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长玻璃纤维增强PC生产用熔融浸润装置及浸润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99237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0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连续长玻璃纤维增强PC生产用熔融浸润装置及浸润方法,包括壳体,反应槽,其前端设有反应槽玻璃纤维入口,后端设有反应槽玻璃纤维出口,反应槽内装有相容剂;浸润槽,包括模腔、树脂导入通道入口、玻璃纤维入口、玻璃纤维出口、玻璃纤维分散浸润辊轮,所述的树脂导入通道入口、玻璃纤维入口、玻璃纤维出口分别连通模腔,所述的玻璃纤维分散浸润辊轮置于模腔内,模腔内装有熔融PC树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玻璃纤维丝的摩擦和折损:提高了浸润速度,提高了产能,同时降低了加工成本;用相容剂将玻璃纤维进行预处理,提高了玻璃纤维与树脂间的结合力和浸润效果,最终大幅度提升产物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连续长玻璃纤维增强PC生产用熔融浸润装置及浸润方法,包括壳体,反应槽,其前端设有反应槽玻璃纤维入口,后端设有反应槽玻璃纤维出口,反应槽内装有相容剂;浸润槽,包括模腔、树脂导入通道入口、玻璃纤维入口、玻璃纤维出口、玻璃纤维分散浸润辊轮,所述的树脂导入通道入口、玻璃纤维入口、玻璃纤维出口分别连通模腔,所述的玻璃纤维分散浸润辊轮置于模腔内,模腔内装有熔融PC树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够减少玻璃纤维丝的摩擦和折损:提高了浸润速度,提高了产能,同时降低了加工成本;用相容剂将玻璃纤维进行预处理,提高了玻璃纤维与树脂间的结合力和浸润效果,最终大幅度提升产物性能。【专利说明】连续长玻璃纤维增强PC生产用熔融浸润装置及浸润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改性加工
,具体涉及连续长玻璃纤维增强PC生产用玻璃纤维束反应型熔融浸润装备及浸润方法。用于连续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PC的生产。
技术介绍
传统的改性方法生产的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PC的玻璃纤维长度一般小于0.5mm,平均长度是2-3mm,其制品的受力破坏主要是玻璃纤维从基体拔出,玻璃纤维越短越容易从基体树脂中拔出,制品的强度就越低。上个世纪末期,国外改性PC行业开始涌现出连续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PC(LFT)。与传统的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PC相比,LFT的玻璃纤维长度明显大于传统方法生产的增强PC中玻璃纤维的长度。由于LFT中玻璃纤维的长度较长,更好地发挥了玻璃纤维的增强能力,从而赋予制品更高的刚性、机械强度、抗冲击强度、抗蠕变性,同时由于玻璃纤维的长度较长,在成型的过程中,玻璃纤维不容易发生取向,所以改善了传统玻璃纤维增强制品容易翘曲变形的缺陷。与传统的材料相比,LFT具有明显高的性能优势和制品的尺寸稳定性,所以LFT材料很快成为复合材料市场中正在突起的一类新广品。这类材料作为以塑代钢的最佳解决方案,被大量用于汽车工业,以减轻汽车的重量,节能减排。如用于汽车的保险杠、仪表板承重支架,蓄电池承重槽,座椅骨架,发动机罩盖等部件。除了用于汽车领域以外还用于家电、环保机械、建筑、工程、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目前,LFT材料的生产以熔融浸润法为主。其工艺过程是玻璃纤维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穿过充满熔体的模腔,玻璃纤维束在模腔内在内部装置的作用下散开,然后被树脂浸润到玻璃纤维束的内部,和每个玻璃纤维丝充分接触。然后经过浸润的玻璃纤维束从浸润装备玻璃纤维出口牵出,再经冷却、烘干后切成所需长度的连续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PC颗粒。然而该材料生产的关键技术就在于树脂能否对玻璃纤维进行充分快速的浸润。关键技术具体表现为:1)玻璃纤维通过浸润装备过程中,磨损程度较小,因为如果磨损程度严重容易堵塞浸润设备,导致生产不稳定;2)玻璃纤维在经过浸润装备过程中,要被内部的熔融树脂充分浸润,甚至树脂包覆到每根玻璃纤维单丝,因为浸润效果不好,制品的外观浮纤严重,同时制品的强度不高;3)玻璃纤维通过浸润装置的线速度越快,LFT材料的产量越高,同时单位重量的LFT材料的加工成本越低。只有以上三个关键技术都能达到的浸润装备才算得上成功的设备。法国阿托公司1989在中国专利CN1021643C公开的相关专利,其特征为一类似正玄曲线的弯曲浸润流道。塑化好的PC进入到模腔内与玻璃纤维接触,玻璃纤维束在通过弯曲流道的波峰和波谷时,在张力的作用下散开,然后被熔融树脂充分浸润。