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多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OLED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多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自从Eastman Kodak公司的C.W Tang及其合作者以透明的氧化铟锡(ITO)为阳极,芳香二胺为空穴传输层,8-轻基喹啉招(ALQ3)为突光发光层兼电子传输层,低功函数的镁银合金(原子比为10:1)为阴极,开创性地专利技术了三明治结构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0LED)以来,OLED显示面板在移动手机、家庭电视等应用领域掀起了一场新的变革。同时,OLED照明面板技术也颠覆了人们对固态照明光源的固有印象。OLED照明面板属于面光源,相较于传统点光源、线光源如荧光灯或LED等,光线柔和、舒适,更接近自然光,无须二次光源学设计,使得灯具的制作效能损耗小;0LED照明面板还包括透明化,可柔性化、可调光、多光色等特征,使得灯具的设计自由度高。多色光源在城市景观照明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为了获得可调色或多色发光的OLED照明装置,在不同的基底上制造并以堆叠结构组装的多个OLED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1),所述基底(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像素单元(4),所述发光像素单元(4)包括一个串联型有机发光二极管(41)、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42)、扫描控制线(3)和数据控制线(2),所述串联型有机发光二极管(41)一端电极与数据控制线(2)相连,所述薄膜晶体管(42)栅极与扫描控制线(3)相连,串联型有机发光二极管(41)包括至少两个发光颜色不同的有机发光单元,相邻有机发光单元之间设置有共用电极(413),所述有机发光单元、共用电极(413)垂直叠加串联,串联型有机发光二极管(41)中至少一个有机发光单元与薄膜晶体管(42)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1),所述基底(I)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像素单元(4),所述发光像素单元(4)包括一个串联型有机发光二极管(41)、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42)、扫描控制线(3)和数据控制线(2),所述串联型有机发光二极管(41) 一端电极与数据控制线(2)相连,所述薄膜晶体管(42)栅极与扫描控制线(3)相连,串联型有机发光二极管(41)包括至少两个发光颜色不同的有机发光单元,相邻有机发光单元之间设置有共用电极(413),所述有机发光单元、共用电极(413)垂直叠加串联,串联型有机发光二极管(41)中至少一个有机发光单元与薄膜晶体管(42)并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42)为单晶硅薄膜晶体管、非晶硅薄膜晶体管、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或化合物薄膜晶体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为白色或者单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电极(413)为透明电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单元至少包括发光层,还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空穴注入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儒晖,任海,魏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