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纠偏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88962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6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纠偏控制系统,包括主油路P0,油箱、纠偏缸、与纠偏缸的无杆腔相连的第一平衡阀、与纠偏缸的有杆腔相连的第二平衡阀、与所述第一、第二平衡阀相连的电磁换向阀以及位于主油路P0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纠偏控制系统还包括断电复位控制部,所述断电复位控制部可在纠偏系统断电或故障后对所述纠偏缸进行归位,从而可有效避免未能归位的纠偏缸给工作装置的提升带来附加阻力和对已经作业完成的槽壁或孔壁产生破坏性刮蹭情况的发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纠偏控制系统,包括主油路P0,油箱、纠偏缸、与纠偏缸的无杆腔相连的第一平衡阀、与纠偏缸的有杆腔相连的第二平衡阀、与所述第一、第二平衡阀相连的电磁换向阀以及位于主油路P0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纠偏控制系统还包括断电复位控制部,所述断电复位控制部可在纠偏系统断电或故障后对所述纠偏缸进行归位,从而可有效避免未能归位的纠偏缸给工作装置的提升带来附加阻力和对已经作业完成的槽壁或孔壁产生破坏性刮蹭情况的发生。【专利说明】一纠偏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本技术涉及成槽机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纠偏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部分液压传动的地下施工设备(如成槽机)的工作装置在工作时需要控制工作装置行进的方向,其工作装置上安装有液压纠偏装置,该装置动作需要的液压油一般从主工作回路分得,动作的控制依靠安装在密闭箱体内的电磁换向阀实现。当电磁换向阀的供电或主工作回路出现故障时,纠偏装置将停留在故障时的状态,为了检修,需要将工作装置从地下提出到地面,而未能归位的纠偏装置给工作装置的提升带来了附加阻力,并将对已经作业完成的槽壁或孔壁产生破坏性刮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断电或主油路故障时,具有能使纠偏缸复位功能的纠偏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当电磁换向阀的供电或主工作回路出现故障时,可对纠偏装置进行归位,从而可有效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纠偏控制系统,包括主油路PO、纠偏缸以及将主油路PO的压力油选择性地连接至纠偏缸的有杆腔Al或无杆腔BI的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还包括工作油口 A和B、进油口 P以及回油口 T,所述工作油口 A与所述无杆腔BI相连、工作油口 B与有杆腔Al相连、进油口 P与主油路PO相连,所述电磁换向阀至少包括进油口P与工作油口 A连通的第一工作位、进油口 P与工作油口 B连通的第二工作位以及进油口P阻断且工作油口 A、B同时回油的中位,所述纠偏控制系统还包括断电复位控制部,所述断电复位控制部包括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以及断电复位换向阀;所述断电复位换向阀为电磁阀,其包括与纠偏缸无杆腔Al相连的工作油口 A2、与所述纠偏缸的有杆腔BI相连的工作油口 B2、回油口 T2以及与主油路PO连接的进油口 P2,所述断电复位换向阀至少包括其电控端得电时所述进油口 P2与所述工作油口 A2连通的第一工作位以及进油口 P2与所述工作油口 B2连通第二工作位;所述第四单向阀位于所述进油口 P2与主油路PO相连的油路上,且第四单向阀的进油口与主油路PO相连,出油口与所述断电复位换向阀的进油口 P2相连;所述第二单向阀位于所述断电复位换向阀的工作油口 A2与所述纠偏缸的无杆腔Al相连的油路上,且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纠偏缸的无杆腔Al相连,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断电复位换向阀的工作油口 A2相连;所述第三单向阀位于所述断电复位换向阀的工作油口 B2与所述纠偏缸的有杆腔BI相连的油路上,且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纠偏缸的有杆腔BI相连,所述第三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断电复位换向阀的工作油口 B2相连。优选地,所述纠偏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油路PO上的蓄能器、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和蓄能器相连且允许所述蓄能器内的压力油进入所述电磁换向阀和所述断电复位控制部。优选地,所述纠偏控制系统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纠偏缸的无杆腔Al和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工作油口 A之间的第一平衡阀以及连接于所述纠偏缸的有杆腔BI和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工作油口 B之间的第二平衡阀,所述第一平衡阀包括第一液控口 XI,所述第二平衡阀包括第二液控口 X2,所述第一液控口 Xl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工作油口 B相连、所述第二液控口 X2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工作油口 A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平衡阀包括并联的单向阀一和第一溢流阀,所述第二平衡阀包括并联的单向阀二和第二溢流阀,所述单向阀一的进油口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工作油口 