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隔热生物涂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6921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3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隔热生物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硅烷偶联剂20-30份,毛蛤壳粉17-20份,白蛤壳粉16-25份,栎树木屑11-16份,柳树木屑20-23份,片层结构的云母粉3-6份,空心玻璃微1-3份,石英沙2-8份,丙烯酸1-3份,甲基纤维4-6份,阻燃剂6-8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3-9份,混合溶剂1-3份,无机增稠剂2-3份,成膜助剂14-25份,助溶剂4-9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以往采用有机溶剂或高功耗研磨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粉体所带来的挥发性有机溶剂含量超标、粒度分布不均匀、性能不稳定和生产能耗大、污染环境等缺点,光学、力学和耐化学性能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隔热生物涂层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隔热生物涂层。
技术介绍
由于全球变暖、温室气体排放日趋严重,节能降耗、减少C02气体排放己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我国十一五规划确立了国家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建筑节能条例,节能己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中,建筑耗能最严重的是玻璃,玻璃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10% -15%,而通过玻璃散热达到70%。普通玻璃对红外和紫外线的阻隔远远不够,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来解决玻璃隔热问题,比如采用隔热贴膜、热反射膜、LOff-E玻璃、中空玻璃等等,但其节能隔热性能仍然满足不了要求,有的甚至带来二次光污染,或因工艺复杂、运营成本高等导致无法应用于对己有建筑玻璃的节能改造。近几年,人们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和性能对比发现,采用纳米透明隔热涂料是目前玻璃隔热节能的最佳选择。在发达国家,玻璃用透明隔热涂料的普及率己达到85-90% ;在亚洲地区除中国香港、台湾和日本、韩国外,其它国家的普及率平均不到20%,而我国大陆,透明隔热涂料的使用才刚刚起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玻璃隔热生物涂层。为解决上述技术 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隔热生物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硅烷偶联剂20-30份,毛蛤壳粉17-20份,白蛤壳粉16-25份,栎树木屑11-16份,柳树木屑20-23份,片层结构的云母粉3-6份,空心玻璃微1-3份,石英沙2-8份,丙烯酸1-3份,甲基纤维4_6份,阻燃剂6-8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3-9份,混合溶剂1-3份,无机增稠剂2-3份,成膜助剂14-25份,助溶剂4-9份。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以往采用有机溶剂或高功耗研磨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粉体所带来的挥发性有机溶剂含量超标、粒度分布不均匀、性能不稳定和生产能耗大、污染环境等缺点,光学、力学和耐化学性能优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玻璃隔热生物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硅烷偶联剂20-30份,毛蛤壳粉17-20份,白蛤壳粉16-25份,栎树木屑11-16份,柳树木屑20-23份,片层结构的云母粉3-6份,空心玻璃微1-3份,石英沙2-8份,丙烯酸1-3份,甲基纤维4_6份,阻燃剂6-8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3-9份,混合溶剂1-3份,无机增稠剂2-3份,成膜助剂14-25份,助溶剂4-9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隔热生物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硅烷偶联剂20?30份,毛蛤壳粉17?20份,白蛤壳粉16?25份,栎树木屑11?16份,柳树木屑20?23份,片层结构的云母粉3?6份,空心玻璃微1?3份,石英沙2?8份,丙烯酸1?3份,甲基纤维4?6份,阻燃剂6?8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3?9份,混合溶剂1?3份,无机增稠剂2?3份,成膜助剂14?25份,助溶剂4?9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隔热生物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硅烷偶联剂20-30份,毛蛤壳粉17-20份,白蛤壳粉16-25份,栎树木屑11-16份,柳树木屑20-23份,片层结构的云母粉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蛟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伴诚远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