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小兵专利>正文

一种两轮车辆智能防撞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92827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6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轮车辆智能防撞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智能防撞系统包括可调探测范围的障碍物探测模块,即前探头、后探头;速度和光强度检测模块;控制器模块;报警系统和刹车系统模块,其中前探头、后探头、速度和光强度检测模块、报警系统和刹车系统模块,各自分别与控制器模块连接。其控制方法是:首先通过速度和光强度的信息分别设置各个探测区的范围;其次若有障碍物进入前警示区和后警示区,便通过声光信息提醒骑乘人员和前、后行人或车辆;最后若障碍物进入前控制区,两轮车辆便及时减速、刹车、停止、断开电源,直到障碍物离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探测区能够适应环境和速度的变化、降低了与前后障碍物相撞的概率,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防撞系统包括可调探测范围的障碍物探测模块,即前探头、后探头;速度和光强度检测模块;控制器模块;报警系统和刹车系统模块,其中前探头、后探头、速度和光强度检测模块、报警系统和刹车系统模块,各自分别与控制器模块连接。其控制方法是:首先通过速度和光强度的信息分别设置各个探测区的范围;其次若有障碍物进入前警示区和后警示区,便通过声光信息提醒骑乘人员和前、后行人或车辆;最后若障碍物进入前控制区,两轮车辆便及时减速、刹车、停止、断开电源,直到障碍物离开。本专利技术的探测区能够适应环境和速度的变化、降低了与前后障碍物相撞的概率,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两轮车辆行驶安全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很多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者反应不及时导致,所以智能防撞系统对行驶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在保障驾驶者安全的同时,也承担一些需要注意力、判断力和技术性的工作,从而降低驾驶的强度,减少驾驶者的负担。本文中的两轮车辆包括摩托车、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等。虽然目前对电动汽车的智能防撞系统有了一定研究,但现有的两轮车辆却很少安装智能防撞系统。即使安装,也缺乏灵活性,如只采用固定的检测距离,从而在不同的行驶速度的影响下造成误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保障两轮车辆驾驶者的行驶安全,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两轮车辆智能防撞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这种防撞系统的控制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其提供一种两轮车辆智能防撞系统,包括:可调探测范围的障碍物探测模块,即前探头、后探头;速度和光强度检测模块;控制器模块;报警系统和刹车系统模块,其中前探头、后探头、速度和光强度检测模块、报警系统和刹车系统模块,各自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 优选地,可调探测范围的障碍物探测模块包括三个探测区,分别是前警示区、前控制区、后警示区。优选地,各个障碍物探测区的范围的调整是通过对最大探测距离和探测角度范围的大小设置而实现的。优选地,各个障碍物探测区的范围是根据速度的大小、光强度的大小而调整的。优选地,报警系统指通过声光信号提醒骑乘人员和前后的行人、车辆。优选地,刹车系统指两轮车辆自动减速、刹车、停止、断开电源。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两轮车辆智能防撞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首先通过当前的速度和光强度的信息分别设置各个探测区的范围;其次若有障碍物进入前警示区和后警示区,便启动报警系统,通过声光信息提醒骑乘人员和前、后行人或车辆,直到障碍物离开后恢复正常;最后若有障碍物进入前控制区便同时启动报警系统和刹车系统,通过声光信息提醒骑乘人员和前、后行人或车辆的同时,两轮车辆及时减速、刹车、停止、断开电源,直到障碍物离开后恢复正常。优选地,速度越大、光强度越弱,各个探测区的探测范围越大,反之亦然。优选地,各个探测区的范围的设定可以采用实时的设定,也可以采用每隔一定时间设定一次。本专利技术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同时探测两轮车辆前方、后方的障碍物情况,尽可能避免与车辆前方和后方路上的危险障碍物相撞。