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弹防暴车的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944060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0 00:02
一种防弹防暴车的空调系统,包括第一蒸发器箱(2a)和第二蒸发器箱(2b),所述第一蒸发器箱(2a)设置在车身(1)内的左侧,所述第二蒸发器箱(2b)设置在车身(1)内的右侧,所述第一蒸发器箱(2a)的顶部设有第一立风道(3a),所述第二蒸发器箱(2b)的顶部设有第二立风道(3b);所述第一立风道(3a)和第二立风道(3b)的上端分别与第一通风管(4a)和第二通风管(4b)相连接,所述第一通风管(4a)和第二通风管(4b)上均设有若干个排风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风道(3a)上设有第一出风口(6a),第二立风道(3b)上设有第二出风口(6b),所述第一出风口(6a)和第二出风口(6b)均面向驾驶舱(10)。(*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弹防暴车的空调系统,包括第一蒸发器箱和第二蒸发器箱,所述第一蒸发器箱设置在车身内的左侧,第二蒸发器箱设置在车身内的右侧,第一蒸发器箱的顶部设有第一立风道,第二蒸发器箱的顶部设有第二立风道,第一立风道和第二立风道的上端分别与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相连接,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上均设有若干个排风口,第一立风道上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立风道上设有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面向驾驶舱。本技术通过在立风道上增加了面向驾驶舱的出风口后,使得制冷风量在车身内分布均匀,使车身内的各个点都能均衡制冷,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驾驶舱的温度。【专利说明】防弹防暴车的空调系统
本技术属于特种车辆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防弹防暴车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现有市场上制造的防弹防暴车的材质为钢板,从而导致防弹防暴车隔热效果极差,车内温度较高,特别是此类车在非洲和中东等热带地区使用时,客户的抱怨更强烈,尤其是防弹防暴车中的驾驶舱位置被太阳直射且靠近发动机,导致驾驶人员酷热难耐。鉴于此,人们在制造防弹防暴车时均会在车内后端的两侧各安装一个蒸发器,以降低车内的温度,但是一方面蒸发器的正面进风口会受到座椅后背遮挡的限制,影响了蒸发器的进风口将车内热量顺利带走,从而导致车内降温效果不好,另一方面,蒸发器安装在远离驾驶舱的车尾部,由于车内隔热效果极差,冷空气很难从车尾输送到驾驶舱。蒸发器所释放出来的冷空气是通过立风道进入设置在车身内顶部的通风管,随后通过设置在通风管上的排风口排出,由于排风口分别面向车身内的两侧,导致排出的冷空气不能直接吹向驾驶舱,,从而导致了驾驶舱温度较高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有效降低防弹防暴车驾驶舱温度的空调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防弹防暴车驾驶舱温度的空调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弹防暴车的空调系统,包括第一蒸发器箱和第二蒸发器箱,所述第一蒸发器箱设置在车身内的左侧,所述第二蒸发器箱设置在车身内的右侧,所述第一蒸发器箱的顶部设有第一立风道,所述第二蒸发器箱的顶部设有第二立风道;所述第一立风道和第二立风道的上端分别与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相连接,所述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上均设有若干个排风口,所述第一立风道上设有第一出风口,第二立风道上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面向驾驶舱。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当驾驶员开启车内空调系统后,由于第一蒸发器箱与第二蒸发器箱均安装在车内的中部,离驾驶舱较近,冷空气通过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直接吹向驾驶舱,从而降低有效的降低了驾驶舱的温度。为了让蒸发器能够顺利将车内的热量带走,使车内的降温效果达到最佳,在所述第一蒸发器箱的前端面设有面向驾驶舱的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蒸发器箱的前端面设有面向驾驶舱的第二进风口。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立风道和第二立风道结构相同,各立风道上段部的横截面大于其下段部的横截面。以上结构便于立风道的风速和风量达到最佳。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立风道和第二立风道下段部的纵截面呈梯形,该梯形靠近车尾的一面为倾斜面。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的横截面均不小于20cm2。以上结构保证了车内中的热量能够顺利的被带出车外。