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器及包括驱动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1542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2 18:50
提供一种驱动器及包括驱动器的装置,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带有发光二极管的光电路,并包括具有初级部分(11,13)和次级部分(12,14)的隔离电路(11-14)和用于将共模浪涌信号引至参考电位的引导电路(22,23)。所述隔离电路(11-14)可被设计成从光电路(2)引走共模浪涌信号(3)的第一部分,并且引导电路(22,23)可被设计成从光电路(2)引走共模浪涌信号(3)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小于第一部分。所述引导电路(22,23)可包括用于将次级部分的(12,14)的第一端连接到参考电位的电容器(22),电容器(22)的容值大于隔离电路(11-14)的寄生电容(41)的容值。所述驱动器(1)不包括任何连接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11-14)的电容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驱动器及包括驱动器的装置,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带有发光二极管的光电路,并包括具有初级部分(11,13)和次级部分(12,14)的隔离电路(11-14)和用于将共模浪涌信号引至参考电位的引导电路(22,23)。所述隔离电路(11-14)可被设计成从光电路(2)引走共模浪涌信号(3)的第一部分,并且引导电路(22,23)可被设计成从光电路(2)引走共模浪涌信号(3)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小于第一部分。所述引导电路(22,23)可包括用于将次级部分的(12,14)的第一端连接到参考电位的电容器(22),电容器(22)的容值大于隔离电路(11-14)的寄生电容(41)的容值。所述驱动器(1)不包括任何连接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11-14)的电容器。【专利说明】驱动器及包括驱动器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驱动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的光电路的驱动器。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装置。该装置例如为电灯及其部件。
技术介绍
JP05161258A公开了一种位于源电路和整流电路之间的浪涌电压吸收电路。该日本专利的重点是通过跨接在共模电感LI上的电阻Rl来吸收AC电源端的共模浪涌电压。该日本专利存在的明显缺点如下:I)电阻Rl所吸收的能量受到限制,不适宜高等级的浪涌电压的抑制,比如4kV以上。2)在稳态工作状态下(没有浪涌电压时)电阻Rl减弱了 LI作为共模滤波器的效果O3)只在输入滤波这 一级进行了抑制,没有对输出负载进行直接的浪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驱动器。本技术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装置。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驱动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的光电路的驱动器,该驱动器包括:-隔离电路,其包括用于接收来自源电路的初级信号的初级部分和用于向光电路提供次级信号的次级部分,以及-引导电路,其用于将共模浪涌信号弓丨导至参考电位。通过加入一个隔离电路,接收来自源电路的初级信号的初级部分和向光电路提供次级信号的次级部分被形成来提供隔离作用,例如电流隔离。通过加入一个用于将诸如共模浪涌电压或共模浪涌电流等共模浪涌信号引导至参考电位的引导电路,共模浪涌信号被引至参考电位。以此方法,连接于次级电路的光电路防范了共模浪涌信号。这种驱动器和光电路的组合被良好地用于户外设备。具有许多优点。光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任意种类以及各种组合的发光二极管。驱动器的一个实施例这样形成,所述隔离电路被设计为从光电路引走共模浪涌信号的第一部分,并且所述引导电路被设计为从光电路引走共模浪涌信号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小于第一部分。一种实现方法就是把引导电路耦合到隔离电路的次级部分。这样,对于共模浪涌信号,构成了一个包含隔离电路和引导电路的串联连接。驱动器的一个实施例这样形成,所述引导电路包括一个用于将次级部分的第一端连接至参考电位的电容器。这样,共模浪涌信号在次级部分被引导至参考电位。电容器与光电路的寄生电容形成并联连接。驱动器的一个实施例这样形成,所述电容器的容值大于隔离电路的寄生电容的容值。这样,隔离电路从光电路中引走大部分的共模浪涌信号,电容器从光电路中引走小部分的共模浪涌信号。电容的容值越大导致阻值越小。