A相连,单向阀一的出油口分别与所述纠偏缸的无杆腔Al相连;所述单向阀二的进油口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工作油口 B相连,单向阀二的出油口分别与所述纠偏缸的有杆腔BI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平衡阀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以及第一节流阀;第二平衡阀包括第二液控单向阀以及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一节流阀、第二液控单向阀和第二节流阀分别串联,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工作油口 A相连;第二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换向阀的工作油口 B相连,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分别与所述纠偏缸的无杆腔Al相连;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分别与所述纠偏缸的有杆腔BI相连。优选地,所述的一纠偏控制系统,还包括一减压阀,所述减压阀位于主油路上PO。优选地,所述纠偏控制系统至少包括两组纠偏装置,所述每组纠偏装置包括纠偏缸及与其连接的电磁换向阀、第一平衡阀、第二平衡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两组纠偏装置并联连接。优选地,所述纠偏控制系统至少包括两组纠偏装置,所述每组纠偏装置包括纠偏缸及与其连接的电磁换向阀、第一平衡阀、第二平衡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两组纠偏装置并联连接,且所述两纠偏缸之间刚性连接为一体。另一方面,本技术还包括一种工程机械,所述工程机械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纠偏控制系统。优选地,所述工程机械为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本技术通过设置断电复位控制部,可对纠偏控制系统在出现断电故障时,对停留在故障时的纠偏装置进行归位,避免了在工作装置的提升时的较大附加阻力以及对已经作业完成的槽壁或孔壁产生破坏性刮蹭情况的出现。【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纠偏控制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纠偏控制系统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纠偏控制系统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纠偏控制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纠偏控制系统,其包括纠偏缸1、电磁换向阀3、压力传感器4、电路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主油路PO、减压阀5和油箱(图中未示出),所述纠偏缸I包括无杆腔Al和有杆腔BI;所述主油路PO与压力油源连通,用于给所述纠偏缸I提供所需压力油,所述压力传感器4位于主油路PO上并与所述电路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检测主油路压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至电路控制装置,所述电路控制装置根据接收的信号判断主油路PO是否出现故障或主油路PO与支路连接路径上是否有元件堵塞、断裂。所述电磁换向阀3包括两工作油口 A、B、一进油口 P和一回油口 T,所述工作油口 A与纠偏缸I的无杆腔Al相连,所述工作油口 B与纠偏缸I的有杆腔BI相连,所述进油口 P与所述主油路PO相连,所述回油口 T与油箱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3至少包括进油口 P与所述纠偏缸I的无杆腔Al连通的第一工作位、进油口 P与所述纠偏缸I的有杆腔BI连通的第二工作位、进油口 P阻断且A、B同时回油的中位,所述电磁换向阀3其电控端与系统电路电连接,当系统电路断电时,所述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纠偏控制系统,包括主油路P0、纠偏缸(1)、以及将主油路P0的压力油选择性地连接至纠偏缸(1)的有杆腔A1或无杆腔B1的电磁换向阀(3),所述电磁换向阀(3)还包括工作油口A和B、进油口P以及回油口T,所述工作油口A与所述无杆腔B1相连、工作油口B与有杆腔A1相连、进油口P与主油路P0相连,所述电磁换向阀(3)至少包括进油口P与工作油口A连通的第一工作位、进油口P与工作油口B连通的第二工作位以及进油口P阻断且工作油口A、B同时回油的中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控制系统还包括断电复位控制部,所述断电复位控制部包括第二单向阀(8)、第三单向阀(9)、第四单向阀(10)以及断电复位换向阀(11);所述断电复位换向阀(11)为电磁阀,其包括与纠偏缸(1)无杆腔A1相连的工作油口A2、与所述纠偏缸(1)的有杆腔B1相连的工作油口B2、回油口T2以及与主油路P0连接的进油口P2,所述断电复位换向阀(11)至少包括其电控端得电时所述进油口P2与所述工作油口A2连通的第一工作位以及进油口P2与所述工作油口B2连通第二工作位;所述第四单向阀(10)位于所述进油口P2与主油路P0相连的油路上,且第四单向阀(10)的进油口与主油路P0相连,出油口与所述断电复位换向阀(11)的进油口P2相连;所述第二单向阀(8)位于所述断电复位换向阀(11)的工作油口A2与所述纠偏缸(1)的无杆腔A1相连的油路上,且所述第二单向阀(8)的进油口与所述纠偏缸的无杆腔A1相连,所述第二单向阀(8)的出油口与所述断电复位换向阀(11)的工作油口A2相连;所述第三单向阀(9)位于所述断电复位换向阀(11)的工作油口B2与所述纠偏缸(1)的有杆腔B1相连的油路上,且所述第三单向阀(9)的出油口与所述纠偏缸(1)的有杆腔B1相连,所述第三单向阀(9)的进油口与所述断电复位换向阀(11)的工作油口B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长林宋刚乔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