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明保专利>正文

具有钛铜镍复合镀覆结构的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单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0554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钛铜镍复合镀覆结构的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单晶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碳化钛层(4);    包括钛层(3);    包括铜层(2);    包括镍层(1);    其中碳化钛层(4)采用真空微蒸发镀覆方法将碳化钛镀在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的表面,在碳化钛层(4)上再镀覆一层钛层(3),在钛层(3)上再采用电镀法镀一层铜,最后在铜层(2)上镀一层镍。(*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切割石料的刀具,特别指刀具中含具有钛铜镍复合镀覆结构的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单晶体
技术介绍
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单晶,作为超硬材料,常以其作为磨粒,制造切割、磨削类工具,为了增强胎体对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单晶的把持力,工具制造过程中,常在其表面作金属化处理,目前,较多采用的钛镍复合镀覆,对提高工具的使用寿命有明显的帮助,但镀层有时会影响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的出刃,造成部分种类工具的锋利度下降,影响加工质量和效率,并容易产生高热而烧损工具和烧伤工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加工质量好,工作效率高的具有钛铜镍复合镀覆结构的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单晶体。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具有复合镀覆结构的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单晶体;它包括碳化钛层;包括钛层;包括铜层;包括镍层;其中碳化钛层采用真空微蒸发镀覆方法将碳化钛镀在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的表面,在碳化钛层上再镀覆一层钛层,在钛层上再采用电镀法镀一层铜,最后在铜层上镀一层镍。本技术在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表面镀覆钛铜镍复合层,实现非金属表面金属化,使其在不影响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工作时正常出刃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冶金结合性能、抗冲击性能和散热性能,有利于提高胎体对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单晶的把持力,增大其出刃高度,从而提高工具的使用寿命、加工质量和工作效率,并能减少工具的热损伤和工件的烧伤。附图说明图1是金刚石单晶体复合镀覆结构图图2是立方氮化硼单晶体复合镀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2可知,本技术包括碳化钛层(4);包括钛层(3);包括铜层(2);包括镍层(1);其中碳化钛层(4)采用真空微蒸发镀覆方法将碳化钛镀在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的表面,在碳化钛层(4)上再镀覆一层钛层(3),在钛层(3)上再采用电镀法镀一层铜,最后在铜层(2)上镀一层镍。本技术所述的镀覆在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表面的碳化钛层(4)也可以是硼化钛层或氮化钛层。本技术是先在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单晶表面生成过渡层,然后镀上铜层,再镀上镍层。过渡层是在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单晶的表面,生成碳化钛或硼化钛、氮化钛等化合物,以实现非金属表面金属化的目的,变以往的机械包镶为化学键合,以利于同金属的结合。铜层包在过渡层的外面,铜对过渡层有较好的湿润性,能形成较好的冶金结合,在镍层的支撑下,对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单晶,具有较好的把持能力;铜的耐磨性适中,铜层有利于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单晶在工作过程中的正常出刃;铜的导热性较好,铜层有利于减少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单晶工作过程中的热损伤,也有利于避免烧伤工件;铜层还有一定的消音作用。镍层包在铜层外面,镍在铜层及胎体金属间,能形成很好的结合能力;镍具有较好的冲击韧性和红硬性,能承受和传递工作时产生的各种载荷。本技术所述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的钛铜镍复合镀覆,过渡层一般采用真空微蒸发镀覆方法生产,铜层和镍层均可采用电镀法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钛铜镍复合镀覆结构的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单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化钛层(4);包括钛层(3);包括铜层(2);包括镍层(1);其中碳化钛层(4)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明保
申请(专利权)人:彭明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