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制促皮质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32092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7 11:40
一种精制促皮质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脑垂体前叶干粉,用酸溶液提取;(2)将提取液经交联羧甲基纤维素与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和洗脱;(3)冻干,得到促皮质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技术方案是将脑垂体前叶干粉经提取,吸附、洗脱和冻干,得到促皮质素。促皮质素活性效价在55iu/mg以上。【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地说涉及精制促皮质素的方法
技术介绍
促皮质素(ACTH)是从猪、牛、羊等动物的脑垂体前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多肽类药物,呈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臭,有吸湿性,易溶于水,溶于70%的丙酮和70%的乙醇中,在干燥和酸性溶液中较稳定,100°C加热活力不减,在碱性溶液中容易失活。促皮质素为3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直链多肽,N-端是丝氨酸,C-端是苯丙氨酸,无含硫氨基酸。种属差异仅仅表现在第25~33位上,I~24位的片段具有全部活性,第24位氨基酸之后的部分,不参与同受体的作用,仅能维持整个多肽结构的稳定性。在溶液中存在着高度的α-螺旋结构。被胃蛋白酶部分水解仍有活力。促皮质素主要用途有(I)用于诊断垂体肾上腺轴的储备功能,其合成的类似物ACTH(1-24)由于引起变态反应的危险性低而更多用于诊断;(2)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但需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疾病。但用此药的效果较难预测,因为作用的强弱依赖于个体肾上腺的反应性,且用法不够方便,价格较昂贵,因此不比直接用糖皮质激素有更多的优点;(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对于原发性者(病变在肾上腺)ACTH无效,对于继发性者(垂体ACTH不足)需长期注射用药,一般不作为治疗药;(4)用于活动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等胶原性疾患;(5)用于严重的支气管哮喘、严重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及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等.生产促皮质素现有方法是酸丙酮法,该法操作简单,但效价不高于3单位/毫克;本方法是精制促皮质素法,效价高于55单位/毫克,使原料得到了,充分利用,减少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精制促皮质素,得到效价在55单位/毫克以上的促皮质素。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I)将脑垂体前叶干粉,用酸溶液提取;(2)将提取液经交联羧甲基纤维素与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和洗脱;(3)冻干,得到促皮质素。其包括如下步骤:(I)原料处理:将猪脑垂体取出后,立即投入丙酮中,浸泡脱水3次,每次约24小时,至垂体变硬为止,分离前、后叶,分别贮存于丙酮中备用。投料时,取出前叶,干燥,磨粉,过40~60目筛,得前叶干粉,水分应低于5% ;(2)提取:将垂体前叶干粉lKg,加入10~30L预热到45~65°C的0.1~Imol /L的醋酸溶液中,搅拌,缓慢滴加40%~60%硫酸溶液,调pH为1.5~2.5,加热使温度达65~85°C,保温10分钟,速冷至20°C以下,加入硅藻土(用0.1~lmol / L醋酸溶液浸泡过夜)0.4~0.6Kg,过滤,滤液在2~10°C保存;滤渣加0.1~lmol / L醋酸溶液5~25L,并用40%~60%硫酸溶液, 调pH至1.5~2.5,加热至65~85°C,保温5分钟,速冷20°C以下,加入硅藻土 