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色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6852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3 0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彩色发光二极管,利用蓝光以产生红光及绿光。将蓝光发光材料置于阴极层及阳极层之间,以放射蓝光。再发光层具有第一材料在第一二极管部分中,将蓝光转换成红光,及第二材料在第二二极管部分中,将蓝光转换成绿光。透明材料在第三二极管部分中,使得蓝光的部分可以透过透明材料传送。阳极层区分为三个电极部分,分别位于三个二极管部分,使得在二极管部分中的红光、绿光,及蓝光可以分别被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多色发光二极管,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以发出红、绿、蓝三色光的发光二极管。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EDs)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已被用来制造彩色显示面板。如液晶显示器一样,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基于三种主要颜色红、绿及蓝,产生彩色影像。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中的一个彩色像素,可以由一红色子像素,一绿色子像素及一蓝色子像素所构成。一般而言,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的亮度,大致上正比于电流,因此不同的颜色及深浅可以借由控制电流来达成。有机发光二极管相对于液晶显示器的优点包括一个事实,就是有鉴于液晶显示器的一像素扮演一光阀,让背光单元所提供的光主要从像素透射出去,而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直接发光。因此,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一般而言可以制造得比液晶显示面板来得薄。此外,液晶面板中的液晶分子具有较慢的反应时间是众所皆知的。相对于液晶显示器对应的系统而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也可以提供较大的视角,较高的对比值,及较高的电力效能。典型的彩色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像素,以二维矩阵配置,并借由数据驱动器与门驱动器所驱动。如图1所示,在显示面板I中的多个像素10,在显示区域100中以行与列配置。数据驱动器200用以提供数据信号至每一行,而栅驱动器300用以提供栅极线信号至每一列。在彩色显示面板中,影像一般呈现以三种颜色,红(R)、绿(G)、蓝(B)。每一像素10 一般分成三个彩色子像素: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及蓝色子像素。本专利技术有关于彩色像素具有RBG子像素,及彩色像素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蓝光以产生红光及绿光的彩色发光二极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将蓝光发光材料置于阴极层及阳极层之间,以放射蓝光。再发光层具有第一材料配置于第一二极管部分中,将蓝光转换成红光,及第二材料配置于第二二极管部分中,将蓝光转换成绿光。透明材料在第三二极管部分中,使得蓝光的部分可以透过透明材料传送。此外,阳极层区分为三个电极部分,分别位于三个二极管部分,使得在二极管部分中的红光,绿线,及蓝光可以分别被控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为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有机层配置于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之间,且放射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光线光线穿透该第二电极层;再发光层邻接于第二电极层,配置以接收第一光线的至少一部分,再发光层包括第一激发材料,用以将第一光线转换为具有一第二波长的一第二光线,且第二波长较长于第一波长;及第二激发材料,用以将第一光线转换为具有第三波长的第三光线,第三波长较长于第二波长。第一波长在波长范围450纳米至480纳米之间,第二波长在波长范围490纳米至570纳米之间,及第三波长在波长范围590纳米至650纳米之间。或者,第一波长在波长范围460纳米至520纳米之间,第二波长在波长范围490纳米至570纳米之间,及第三波长在波长范围590纳米至650纳米之间。发光二极管更包括:钝化层位于再发光层及第二电极层之间;第一阻隔部及第二阻隔部,配置用以区分发光二极管为第一二极管部分,第二二极管部分,及第三二极管部分,第一阻隔部配置用以分隔再发光层中的第一激发材料与第二激发材料,使得第一激发材料位于第一二极管部分,及第二激发材料位于第二二极管部分;第二阻隔部配置用以分隔第一激发材料与第三二极管部分;第一阻隔部及第二阻隔部亦配置用以区分第一电极层为第一电极段于第一二极管部分中,第二电极段于第二二极管部分中,及第三电极段于第三二极管部分中,以及第一开关元件耦接至第一电极段,第二开关元件耦接至第二电极段,及第三开关元件耦接至第三电极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再发光层更包括第三材料,以传送第一光线的至少一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第三材料配置用以提供具有第四波长的第四光线,第四波长较长于第一波长,较短于第二波长。第三材料可以为彩色滤光片,或激发材料,将第一光线转换为第四光线。第一波长在波长范围380纳米至480纳米之间;第二波长在波长范围490纳米至570纳米之间;第三波长在波长范围590纳米至650纳米之间,及第四波长在波长范围410纳米至480纳米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为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多个像素形成于基板上,每一像素包括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有机层配置于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之间,且放射具有一第一波长的一第一光线穿透该第二电极层;再发光层邻接于第二电极层,配置以接收第一光线的至少一部分,再发光层包括第一激发材料,用以将该第一光线转换为具有一第二波长的一第二光线,第二波长较长于第一波长;及第二激发材料,用以将该第一光线转换为具有一第三波长的一第三光线,第三波长较长于第二波长。