优选地,电容的容值至少是隔离电路的寄生电容的容值的十倍。由于电容器和光电路的寄生电容基于共模浪涌信号形成并联连接,并且由于所述并联连接与隔离电路的寄生电容形成串联连接,源于共模浪涌信号的最大冲击限值从光电路中被引走。驱动器的一个实施例这样形成,所述弓I导电路包括一个用于将次级部分的第二端连接至参考电位的另一电容器。驱动器的一个实施例这样形成,所述另一电容器的容值大于隔离电路的寄生电容的容值。驱动器的一个实施例这样形成,所述驱动器包括一个用于将初级部分的第一端连接至参考电位的电容器。这样,共模浪涌信号也在初级部分被弓I到参考电位。驱动器的一个实施例这样形成,当电容器的容值大于或等于引导电路的电容器的容值且容值大于或等于隔离电路的寄生电容的容值时,所述驱动器不包括任何连接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的电容器。在现有技术里,为了将共模浪涌信号引到参考电位,初级和次级部分通过第一现有电容器连接,并且次级部分的两端中的一端通过第二现有电容器连接至参考电位。根据所述现有技术,在待命状态中一个相对大的辉光电流通过所述第一现有电容器从初级部分流向次级部分。该相对大的辉光电流是不需要的。基于一个改进的情况,通过避用所述第一现有电容器避免了这种相对大的辉光电流。进一步根据所述现有技术,在光电路中存在一个相对大的对地电压值。该相对大的对地电压值是不需要的。基于一个改进的情况,通过避用所述第一现有电容器避免了这种相对大的对地电压值。驱动器不包括任何相互连接初级部分和次级部分的电容,当然并没有排除通常存在于两部分之间的寄生电容。驱动器的一个实施例这样形成,所述隔离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初级部分包括初级隔离变压器线圈,次级部分包括次级隔离变压器线圈。隔离变压器提供电隔离。驱动器的一个实施例这样形成,所述驱动器进一步包括:-用于整流初级信号的整流电路,其输入端被耦合到源电路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被耦合到初级部分的输入端。初级部分的输入端可以与初级部分的终端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次级部分的输出端可以与次级部分的终端一致,也可以不一致。驱动器的一个实施例这样形成,所述驱动器进一步包括:-连接到参考电位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完全围绕所述隔离电路。这种金属壳体也被称为法拉第笼或法拉第屏蔽罩。驱动器的一个实施例这样形成,所述参考电位是保护接地的。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装置,其包括驱动器并且进一步包括连接到次级部分的光电路。驱动器的一个实施例这样形成,所述引导电路的电容的容值大于光电路的寄生电容的容值。由于电容器和光电路的寄生电容基于共模浪涌信号形成并联连接,并且由于所述并联连接和隔离电路的寄生电容形成串联,源于共模浪涌信号的最大冲击限值从光电路中被引走。一种观点是从光电路引走共模浪涌信号。基本思路是使用弓I导电路将共模浪涌信号引至参考电位。此问题通过使用改进的驱动器已解决。进一步的益处是可以避免对于光电路相对大的辉光电流和光电路中相对大的对地电压值。本技术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的内容会在之后的实施例中体现并通过实施例阐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现有驱动器的实例,图2示出了现有驱动器的运作,图3示出了改进驱动器的实例,图4示出了改进驱动器的运作,图5示出了一种装置,以及图6示出了另一改进驱动器的实例。【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示出了一个现有驱动器。用来驱动带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的光电路2的现有驱动器包括一个隔离电路,该隔离电路是隔离变压器11,12,其实现了电隔离,但并不排除其它种类的隔离电路。该隔离电路包括用于从源电路接收初级信号的初级线圈11形式的初级部分和向光电路2提供次级信号的次级线圈12形式的次级部分。现有驱动器进一步包括连接初级和次级部分的第一现有电容器51和将第一现有电容器51的次级侧连接到保护接地的第二现有电容器52。进一步,整流电路31用于整流初级信号。整流电路31的输入端与源电路的输出端耦合,并且整流电路31的输出端与初级部分的输入端耦八口 ο在图2中,示出了现有驱动器的运作。诸如共模浪涌电压或共模浪涌电流的共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器(1),用于驱动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的光电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1)包括:??隔离电路(11?14),其包括用于接收来自源电路的初级信号的初级部分(11,13)和用于向所述光电路(2)提供次级信号的次级部分(12,14),以及??引导电路(22,23),其用于将共模浪涌信号(3)引导至参考电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兵李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