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限位皮卡梯子运输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4425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0 00:38
多限位皮卡梯子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皮卡承重框(1)上的前分隔支架(3)和后分隔支架(6),前分隔支架(3)远离皮卡承重框(1)的一端设置有前限位板(4),后分隔支架(6)远离皮卡承重框(1)的一端设置有后限位板(7),前限位板(4)上安装有三个前限位柱(5),后限位板(7)上安装有三个后限位柱(8)。(*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多限位皮卡梯子运输工装,包括安装在皮卡承重框1上的前分隔支架3和后分隔支架6,前分隔支架3远离皮卡承重框1的一端设置有前限位板4,后分隔支架6远离皮卡承重框1的一端设置有后限位板7,前限位板4上安装有三个前限位柱5,后限位板7上安装有三个后限位柱8。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可以达到快速装备梯子的目的。【专利说明】多限位皮卡梯子运输工装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中的多限位皮卡梯子运输工装,该工装可以提高梯子装备的装备速度,达到电力应急出动的速度要求。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力应急施工中,根据要求,需要快速的出动人员和装备到达电力中断事故地点,经过研究发现,往往在应急出动中,常常需要装备梯子,而梯子为大长的物件,不易装备在较小体积的皮卡车辆上,常常在装备梯子这一环节费时费力,常规的手段是采用绳索将梯子直接固定在皮卡承重框的凸出部位,为了缩短应急出动的时间,现在唯一能采用的是利用承重框载人,利用人持梯子来解决,而这一方式显然不符合交通安全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款能快速固定梯子在皮卡车辆上的工装,以解决缩短应急出动的时间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限位皮卡梯子运输工装,利用工装的预设定位和固定设备,解决快速固定梯子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多限位皮卡梯子运输工装,包括安装在皮卡承重框上的前分隔支架和后分隔支架,前分隔支架远离皮卡承重框的一端设置有前限位板,后分隔支架远离皮卡承重框的一端设置有后限位板,前限位板上安装有三个前限位柱,后限位板上安装有三个后限位柱。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为:利用前分隔支架和前限位板以及前限位柱构成前限位工装,利用后分隔支架和后限位板以及后限位柱构成后限位工装,利用后限位工装和前限位工装加载在皮卡承重框上,为了限制梯子的滑动,由于梯子的特殊结构,梯子以口子形结构组成,利用这样的结构,本技术中的前限位柱和后限位柱的数目均为三个,这样,前限位柱和后限位柱中的一个柱体可以插入梯子的口子区域内,其余的柱体从梯子的两侧对梯形进行限位,这样就可以达到快速固定梯子的目的。在三秒内可以完成固定安装梯子的需求,极大的提高了应急出动的速度。优选的。三个前限位柱和三个后限位柱均呈一字形排列,且三个前限位柱和三个后限位柱均主要由中限位柱和位于中限位柱两侧的侧限位柱构成,其中中限位柱与前限位板或后限位板呈螺纹旋转活动连接,中限位柱远离皮卡承重框的一端设置有轴线与中限位柱轴线垂直的中弯转柱。依照上述结构,其中,中弯转柱可以到上下方向的梯子进行限位,防止在行车过程中由于抖动造成梯子滑出,其原理为:利用中弯转柱的横向限位限制梯子的横柱部分,保证梯子不会抖出。另外,为了便于上述限位设置和运输到位后能快速取出梯子,本技术中的中限位柱与前限位板或后限位板呈螺纹旋转活动连接,这样,当运输到位后,可以旋转中限位柱,使得中弯转柱的轴线与梯子的横柱的轴线平行,这样中弯柱就不会对横柱造成限位阻碍,可便利的取出梯子。优选的,为了进一步的限制梯子的上下抖动限位,两个侧限位柱还同时连接到同一个U形的防脱扣件的两端。防脱扣件和两个侧限位柱将梯子的纵柱限制,进一步的达到限制梯子的位置的目的。拆卸时,只需要将防脱扣件拆除即可,优选防脱扣件与两个侧限位柱的连接方式为扣式连接。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另一个限位方式为,两个侧限位柱还同时各自设置有轴线与中限位柱轴线垂直的侧弯转柱,侧弯转柱远离侧限位柱的一端面向中弯转柱远离中限位柱的一端,中弯转柱和侧弯转柱之间通过连接软管连接。