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纤增强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99043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纤增强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由聚丙烯30‑60份,聚乙烯1‑10份,玻璃纤维25‑45份,增韧剂0‑5份,成核剂5‑10份,表面改善剂5‑10份经混合、挤出造粒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表面改善剂中TAF与硅酮混合后增强了聚丙烯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相容性;并在玻璃纤维、聚丙烯之间形成了类似锚固结点,即交联点,改善了玻纤与聚丙烯的粘结状态,减少玻纤与树脂的分离,从而大大地减少玻纤的外露。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横截面为矩形的短切玻璃纤维,不仅本身可以减少浮纤现象,还可与表面改善剂相互配合,共同改善了玻纤增强聚丙烯组合物注塑后表面浮纤,并提高其抗压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纤增强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纤增强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丙烯为无毒、无臭、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分子量约8万-15万,密度只有0.90-0.91g/cm3,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另外,聚丙烯对水特别稳定,在水中的吸水率仅为0.01%。聚丙烯成型性好,但因其收缩率大,约为1%~2.5%,所以制成厚壁制品易出现凹陷,故对一些尺寸精度较高零件,很难于达到要求。目前主要通过添加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可提高聚丙烯材料的强度、热变形温度和尺寸稳定性,扩大了聚丙烯材料的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建筑等领域。但加入玻纤后则容易出现浮纤的现象,浮纤现象一般是由玻纤外露造成,白色玻纤在塑料熔体充模流动过程中浮露于外表,待冷凝成型后便在塑件表面形成放射状白色痕迹,当塑件为黑色时会因色泽差异加大而更加明显。所以浮纤现象不仅影响PA制件的外观美观性,还影响其作为耐压制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纤增强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改善聚丙烯组合物的浮纤现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纤增强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聚丙烯                         30‑60份,聚乙烯                         1‑10份,玻璃纤维                       25‑45份,增韧剂                         0‑5份,成核剂                         5‑10份,表面改善剂                     5‑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纤增强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聚丙烯30-60份,聚乙烯1-10份,玻璃纤维25-45份,增韧剂0-5份,成核剂5-10份,表面改善剂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增强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其长度为2-5mm;所述玻璃纤维的横截面为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增强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选自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或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增强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核剂为苯甲酸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增强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改善剂为乙撑双脂肪酸酰胺和硅酮按质量比为1:1进行混合而成的混合物。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生吴安琪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