该专利设计的优点是,树脂对玻璃纤维的浸润效果较好,但是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缺陷,即玻璃纤维丝容易被磨损,尤其是牵引速度越快,玻璃纤维受到的张力越大,越容易磨损,造成生产不稳定,甚至造成停产。同时我们也查阅和验证了国内其他公司或高校的授权专利。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缺陷,能够实现上述3个关键技术的几乎没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更低的加工成本,更高的产量,更高的生产稳定性,更高的材料性能的连续长玻璃纤维增强PC生产用熔融浸润装置及浸润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连续长玻璃纤维增强PC生产用熔融浸润装置,该装置为玻璃纤维束反应型熔融浸润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反应槽,其前端设有反应槽玻璃纤维入口,后端设有反应槽玻璃纤维出口,反应槽内装有相容剂,对玻璃纤维进行预处理,将相容剂接枝到玻璃纤维上,相容剂为市售相容剂;浸润槽,包括模腔、树脂导入通道入口、玻璃纤维入口、玻璃纤维出口、玻璃纤维分散浸润辊轮,所述的树脂导入通道入口、玻璃纤维入口、玻璃纤维出口分别连通模腔,所述的玻璃纤维分散浸润辊轮置于模腔内,模腔内装有熔融PC树脂。所述的反应槽与浸润槽之间设有导向柱,从反应槽玻璃纤维出口引出的预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经导向柱导向进入浸润槽的玻璃纤维入口。所述的浸润槽中的玻璃纤维分散浸润辊轮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的壳体的材料是经过渗碳和氮化处理过的耐磨钢材。所述的反应槽玻璃纤维入口的横切面是长轴为3-8mm,短轴为2_6mm的椭圆;所述的反应槽玻璃纤维出口的横切面是长轴为3-6mm,短轴为2_4mm的椭圆。所述的树脂导入通道入口为一条间隙为l_4mm的狭缝。所述的浸润槽中玻璃纤维入口的横切面是长轴为3-6mm,短轴为2_7mm的椭圆;玻璃纤维出口的横切面是长轴为2-8mm,短轴为2_6mm的椭圆。所述的玻璃纤维分散浸润辊轮是带有螺旋状凹槽的辊轮,凹槽底部宽6_20mm,凹槽的深度为3-10_,玻璃纤维进入浸润槽模腔后沿着凹槽缠绕在玻璃纤维分散浸润辊轮上,缠绕一周从相邻的凹槽轨道离开玻璃纤维分散浸润辊轮,然后引入下一个玻璃纤维分散浸润辊轮的凹槽轨道;同一个玻璃纤维分散浸润辊轮上凹槽与凹槽之间隔板的宽度为2-6mm,凹槽的圈数至少是玻璃纤维股数的两倍。使用所述的装置使玻璃纤维束浸润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玻璃纤维先通过反应槽与相容剂发生接枝反应,然后经浸润槽的玻璃纤维入口进入到模腔中,熔融PC树脂经树脂导入通道入口进入到模腔中,在充满熔融PC树脂的模腔内玻璃纤维束在张力牵引下错位绕过玻璃纤维分散浸润棍轮,同时由于玻璃纤维分散浸润棍轮能够使玻璃纤维充分散开,促进熔融PC树脂浸润到玻璃纤维束内部,然后被充分浸润的玻璃纤维束从玻璃纤维出口牵出,浸润好的玻璃纤维束经冷却、烘干后切成所需长度的连续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PC颗粒。与现有玻璃纤维熔融浸润设备相比,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I)玻璃纤维通过浸润装备过程中,磨损程度较小,因为如果磨损程度严重容易堵塞浸润设备,导致停产;2)玻璃纤维在经过浸润装备过程中,要被内部的熔融树脂充分浸润,甚至树脂包覆到每根玻璃纤维单丝,因为浸润效果不好,制品的外观浮纤严重,同时制品的强度不高;3)玻璃纤维通过浸润装置的线速度越快,LFT材料的产量越高,同时单位重量的LFT材料的加工成本越低。4)由于该浸润装备设置了一个对玻璃纤维进行预处理的设备一反应槽(该反应槽将玻璃纤维与树脂的相容剂接枝到玻璃纤维上),增强了树脂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结合力,使得最终制品的性能会非常高。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更低的加工成本,更高的产量,更高的生产稳定性,更高的材料性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玻璃纤维分散浸润辊轮;图2是连续长玻璃纤维增强PC生产用玻璃纤维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长玻璃纤维增强PC生产用熔融浸润装置,该装置为玻璃纤维束反应型熔融浸润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反应槽,其前端设有反应槽玻璃纤维入口,后端设有反应槽玻璃纤维出口,反应槽内装有相容剂,对玻璃纤维进行预处理,将相容剂接枝到玻璃纤维上;浸润槽,包括模腔、树脂导入通道入口、玻璃纤维入口、玻璃纤维出口、玻璃纤维分散浸润辊轮,所述的树脂导入通道入口、玻璃纤维入口、玻璃纤维出口分别连通模腔,所述的玻璃纤维分散浸润辊轮置于模腔内,模腔内装有熔融PC树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鹏苏吉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