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乏汽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9064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6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轮机乏汽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壳和设于冷却壳内的蛇形冷却管,蛇形冷却管的首端为进气端,末端为冷凝水排出口,进气端和冷凝水排出口均伸出于冷却壳之外,冷却壳的顶部设有喷淋装置,冷却壳的底部设有排水口,冷却壳上还设有控制器,进气端设有压力传感器,喷淋装置上设有控制喷淋装置出水量大小的自动调节阀,自动调节阀上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和压力传感器均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2)能自动改变喷淋装置的喷水量;(3)方便检修;(4)检修门的四周均设有密封条,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5)方便观察冷却壳内的工作状况;(6)便于打开或关闭检修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轮机乏汽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壳和设于冷却壳内的蛇形冷却管,蛇形冷却管的首端为进气端,末端为冷凝水排出口,进气端和冷凝水排出口均伸出于冷却壳之外,冷却壳的顶部设有喷淋装置,冷却壳的底部设有排水口,冷却壳上还设有控制器,进气端设有压力传感器,喷淋装置上设有控制喷淋装置出水量大小的自动调节阀,自动调节阀上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和压力传感器均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相连。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2)能自动改变喷淋装置的喷水量;(3)方便检修;(4)检修门的四周均设有密封条,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5)方便观察冷却壳内的工作状况;(6)便于打开或关闭检修门。【专利说明】一种汽轮机乏汽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轮机,特别是一种汽轮机乏汽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汽轮机乏汽的处理方式为:将乏汽通入冷凝管道中,然后用喷淋装置对冷凝管道进行喷淋,这样就可以将乏汽冷凝,最后凝结成水并排除,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乏汽的压力大小和流量波动较大,而喷淋装置的喷水量是一定的,因而当乏汽的流量较大时,不能完全将乏汽冷凝,而乏汽的流量较小时,对应的喷淋装置的喷水量较大,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根据乏汽压力和流量的大小自动调节喷淋装置的喷水量的汽轮机乏汽冷却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汽轮机乏汽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壳和设于冷却壳内的蛇形冷却管,所述蛇形冷却管的首端为进气端,末端为冷凝水排出口,所述进气端和冷凝水排出口均伸出于冷却壳之外,所述冷却壳的顶部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冷却壳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冷却壳上还设有控制器,所述进气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喷淋装置上设有控制喷淋装置出水量大小的自动调节阀,所述自动调节阀上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压力传感器均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相连。为了取得更好的喷淋效果,本技术的汽轮机乏汽冷却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于冷却壳内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自动调节阀设于进水管上,所述喷淋管上设有若干个喷头。为了方便检修,所述冷却壳上设有一扇检修门,为了提高检修门的密闭性能,防止冷却壳内的水从检修门与冷却壳之间的缝隙内流出,所述检修门的四周均设有密封条。为了方便观察检修壳内的工作状况本技术的汽轮机乏汽冷却装置,所述检修门上设有一个由透明塑料制成的观察窗。为了方便打开和关闭检修门,本技术的汽轮机乏汽冷却装置,所述检修门上设有把手。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I)结构简单;(2)蛇形冷却管的进气端设有流量传感器,能够检测到乏汽的流量,喷淋装置上设有自动调节阀,自动调节阀和流量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因而,控制器能根据乏汽流量的大小自动改变喷淋装置的喷水量,既能实现对乏汽的完全冷凝,又不会因喷水量过大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操控方便;(3)冷却壳上设有一扇检修门,方便对喷淋装置和蛇形冷却管进行检修;(4)检修门的四周均设有密封条,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避免冷却壳内的水从门缝中溢出;(5)检修门上设有一个由透明塑料制成的观察窗,方便观察冷却壳内的工作状况;(6)检修门上设有把手,便于打开或关闭检修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却壳,2、进气端,3、流量传感器,4、信号线,5、控制模块,6、自动调节阀,7、喷淋管,8、进水管,9、喷头,10、蛇形冷却管,11、冷凝器排出口,12、排水口,13、观察窗,14、把手,15、检修门,16、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汽轮机乏汽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壳I和设于冷却壳I内的蛇形冷却管10,所述蛇形冷却管10的首端为进气端2,末端为冷凝水排出口 