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为一种制造发光二极管的方法,包括:提供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于基板上;配置一有机层于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之间,且放射具有一第一波长的一第一光线穿透该第二电极层;配置一再发光层邻接该第二电极层,再发光层配置用以接收第一光线的至少一部分,再发光层包括第一激发材料,用以将该第一光线转换为具有一第二波长的一第二光线,第二波长较长于第一波长;及第二激发材料,用以将该第一光线转换为具有一第三波长的一第三光线,第三波长较长于第二波长。该方法更包括:提供第一阻隔部及第二阻隔部,配置用以区分发光二极管为第一二极管部分,第二二极管部分,及第三二极管部分,第一阻隔部配置用以分隔再发光层中的第一激发材料与第二激发材料,使得第一激发材料位于第一二极管部分,及第二激发材料位于第二二极管部分;第二阻隔部配置用以分隔第一激发材料与第三二极管部分;第一阻隔部及第二阻隔部亦配置用以区分第一电极层为第一电极段于第一二极管部分中,第二电极段于第二二极管部分中,及第三电极段于第三二极管部分中;提供第一开关元件耦接至第一电极段,第二开关元件耦接至第二电极段,及第三开关元件耦接至第三电极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方法更包括提供彩色滤光片在第三二极管部分中,彩色滤光片配置用以传送第一光线的至少一部分。【附图说明】图1绘示一典型显示面板在一显示区域具有像素的列与行。图2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彩色像素。图3A绘示图2中彩色像素的剖面图。图3B绘示当图3A中彩色像素放射光时的一图形化示图。图4绘示图3A中彩色像素一部分的子像素的层状结构。图5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应用于彩色子像素的一量子点的图形化示图。1:显示面板10:像素100:显示区域200:数据驱动器300:栅驱动器22、24、26:彩色子像素32、34、36:光42:第一基板或保护层44:第一电极层46:发光层47:有机层48:空穴注入层50:第二电极层52:钝化层54:再发光层56:第二基板501、502、503:阳极部分541:第一层部分542:第二层部分543:第三层部分60:绝缘阻隔部601:第一阻隔部602:第二阻隔部600:阻隔部581、582、583:薄膜晶体管301、302、303:蓝光部分【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例,在一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中,相同发光层用来当作所有三色子像素的光源。如图2所示,彩色像素10包括三个彩色子像素22、24、26,以产生三种颜色光,红(R)、绿(G)及蓝(B)。每一彩色子像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电极层;一第二电极层;一有机层配置于该第一电极层及该第二电极层之间,且放射具有一第一波长的一第一光线穿透该第二电极层;以及一再发光层邻接于该第二电极层,配置以接收该第一光线的至少一部分,该再发光层包括一第一激发材料,用以将该第一光线转换为具有一第二波长的一第二光线,该第二波长较长于该第一波长,及一第二激发材料,用以将该第一光线转换为具有一第三波长的一第三光线,该第三波长较长于该第二波长。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19 US 13/770,4041.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电极层; 一第二电极层; 一有机层配置于该第一电极层及该第二电极层之间,且放射具有一第一波长的一第一光线穿透该第二电极层;以及 一再发光层邻接于该第二电极层,配置以接收该第一光线的至少一部分,该再发光层包括一第一激发材料,用以将该第一光线转换为具有一第二波长的一第二光线,该第二波长较长于该第一波长,及一第二激发材料,用以将该第一光线转换为具有一第三波长的一第三光线,该第三波长较长于该第二波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该再发光层更包括一第三材料,配置用以传送至少部分该第一光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波长在一波长范围450纳米至480纳米之间,该第二波长在一波长范围490纳米至570纳米之间,及该第三波长在一波长范围590纳米至650纳米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波长在一波长范围460纳米至520纳米之间,该第二波长在一波长范围490纳米至570纳米之间,及该第三波长在一波长范围590纳米至650纳米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该再发光层更包括一第三材料,用以将该第一光线转换为具有一第四波长的一第四光线,该第四波长较长于该第一波长,但较短于该第二波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波长在一波长范围380纳米至480纳米之间;该第二波长在一波长范围490纳米至570纳米之间;该第三波长在一波长范围590纳米至650纳米之间,及该第四波长在一波长范围410纳米至480纳米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第一阻隔部及一第二阻隔部,配置用以区分该发光二极管为一第一二极管部分,一第二二极管部分,及一第三二极管部分,该第一阻隔部配置用以分隔该再发光层中的该第一激发材料与该第二激发材料,使得该第一激发材料位于一第一二极管部分,及该第二激发材料位于该第二二极管部分;该第二阻隔部配置用以分隔该第二激发材料与该第三二极管部分;该第一阻隔部及该第二阻隔部亦配置用以区分该第一电极层为一第一电极段于该第一二极管部分中,一第二电极段于该第二二极管部分中,及一第三电极段于该第三二极管部分中;以及 一第一开关元件耦接至该第一电极段,一第二开关元件耦接至该第二电极段,及一第三开关元件耦接至该第三电极段。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材料包括一彩色滤光片。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多个像素形成于该基板上,每一像素包括一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包括: 一第一电极层; 一第二电极层;一有机层配置于该第一电极层及该第二电极层之间,且放射具有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奎百李家豪廖烝贤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