利用侧弯转柱和中弯转柱以及连接软管在梯子的纵柱上方设置成一个轴线与纵柱的轴线垂直的限位体,保证梯子的纵柱部分不会抖出,这样也可以达到限位的目的。优选的,为了保证限位柱在前后方向能对梯子限位,同时也能适应不同规格的梯子的目的,后限位板和前限位板均设置有至少3个限位柱孔,其中侧限位柱位于2个限位柱孔内,在安装有侧限位柱的2个限位柱孔中间区域设置有由若干成一字排列的中排限位孔组成的中排限位孔组,中排限位孔组的排列方向与2个限位柱孔的排列方向垂直,中限位柱位于中排限位孔组的限位孔内。中限位柱可以安装在中排限位孔组内的任意限位孔内,这样可以适应不同口径大小的梯子。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可以达到快速装备梯子的目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工装安装在皮卡车辆上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限位方式示意图。图3为限位柱孔的排布示意图。图4为工装加载梯子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的限位方式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皮卡承重框,2、皮卡驾驶室,3、前分隔支架,4、前限位板,5、前限位柱,6、后分隔支架,7、后限位板,8、后限位柱,9、梯子本体,51、侧限位柱,52、中限位柱,53、防脱扣件,54、侧弯转柱,55、连接软管,56、中弯转柱,41、限位柱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多限位皮卡梯子运输工装,包括安装在皮卡承重框I上的前分隔支架3和后分隔支架6,前分隔支架3远离皮卡承重框I的一端设置有前限位板4,后分隔支架6远离皮卡承重框I的一端设置有后限位板7,前限位板4上安装有三个前限位柱5,后限位板7上安装有三个后限位柱8。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为:利用前分隔支架3和前限位板4以及前限位柱5构成前限位工装,利用后分隔支架6和后限位板7以及后限位柱8构成后限位工装,利用后限位工装和前限位工装加载在皮卡承重框I上,为了限制梯子的滑动,由于梯子的特殊结构,梯子以口子形结构组成,利用这样的结构,本技术中的前限位柱5和后限位柱8的数目均为三个,这样,前限位柱5和后限位柱8中的一个柱体可以插入梯子的口子区域内,其余的柱体从梯子的两侧对梯形进行限位,这样就可以达到快速固定梯子的目的。在三秒内可以完成固定安装梯子的需求,极大的提高了应急出动的速度。优选的。三个前限位柱5和三个后限位柱8均呈一字形排列,且三个前限位柱5和三个后限位柱8均主要由中限位柱52和位于中限位柱52两侧的侧限位柱51构成,其中中限位柱52与前限位板4或后限位板7呈螺纹旋转活动连接,中限位柱52远离皮卡承重框I的一端设置有轴线与中限位柱52轴线垂直的中弯转柱56。依照上述结构,其中中弯转柱56可以到上下方向的梯子进行限位,防止在行车过程中由于抖动造成梯子滑出,其原理为:利用中弯转柱56的横向限位限制梯子的横柱部分,保证梯子不会抖出。另外,为了便于上述限位设置和运输到位后能快速取出梯子,本技术中的中限位柱52与前限位板4或后限位板7呈螺纹旋转活动连接,这样,当运输到位后,可以旋转中限位柱52,使得中弯转柱56的轴线与梯子的横柱的轴线平行,这样中弯柱就不会对横柱造成限位阻碍,可便利的取出梯子。优选的,为了进一步的限制梯子的上下抖动限位,两个侧限位柱51还同时连接到同一个U形的防脱扣件53的两端。防脱扣件53和两个侧限位柱51将梯子的纵柱限制,进一步的达到限制梯子的位置的目的。拆卸时,只需要将防脱扣件53拆除即可,优选防脱扣件53与两个侧限位柱的连接方式为扣式连接。实施例2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限位皮卡梯子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皮卡承重框(1)上的前分隔支架(3)和后分隔支架(6),前分隔支架(3)远离皮卡承重框(1)的一端设置有前限位板(4),后分隔支架(6)远离皮卡承重框(1)的一端设置有后限位板(7),前限位板(4)上安装有三个前限位柱(5),后限位板(7)上安装有三个后限位柱(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锋牟项林代东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