0.2Kg助滤,滤液2~10°C保存;将滤液合并,用5%~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2.5~3.5,先用布氏漏斗过滤,再用4号垂熔漏斗过滤至澄清,得提取液;(3)吸附:将提取液调节pH2.5~3.5后,加入25~70mL的吐温-80及100~400g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在2~10°C下,搅拌吸附10~15小时,静置10~15小时;(4)洗脱:虹吸除去上清液,沉淀用3号垂熔漏斗过滤,收集交联羧甲基纤维素;先用0.05~0.5mol / L醋酸溶液8~12L洗涤I~3次,再用纯化水8~12L洗涤I~3次,溶液温度10~20°C左右,抽干,再用0.1~0.3mol / L盐酸溶液500~1000mL洗脱I次,合并滤液;(5)精制:加入阴离子交换树脂1000~3000g,在2~5分钟内调节pH2.0~4.0以上,过滤,树脂用0.05~0.5mol / L醋酸溶液IL洗涤,洗、滤液合并,用0.5mol / L盐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2.5~3.5,2~10°C静置10~15小时;(6) 二次吸附:取上述洗脱液,加入5~IOmL吐温_80,搅拌均匀后加入交联羧甲基纤维素10~50g,在I~5°C搅拌吸附10~15小时,2~10°C静置10~15小时;(7) 二次洗脱:虹吸除去上清液,用4号垂熔漏斗过滤,收集交联羧甲基纤维素,分别用0.05~0.5mol / L醋酸溶液4L和纯化水4L,各洗涤I~3次,抽干,加入pH4~5.5、0.001~0.1mol / L醋酸铵溶液I~2L,于10~15°C下搅拌I~3小时,过滤抽干,用纯化水1.2L洗I次,再加pH6.0~7.5,0.05~0.5mol / L醋酸铵溶液I~2L,10~15°C下搅拌I~3小时,过滤后再用3L纯化水分2次洗涤,抽干,用0.1~0.5mol / L盐酸IL于25°C搅拌洗脱I~3小时,过滤,用0.1~0.5mol / L盐酸160mL洗涤I次,洗液并入洗脱液中;(8) 二次精制:洗脱液中加入阴离子交换树脂100~500g,调节pH至4左右,过滤。用0.1mol / L醋酸溶液150mL洗涤树脂I次,洗涤液并入滤液中,加732阳离子交换树脂50~100g,使pH调到2.0~4.0,过滤,用0.05~0.5mol / L醋酸溶液50mL洗涤树脂I次,洗涤液并入滤液中,冷冻干燥即得促皮质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I)原料处理:将猪脑垂体取出后,立即投入丙酮中,浸泡脱水3次,每次约24小时,至垂体变硬为止,分离前、后叶,分别贮存于丙酮中备用。投料时,取出前叶,干燥,磨粉,过40~60目筛,得前叶干粉,水分应低于5% ;(2)提取:将垂体前叶干粉lKg,加入IOL预热到45°C的0.15mol / L的醋酸溶液中,搅拌,缓慢滴加45 %硫酸溶液,调pH为1.5,加热使温度达65°C,保温10分钟,速冷至20V以下,加入硅藻土(用0.15mol / L醋酸溶液浸泡过夜)0.4Kg,过滤,滤液在2~10°C保存;滤渣加0.15mol / L醋酸溶液10L,并用45%硫酸溶液,调pH至1.5,加热至65°C,保温5分钟,速冷20°C以下,加入硅藻土 0.2Kg助滤,滤液2~10°C保存;将滤液合并,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2.5,先用布氏漏斗过滤,再用4号垂熔漏斗过滤至澄清,得提取液;(3)吸附:将提取液调节pH2.5后,加入30mL的吐温-80及250g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在2~10°C下,搅拌吸附10小时,静置11小时;(4)洗脱:虹吸除去上清液,沉淀用3号垂熔漏斗过滤,收集交联羧甲基纤维素;先用0.2mol / L醋酸溶液9L分3次洗涤,再用纯化水9L洗涤3次,溶液温度10°C左右,抽干,再用0.15mol / L盐酸溶液650mL洗脱I次,合并滤液;(5)精制:加入阴离子交换树脂1500g,在3分钟内调节pH2.5以上,过滤,树脂用0.2mol / L醋酸溶液IL洗涤,洗、滤液合并,用0.5mol / L盐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2.5,2~10°C静置12小时;(6) 二次吸附:取上述洗脱液,加入IOmL吐温_80,搅拌均匀后加入交联羧甲基纤维素35g,在I~5°C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制促皮质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脑垂体前叶干粉,用酸溶液提取;(2)将提取液经交联羧甲基纤维素与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和洗脱;(3)冻干,得到促皮质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乃山王议峰刘翠珍葛翠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康原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