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0989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2 00:42
节能热交换器(6)具有集管(61)、第1扁平多孔管(64a)和第2扁平多孔管(64b)。集管(61)具有供第1制冷剂流动的第1主流路(62a1)和供第2制冷剂流动的第2主流路(62a2)。第1扁平多孔管(64a)具有供第1制冷剂流动的多个第1制冷剂流路孔(65a)。第2扁平多孔管(64b)具有供第2制冷剂流动的多个第2制冷剂流路孔(65b)。集管(61)具有管连接部件(63)。管连接部件(63)形成第1副流路(62c1)和第2副流路(62c2)。第1副流路(62c1)使第1主流路(62a1)和第1制冷剂流路孔(65a)连通。第2副流路(62c2)使第2主流路(62a2)和第2制冷剂流路孔(65b)连通。第1扁平多孔管(64a)和第2扁平多孔管(64b)紧密接触,使第1制冷剂和第2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节能热交换器(6)具有集管(61)、第1扁平多孔管(64a)和第2扁平多孔管(64b)。集管(61)具有供第1制冷剂流动的第1主流路(62a1)和供第2制冷剂流动的第2主流路(62a2)。第1扁平多孔管(64a)具有供第1制冷剂流动的多个第1制冷剂流路孔(65a)。第2扁平多孔管(64b)具有供第2制冷剂流动的多个第2制冷剂流路孔(65b)。集管(61)具有管连接部件(63)。管连接部件(63)形成第1副流路(62c1)和第2副流路(62c2)。第1副流路(62c1)使第1主流路(62a1)和第1制冷剂流路孔(65a)连通。第2副流路(62c2)使第2主流路(62a2)和第2制冷剂流路孔(65b)连通。第1扁平多孔管(64a)和第2扁平多孔管(64b)紧密接触,使第1制冷剂和第2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专利说明】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过去,如日本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 — 163004号公报)公开的那样,使用扁平多孔管在制冷剂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被用于冷冻循环中。在该热交换器中,供进行热交换的两种制冷剂分别流经的两个扁平多孔管彼此贴合。并且,在该热交换器中,以使扁平多孔管的制冷剂流路孔的排列方向沿着集管的长边方向的方式,将扁平多孔管与集管连接。因此,在将多个扁平多孔管与集管连接的情况下,需要延长集管,因而难以紧凑化。专利技术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的热交换器。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热交换器具有集管、第I扁平管和第2扁平管。集管具有供第I制冷剂流动的第I主流路和供第2制冷剂流动的第2主流路。第I扁平管与集管连接。第I扁平管是具有供第I制冷剂流动的多个第I制冷剂流路孔的扁平多孔管。第2扁平管与集管连接。第2扁平管是具有供第2制冷剂流动的多个第2制冷剂流路孔的扁平多孔管。集管具有副流路形成部件。副流路形成部件形成第I副流路和第2副流路。第I副流路使第I主流路和第I制冷剂流路孔连通。第2副流路使第2主流路和第2制冷剂流路孔连通。第I扁平管和第2扁平管紧密接触。第I扁平管和第2扁平管使流经第I制冷剂流路孔的第I制冷剂和流经第2制冷剂流路孔的第2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在第一方面的热交换器中,集管的第I主流路通过第I副流路而与第I扁平管的多个第I制冷剂流路孔连通,而且集管的第2主流路通过第2副流路而与第2扁平管的多个第2制冷剂流路孔连通。第I扁平管沿着第I制冷剂流路孔的排列方向是扁平的。第I主流路沿着集管的长边方向形成。在使第I制冷剂流路孔直接连通于第I主流路的情况下,需要以使第I扁平管的扁平方向沿着集管的长边方向的方式,将第I扁平管与集管连接。因此,在将多个第I扁平管与集管连接的情况下,集管的长度变长,因而难以使热交换器紧凑化。另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热交换器中,通过第I副流路将制冷剂流路孔连通于第I主流路,由此不需要以使第I扁平管的扁平方向沿着集管的长边方向的方式,将第I扁平管与集管连接。这对于第2扁平管也是一样的。因此,第一方面的热交换器不需要使集管的长度变长,因而能够实现紧凑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热交换器是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第I扁平管和第2扁平管以使第I制冷剂流路孔的排列方向即横截面长边方向和第2制冷剂流路孔的排列方向即横截面长边方向与集管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式,与集管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热交换器是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第I扁平管和第2扁平管以使横截面长边方向与集管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式,与集管连接。在第三方面的热交换器中,以使第I扁平管的扁平方向与集管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式,将第I扁平管与集管连接。这对于第2扁平管也是一样的。因此,第三方面的热交换器能够有效地实现紧凑化。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热交换器是根据第一?第三方面中任意一个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副流路形成部件包括管接合部件,该管接合部件被固定于集管,第I扁平管的端部及第2扁平管的端部接合于该管接合部件。