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及主轴马达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6524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及主轴马达的制造方法。盘片驱动装置包括在外表面具有轮毂螺纹槽和表示所述轮毂螺纹槽的开始位置的轮毂信息标记的转子轮毂。该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具有转子轮毂的主轴马达的工序、准备包括夹紧装置螺纹槽的夹紧装置的工序以及将记录盘嵌入到主轴马达的工序。该制造方法包括对轮毂信息标记的位置进行检测的工序和根据检测出的轮毂信息标记的位置来在周向定位夹紧装置与主轴马达并将夹紧装置拧入到主轴马达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盘片驱动装置中搭载有使盘片旋转的主轴马达。关于以往的主轴马达及盘片驱动装置,例如在日本公开第2001-35129号公报中有所记载。该公报的盘片驱动装置通过将盘片粘贴在内径处实施了螺纹加工的垫片上,并将垫片拧入到经过螺纹加工的轮毂外径上,从而将盘片固定在轮毂上(0014段)。如日本公开第2001-35129号公报所示,若使轮毂及垫片相对旋转至轮毂与垫片相互啮合的位置,则存在有由于轮毂及垫片在接触的同时旋转而产生碎末的问题。而且,存在有所产生的碎末附着在盘片上而污染盘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例示性第一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绕中心轴线旋转的主轴马达的盘片驱动装置。主轴马达包括转子轮毂。转子轮毂的外表面包括轮毂螺纹槽和表示所述轮毂螺纹槽的开始位置的轮毂信息标记。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主轴马达的工序、准备夹紧装置的工序、将记录盘嵌入到主轴马达的工序、检测轮毂信息标记的位置的工序以及根据检测出的轮毂信息标记的位置来在周向定位夹紧装置与主轴马达并将夹紧装置拧入到主轴马达的工序。夹紧装置在夹紧装置的内周部包括夹紧装置螺纹槽。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第一专利技术,通过对轮毂信息标记的位置进行检测而得知轮毂螺纹槽的开始位置。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夹紧装置相对于转子轮毂的螺纹紧固。并且,能够抑制由于在螺纹紧固之前找出轮毂与夹紧装置啮合的位置而产生碎末。本申请的例示性第二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绕中心轴线旋转的主轴马达的盘片驱动装置。主轴马达包括转子轮毂。转子轮毂的外表面包括轮毂螺纹槽和表示所述轮毂螺纹槽的开始位置的轮毂信息标记。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主轴马达的工序、准备夹紧装置的工序、将记录盘嵌入到主轴马达的工序、参照轮毂螺纹槽的开始位置与轮毂信息标记间的位置关系的工序以及根据所参照的信息来在周向对夹紧装置与主轴马达进行定位并将夹紧装置拧入到所述主轴马达的工序。夹紧装置在夹紧装置的内周部包括夹紧装置螺纹槽。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第二专利技术,通过对轮毂信息标记的位置进行检测而得知轮毂螺纹槽的开始位置。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夹紧装置相对于转子轮毂的螺纹紧固。并且,能够抑制由于在螺纹紧固之前找出轮毂与夹紧装置啮合的位置而产生碎末。尤其在轮毂螺纹槽的开始位置与轮毂信息标记间的位置关系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也能够随时参照轮毂螺纹槽的开始位置与轮毂信息标记间的位置关系。本申请的例示性第三专利技术为包括供记录盘搭载的转子轮毂的主轴马达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一次切削工序、在中间部件的外表面形成轮毂信息标记的工序、在形成轮毂信息标记的工序之后进行的二次切削工序、在形成轮毂信息标记的工序之后进行的螺纹槽形成工序以及在二次切削工序之后进行的组装旋转部和静止部的工序。在一次切削工序中,使成为加工对象的原始部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而形成中间部件。在二次切削工序中,切削中间部件而形成转子轮毂。在螺纹槽形成工序中,在转子轮毂的外表面中的与轮毂信息标记在径向重叠的位置或转子轮毂的外表面中的相对于轮毂信息标记沿周向偏离预定角度的位置,通过切削来形成轮毂螺纹槽。在组装工序中,具体组装包括转子轮毂的旋转部与相对于旋转部静止的静止部。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第三专利技术,能够制造根据轮毂信息标记而得知了轮毂螺纹槽的开始位置的主轴马达。本申请的例示性第四专利技术为包括供记录盘搭载的转子轮毂的主轴马达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形成转子轮毂的工序、在形成转子轮毂的工序之后进行的螺纹槽形成工序、在螺纹槽形成工序之后进行的组装旋转部与静止部的组装工序以及在组装工序之后进行的形成轮毂信息标记的工序。在形成转子轮毂的工序中,使成为加工对象的原始部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而形成转子轮毂。在螺纹槽形成工序中,在转子轮毂的外表面通过切削来形成轮毂螺纹槽。在组装工序中,具体组装包括转子轮毂的旋转部和相对于旋转部静止的静止部。在形成轮毂信息标记的工序中,在转子轮毂的外表面中的轮毂螺纹槽的开始位置或相对于开始位置沿周向偏离预定角度的位置形成轮毂信息标记。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第四专利技术,能够制造根据轮毂信息标记而得知了轮毂螺纹槽的开始位置的主轴马达。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要素、特征、手段、效果以及特性,通过参考附图以及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使其更加明确。【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盘片驱动装置的纵剖视图。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局部纵剖视图。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轮毂的立体图。图4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轮毂的俯视图。图5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轮毂及夹紧装置的组装工序的流程的流程图。图6为表示图5中的步骤S103的具体工序的流程的流程图。图7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轴马达及夹紧装置的组装工序的状况的立体图。图8为表示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转子轮毂的信息标记形成工序的流程的流程图。图9为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转子轮毂的俯视图。图10为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转子轮毂的俯视图。图11为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转子轮毂的俯视图。