2、若有障碍物,不仅向骑乘人员报警,还向前方和后方车辆或行人做出声光提醒,尽最大可能预防事故的发生。3、若障碍物离两轮车辆较近,会及时对车辆的进行紧急控制,刹车停止行驶,从而防止事故、提升行驶安全。4、能根据行驶的速度、光照强度,实时调节各个监测区域的范围,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两轮车辆智能防撞系统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两轮车辆I的前后分别装有障碍物探测传感器,即前探头5和后探头3。障碍物传感器可以采用激光探测传感器、超声波探测传感器、微波探测传感器等,并具有两个可调的探测参数:最大探测距离和探测角度范围。后探头3有一个探测区域,即后警示区2,前探头5有两个探测区域,即前控制区6和前警示区7。前探头5的两个探测区域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实现。这些区域的大小和形状都是可以调节的,后警示区2通过最大探测距离Lal5和探测角度范围Ral2来调节,前控制区6通过最大探测距离Lbl6和探测角度范围Rbl3来调节,前警示区7通过最大探测距离Lcl7和探测角度范围Rbl4来调节。控制器4能根据控制开关8和速度和光强度检测9的信息控制这三个检测区域的大小。车辆行驶时,前探头5和后探头3将把探测区内有无障碍物的信息传给控制器4,控制器结合系统的控制开关状态8和当前的行驶速度和光强度检测9的信息,控制报警系统10和刹车系统11是否工作。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如下:在行驶过程中,首先控制器4根据当前的行驶速度和光照强度等信息设定各个区域的最大探测距离和探测角度范围的值。设定完之后,若前警示区7中检测到障碍物(人、车辆或其他物体)时,控制器4启动报警系统10,通过声光信号提醒骑乘人员,自动通过喇叭等信号提醒前面行人或车辆,同时自动闪烁尾灯提醒后方行驶车辆,防止因紧急刹车而导致追尾事故。若障碍物离开前警示区7后,则报警系统10关闭。但若障碍物进一步进入前控制区6,则启动报警系统10的同时,启动刹车系统11,使得两轮车辆减速、停止、断开电源。直到障碍物离开前控制区6。同理,若有障碍物进入后警示区2,控制器4将启动报警系统10,通过声光信号提醒骑乘人员,同时自动闪烁尾灯提醒后方行驶车辆。本专利技术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同时探测两轮车辆前方、后方的障碍物情况,尽可能避免与车辆前方和后方路上的危险障碍物相撞。2、若有障碍物,不仅向骑乘人员报警,还向前方和后方车辆或行人做出声光提醒,尽最大可能预防事故的发生。3、若障碍物离两轮车辆较近,会及时对车辆的进行紧急控制,刹车停止行驶,从而防止事故、提升行驶安全。4、能根据行驶的速度、光照强度,实时调节各个监测区域的范围,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了便于对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予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在两轮车辆行驶时,若系统的控制开关8为打开状态,首先控制器4将根据当前的行驶速度和光照强度等信息设定各个区域的最大探测距离和探测角度范围的值。如当光照较好的情况下,两轮车辆行驶速度低于30km/h时,可将后警示区2最大探测距离Lal5设为3m、探测角度范围Ral2设为30度,前控制区6最大探测距离Lbl6设为lm、探测角度范围Rbl3设为20度,前警示区7最大探测距离Lcl7设为3m、探测角度范围Rbl4设为30度。一般的,前警示区7最大探测距离Lcl7要大于前控制区6最大探测距离Lbl6。而当两轮车辆行驶速度高于30km/h时,则把各个探测范围有所扩大,比如将后警示区2最大探测距离Lal5设为3m、探测角度范围Ral2设为40度,前控制区6最大探测距离Lbl6设为2m、探测角度范围Rbl3设为30度,前警示区7最大探测距离Lcl7设为5m、探测角度范围Rbl4设为40度。同理,当在光照强度较低时,如黑夜中、大雾中、沙尘暴等光照不好的情况时,各个监测范围将也有所扩大,从而提高行驶的安全性。设定完之后,若前警示区7中检测到障碍物(人、车辆或其他物体)时,控制器4启动报警系统10,通过声光信号提醒骑乘人员,自动通过喇叭等信号提醒前面行人或车辆,同时自动闪烁尾灯提醒后方行驶车辆,防止因紧急刹车而导致追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轮车辆智能防撞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可调探测范围的障碍物探测模块,即前探头(5)、后探头(3);速度和光强度检测(9)模块;控制器(4)模块;报警系统(10)和刹车系统(11)模块,其中前探头(5)、后探头(3)、速度和光强度检测模块(9)、报警系统(10)和刹车系统(11)模块,各自分别与所述控制器(4)模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兵彭文磊
申请(专利权)人:曹小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