟道(4)中设置有L型屏式受热面(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紧凑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1)、共用烟道隔墙的中部下行烟道(4)和中部上行烟道(5)、以及尾部烟道(7),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1)与中部下行烟道(4)之间设置有分离器(2),所述炉膛(1)与分离器(2)均由膜式水冷壁构成并共用一个水冷壁隔墙,所述炉膛(1)的烟气出口也是分离器(2)的烟气入口,所述分离器(2)的烟气出口与中部下行烟道(4)的入口相连,所述中部下行烟道(4)的出口也是中部上行烟道(5)的入口,所述中部上行烟道(5)的出口通过连接烟道(6)与尾部烟道(7)的入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辉张岩丰周大庆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