图12为表示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转子轮毂的信息标记形成工序的流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中,分别将与主轴马达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主轴马达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以主轴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并且,在本申请中,以轴向为上下方向,并且相对于主轴马达的基底部以记录盘侧为上,来对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但是,该上下方向的定义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主轴马达及盘片驱动装置在使用时的方向。并且,本申请中的“平行方向”也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并且,本申请中的“正交的方向”也包括大致正交的方向。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盘片驱动装置I的纵剖视图。图2为盘片驱动装置I的局部纵剖视图。盘片驱动装置I为使记录盘14 (以下简称为“盘片14”)旋转并对盘片14进行信息的读取及写入的装置。如图1所示,盘片驱动装置I包括主轴马达11、装置机壳12、外罩13、盘片14、夹紧装置15及存取部16。主轴马达11在支承盘片14的同时,使盘片14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如图2所示,主轴马达11包括静止部2和旋转部3,所述静止部2包括基底部21。基底部21为装置机壳12的一部分,由与装置机壳12的其他部位连成一体的部件形成。外罩13覆盖装置机壳12的上部的开口。在由外罩13和包括基底部21的装置机壳12构成的壳体的内部容纳有主轴马达11的旋转部3、盘片14及存取部16。盘片14被支承在主轴马达11的旋转部3。在主轴马达11驱动时盘片14与旋转部3 —同旋转。盘片14通过夹在主轴马达11的后述转子轮毂31与夹紧装置15之间而被轴向定位。夹紧装置15为固定盘片14的部件。夹紧装置15包括大致圆环状的内周面。如图2所示,在夹紧装置15的内周面形成有夹紧装置螺纹部151。S卩,夹紧装置15在其内周部包括夹紧装置螺纹槽。通过夹紧装置15的夹紧装置螺纹部151与后述的转子轮毂31的轮毂螺纹部51相互螺合,夹紧装置15固定于主轴马达11。存取部16使头部161沿着盘片14的记录面移动,从而对盘片14进行信息的读取及写入。另外,存取部16也可对盘片14只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该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准备主轴马达的工序,所述主轴马达绕中心轴线旋转且包括转子轮毂,所述转子轮毂在外表面包括轮毂螺纹槽及表示所述轮毂螺纹槽的开始位置的轮毂信息标记;准备夹紧装置的工序,所述夹紧装置在内周部包括夹紧装置螺纹槽;将记录盘嵌入到所述主轴马达的工序;对所述轮毂信息标记的位置进行检测的工序;以及根据检测出的所述轮毂信息标记的位置,在周向对所述夹紧装置与所述主轴马达进行定位,并将所述夹紧装置拧入到所述主轴马达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9.21 US 61/703,840;2013.03.14 US 13/804,7921.一种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该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准备主轴马达的工序,所述主轴马达绕中心轴线旋转且包括转子轮毂,所述转子轮毂在外表面包括轮毂螺纹槽及表示所述轮毂螺纹槽的开始位置的轮毂信息标记; 准备夹紧装置的工序,所述夹紧装置在内周部包括夹紧装置螺纹槽; 将记录盘嵌入到所述主轴马达的工序; 对所述轮毂信息标记的位置进行检测的工序;以及 根据检测出的所述轮毂信息标记的位置,在周向对所述夹紧装置与所述主轴马达进行定位,并将所述夹紧装置拧入到所述主轴马达的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所述轮毂信息标记与所述轮毂螺纹槽的开始位置在所述转子轮毂的外表面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在径向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所述轮毂信息标记在所述转子轮毂的外表面中存在于相对于所述轮毂螺纹槽的开始位置沿周向偏离预定角度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所述轮毂信息标记通过切削所述转子轮毂的外表面而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所述轮毂信息标记通过包括激光和切削中的任一方的方法而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所述轮毂信息标记通过在所述转子轮毂的外表面附着标记而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所述轮毂信息标记通过包括印章、喷墨及笔写中的任一方的方法而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所述转子轮毂包括: 轮毂圆板部,其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沿径向扩展; 轮毂圆筒部,其从所述轮毂圆板部的外周部朝轴向下侧延伸;以及 盘片载置部,其从所述轮毂圆筒部朝径向外侧扩展, 所述轮毂信息标记形成在所述轮毂圆板部的上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所述轮毂信息标记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轮毂圆板部的上表面的径向外侧端部。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所述轮毂圆板部具备从上表面朝下方凹陷的工具接收孔, 所述轮毂信息标记位于比所述工具接收孔靠径向外侧的位置。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利用图像处理来进行对所述轮毂信息标记的位置进行检测的工序。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形成于所述转子轮毂的所述轮毂信息标记为一个或多个。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所述转子轮毂所包括的轮毂螺纹部为多条螺纹,形成于所述转子轮毂的所述轮毂信息标记的数量与所述轮毂螺纹部的条数相同。14.一种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该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准备主轴马达的工序,所述主轴马达绕中心轴线旋转且包括转子轮毂,所述转子轮毂在外表面包括轮毂螺纹槽及表示所述轮毂螺纹槽的开始位置的轮毂信息标记; 准备夹紧装置的工序,所述夹紧装置在内周部包括夹紧装置螺纹槽; 将记录盘片嵌入到所述主轴马达的工序; 参照所述轮毂螺纹槽的开始位置与所述轮毂信息标记间的位置关系的工序;以及根据所参照的信息,在周向定位所述夹紧装置与所述主轴马达,并将所述夹紧装置拧入到所述主轴马达的工序。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所述轮毂信息标记与所述轮毂螺纹槽的开始位置在所述转子轮毂的外表面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在径向重叠。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石昌宽佐藤和博森田刚至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