在第四方面的热交换器中,能够把用于将第I扁平管与集管连接的部件、和用于将第2扁平管与集管连接的部件一体化。因此,第四方面的热交换器能够削减部件数目,因而能够抑制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的热交换器是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副流路形成部件还包括管固定部件,该管固定部件将第I扁平管的端部及第2扁平管的端部与管接合部件一起固定。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的热交换器是根据第一?第五方面中任意一个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副流路形成部件形成多个第I副流路和多个第2副流路。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的热交换器是根据第一?第六方面中任意一个方面所述的热交换器,第I制冷剂和第2制冷剂是二氧化碳。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第七方面的热交换器能够实现紧凑化。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第六方面的热交换器能够抑制制造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节能热交换器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节能热交换器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节能热交换器的水平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节能热交换器的水平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节能热交换器的铅直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节能热交换器的铅直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流路形成部件的外观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第I扁平多孔管和第2扁平多孔管的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管接合部件的主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管固定部件的主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间隔部件的主视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节能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节能热交换器的集管及扁平多孔管的外观图。图15是过去的制冷剂/制冷剂热交换器的集管及扁平多孔管的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实施方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例中的一例,不能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I)空调装置的结构图1是作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冷冻装置的一例的空调装置I的概略结构图。空调装置I具有以能够进行制冷运转的方式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10,使用二氧化碳等在超临界区域工作的制冷剂执行二级压缩式冷冻循环。制冷剂回路10主要具有压缩机构2、热源侧热交换器3、膨胀机构4、利用侧热交换器5和节能热交换器6。下面对这些构成单元进行说明。(1-1)压缩机构压缩机构2将制冷剂从冷冻循环中的低压一直压缩到冷冻循环中的高压。压缩机构2是使用两个压缩单元对制冷剂进行二级压缩的压缩机21。压缩机21是在壳体21a内收纳了压缩单元驱动马达21b、驱动轴21c、前级侧压缩单元2c和后级侧压缩单元2d的密封式构造。压缩单元驱动马达21b与驱动轴21c连接。驱动轴21c与前级侧压缩单元2c和后级侧压缩单元2d连接。S卩,压缩机21具有如下的一轴二级压缩构造,即,压缩单元驱动马达21b通过一根驱动轴21c对前级侧压缩单元2c和后级侧压缩单元2d进行驱动。压缩机21从吸入管2a吸入低压的制冷剂,并通过前级侧压缩单元2c将被吸入的制冷剂压缩,然后将被压缩后的中间压力的制冷剂排出到中间压力制冷剂管7中。然后,压缩机21吸入被排出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6),该热交换器(6)具有:集管(61),其具有供第1制冷剂流动的第1主流路(62a1)和供第2制冷剂流动的第2主流路(62a2);第1扁平管(64a),其与所述集管连接,而且是具有供所述第1制冷剂流动的多个第1制冷剂流路孔(65a)的扁平多孔管;以及第2扁平管(64b),其与所述集管连接,而且是具有供所述第2制冷剂流动的多个第2制冷剂流路孔(65b)的扁平多孔管,所述集管具有副流路形成部件(63),该副流路形成部件(63)形成第1副流路(62c1)和第2副流路(62c2),所述第1副流路(62c1)使所述第1主流路和所述第1制冷剂流路孔连通,所述第2副流路(62c2)使所述第2主流路和所述第2制冷剂流路孔连通,所述第1扁平管和所述第2扁平管紧密接触,而且使流经所述第1制冷剂流路孔的所述第1制冷剂和流经所述第2制冷剂流路孔的所述第2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冈俊加治隆平白石吉和藤原明大兵头孝之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