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风管的前端设有第一出风管,第二通风管的前端设有第二出风管,所述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管均延伸至驾驶舱中的仪表盘处。以上结构能使驾驶舱的温度达到最佳。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蒸发器箱与第二蒸发器箱均设置在车身内中部。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立风道上增加了面向驾驶舱的出风口后,使得制冷风量在车身内分布均匀,使车身内的各个点都能均衡制冷,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驾驶舱的温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右视图;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在车身I内的中部左侧设有第一蒸发器箱2a,在所述第一蒸发器箱2a的前端面设有面向驾驶舱10的第一进风口 7a,第一进风口 7a的横截面均不小于 20cm2ο所述第一蒸发器箱2a的顶部设有第一立风道3a,该第一立风道3a上段部的横截面大于其下段部的横截面,且该第一立风道3a下段部的纵截面呈梯形,该梯形靠近车尾的一面为倾斜面9。所述第一立风道3a上设有第一出风口 6a,该第一出风口 6a面向驾驶舱10,所述第一立风道3a的上端与第一通风管4a相连接,所述第一通风管4a上设有若干个排风口 5,所述第一通风管4a的前端设有第一出风管8a,该第一通风管4a的前端为靠近驾驶舱10的一端,所述第一出风管8a延伸至驾驶舱10中的仪表盘处。如图2、图4所示,车身I内的中部右侧设有第二蒸发器箱2b,所述第二蒸发器箱2b的前端面设有面向驾驶舱10的第二进风口 7b,该第二进风口 7b的横截面均不小于20cm2。所述第二蒸发器箱2b的顶部设有第二立风道3b,该第二立风道3b上段部的横截面大于其下段部的横截面,所述第二立风道3b下段部的纵截面呈梯形,该梯形靠近车尾的一面为倾斜面9。在所述第二立风道3b上设有第二出风口 6b,该第二出风口 6b面向驾驶舱10,所述第二立风道3b的上端和第二通风管4b相连接,所述第二通风管4b上设有若干个排风口5,在所述第二通风管4b的前端设有第二出风管Sb,该第二出风管Sb延伸至驾驶舱10中的 仪表盘处。【权利要求】1.一种防弹防暴车的空调系统,包括第一蒸发器箱(2a)和第二蒸发器箱(2b),所述第一蒸发器箱(2a)设置在车身(I)内的左侧,所述第二蒸发器箱(2b)设置在车身(I)内的右侧,所述第一蒸发器箱(2a)的顶部设有第一立风道(3a),所述第二蒸发器箱(2b)的顶部设有第二立风道(3b); 所述第一立风道(3a)和第二立风道(3b)的上端分别与第一通风管(4a)和第二通风管(4b )相连接,所述第一通风管(4a)和第二通风管(4b )上均设有若干个排风口( 5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风道(3a)上设有第一出风口(6a),第二立风道(3b)上设有第二出风口(6b),所述第一出风口(6a)和第二出风口(6b)均面向驾驶舱(10)。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弹防暴车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蒸发器箱(2a)的前端面设有面向驾驶舱(10)的第一进风口(7a),所述第二蒸发器箱(2b)的前端面设有面向驾驶舱(10 )的第二进风口( 7b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弹防暴车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风道(3a)和第二立风道(3b )结构相同,各立风道上段部的横截面大于其下段部的横截面。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弹防暴车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风道(3a)和第二立风道(3b)下段部的纵截面呈梯形,该梯形靠近车尾的一面为倾斜面(9)。5.按照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防弹防暴车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7a)和第二进风口(7b)的横截面均不小于20cm2。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弹防暴车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弹防暴车的空调系统,包括第一蒸发器箱(2a)和第二蒸发器箱(2b),所述第一蒸发器箱(2a)设置在车身(1)内的左侧,所述第二蒸发器箱(2b)设置在车身(1)内的右侧,所述第一蒸发器箱(2a)的顶部设有第一立风道(3a),所述第二蒸发器箱(2b)的顶部设有第二立风道(3b);所述第一立风道(3a)和第二立风道(3b)的上端分别与第一通风管(4a)和第二通风管(4b)相连接,所述第一通风管(4a)和第二通风管(4b)上均设有若干个排风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风道(3a)上设有第一出风口(6a),第二立风道(3b)上设有第二出风口(6b),所述第一出风口(6a)和第二出风口(6b)均面向驾驶舱(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庆永张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