11,所述进气端2和冷凝水排出口 11均伸出于冷却壳I之外,所述冷却壳I的顶部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冷却壳I的底部设有排水口 12,所述冷却壳I上还设有控制器16,所述进气端2设有流量传感器3,所述喷淋装置上设有控制喷淋装置出水量大小的自动调节阀6,所述自动调节阀6上设有控制模块5,所述控制模块5和流量传感器3均通过信号线4与控制器16相连;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于冷却壳I内的喷淋管7,所述喷淋管7上连接有进水管8,所述自动调节阀6设于进水管8上,所述喷淋管7上设有若干个喷头9 ;所述冷却壳I上设有一扇检修门15,所述检修门15的四周均设有密封条;所述检修门15上设有一个由透明塑料制成的观察窗13 ;所述检修门15上设有把手14。本技术的汽轮机乏汽冷却装置,将汽轮机乏汽与进气端对接,进气端上的流量传感器就会实时的将进气端的乏汽的流量监测出来,然后通过控制线将乏汽流量数据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乏汽的流量数据发出信号,驱动自动调节阀对喷淋装置的喷水量进行调节,使得喷淋装置的喷水量既能完全将蛇形冷却管内的乏汽完全冷凝,又不会使喷淋装置喷出过量的水,实现了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操控起来也非常方便。喷淋装置喷出的水与蛇形冷却管10内的乏汽完成热交换后,会从冷却壳I底部的排水口 12排出,蛇形冷却管10内的乏汽经喷淋装置的喷淋冷却后,凝结成冷凝水,从冷凝水排出口 11排出。冷却壳I上设有一扇检修门15,方便对喷淋装置和蛇形冷却管10进行检修。检修门15的四周均设有密封条,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避免冷却壳I内的水从门缝中溢出。检修门15上设有一个由透明塑料制成的观察窗13,方便观察冷却壳I内的工作状况。检修门15上设有把手14,便于打开或关闭检修门15。【权利要求】1.一种汽轮机乏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壳(I)和设于冷却壳(I)内的蛇形冷却管(10),所述蛇形冷却管(10)的首端为进气端(2),末端为冷凝水排出口(11),所述进气端⑵和冷凝水排出口(11)均伸出于冷却壳⑴之外,所述冷却壳⑴的顶部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冷却壳⑴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2),所述冷却壳⑴上还设有控制器(16),所述进气端(2)设有流量传感器(3),所述喷淋装置上设有控制喷淋装置出水量大小的自动调节阀(6),所述自动调节阀(6)上设有控制模块(5),所述控制模块(5)和流量传感器(3)均通过信号线(4)与控制器(16)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乏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于冷却壳(I)内的喷淋管(7),所述喷淋管(7)上连接有进水管(8),所述自动调节阀(6)设于进水管(8)上,所述喷淋管(7)上设有若干个喷头(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乏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壳(I)上设有一扇检修门(15),所述检修门(15)的四周均设有密封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轮机乏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门(15)上设有一个由透明塑料制成的观察窗(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轮机乏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门(15)上设有把手(14)。`【文档编号】F28B9/04GK203518657SQ201320618494【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专利技术者】朱晓明, 冯兴相, 郑奠邑 申请人:神华国能山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轮机乏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壳(1)和设于冷却壳(1)内的蛇形冷却管(10),所述蛇形冷却管(10)的首端为进气端(2),末端为冷凝水排出口(11),所述进气端(2)和冷凝水排出口(11)均伸出于冷却壳(1)之外,所述冷却壳(1)的顶部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冷却壳(1)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2),所述冷却壳(1)上还设有控制器(16),所述进气端(2)设有流量传感器(3),所述喷淋装置上设有控制喷淋装置出水量大小的自动调节阀(6),所述自动调节阀(6)上设有控制模块(5),所述控制模块(5)和流量传感器(3)均通过信号线(4)与控制器(1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明冯兴相郑奠邑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国能山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