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盒式驱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50942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6:53
一种盒式驱动设备,包括孔检测杆和孔检测器。孔检测杆设置有在盒的插入完成位置与所述盒的第一壳体的识别孔位置对应的突起。所述突起相对于所述识别孔被支撑成可以在插入方向上移动。所述突起在插入方向上的移动根据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分离的位置而受限。孔检测器构造成根据所述突起在插入方向上的移动量来检测识别孔是否形成在识别孔位置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盒式驱动设备
本公开涉及一种盒式驱动设备(cartridge drive apparatus),其能够以高耐久性检测在盒中形成的识别孔的状态。
技术介绍
在相关领域中,识别孔形成在框架中用于识别盒等。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N0.SH062-177761中(在下文中,指的是专利文献1),其上可写入数据的磁性记录介质设置有识别孔。当一臂插入识别孔中时,设置于所述臂的磁体与磁性传感器分离。而且,在使用不具有识别孔的磁性记录介质的情况下,换言之,数据不能写入磁性记录介质,磁性传感器和设置于臂的磁体彼此靠近。如此,根据臂是否插入识别孔中,磁性传感器的位置和设置于臂的磁体的位置改变。因此,不管数据能否写入磁性记录介质,均可基于磁性传感器的输出来识别磁性记录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附带地,专利文献I中的臂在插入和排出磁性记录介质时在护套表面(jacketsurface)上滑动。因此,重复插入和排出磁性记录介质,所述臂磨损。结果,即使所述臂位于识别孔的位置处,也担心设置于臂的磁体与磁性传感器分离。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正确地判别安装了其上可写入数据的磁性记录介质。鉴于此,期望提供一种盒式驱动设备,其能够以高耐久性检测形成在盒中的识别孔的状态。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存在一种包括孔检测杆和孔检测器的盒式驱动设备。孔检测杆设置有在盒的插入完成位置与所述盒的第一壳体的识别孔位置对应的突起。所述突起相对于所述识别孔被支撑成可以在插入方向上移动。所述突起在插入方向上的移动根据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分离的位置而受限。孔检测器构造成根据所述突起在插入方向上的移动量来检测识别孔是否形成在识别孔位置。在该实施例中,孔检测杆设置有在盒的插入完成位置与所述盒的第一壳体的识别孔位置对应的突起。所述突起相对于所述识别孔被支撑成可以在插入方向上移动。而且,所述突起在插入方向上的移动根据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分离的位置而受限。例如,提供了构造成保持第一壳体的第一保持器和构造成保持第二壳体的第二保持器,第一保持器设置有构造成锁定第一壳体的锁定机构。第二保持器设置有孔检测控制滑动器。孔检测杆设置有滑动部,孔检测控制滑动器在滑动部中移动。滑动部被带至与孔检测控制滑动器接触,从而限制突起的移动。孔检测杆在突起插入识别孔中的方向上由偏置件偏置,孔检测控制滑动器设置在滑动部通过偏置件的偏置力而移动的方向上,从而限制突起的移动。而且,滑动部和孔检测控制滑动器被保持成彼此接触,以限制突起的移动,直到盒移至插入完成位置为止。所述盒移向插入完成位置。为了将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分离,移动构造成保持第二壳体的第二保持器,设置于第二保持器的孔检测控制滑动器在偏置方向上移动。因此,释放了对突起的移动的限制。在释放了对突起的移动的限制的情形下,根据突起在插入方向上的移动量,检测器检测识别孔是否形成在识别孔位置处。而且,第二保持器移动预定距离或更远,这释放了对突起的移动的限制,使得能够在可以使用容纳在所述盒中的记录介质之前根据所述突起在插入方向上的移动量而检测出所述识别孔是否形成在识别孔位置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孔检测杆设置有在盒的插入完成位置与所述盒的第一壳体的识别孔位置对应的突起。所述突起相对于所述识别孔被支撑成可以在插入方向上移动。而且,所述突起在插入方向上的移动根据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分离的位置而受限。孔检测器根据突起在插入方向上的移动量而检测识别孔是否形成在识别孔位置。因此,当第二壳体的移动释放了对突起的移动的限制时,突起能够插入识别孔中。根据突起的移动量,可检测识别孔是否设置在识别孔位置。因此,突起不会在盒的表面上滑动,能够以高耐久性执行对所述孔的检测。根据下面对附图中所示的本公开最佳模式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会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盒式驱动设备和盒的透视图;图2是盒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彼此分离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是在不同方向观察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彼此分离的状态的透视图;图5是盒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示出由支撑轴支撑的锁杆和偏置件的放大透视图;图7是示出选择加载器(selection loader)的透视图;图8是示出加载器基底(loader base)和滑动器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顶架的构造的视图;图10是示出盒保持器的构造的分解透视图;图11是锁定板的平面图;图12是锁定板的底面图;图13是锁定板的背面图;图14是锁定板的侧面图;图15是示出孔检测杆的视图,其中图15㈧是孔检测杆的前视图,图15⑶是孔检测杆的侧面图;图16是示出在插入盒时选择加载器的状态的视图;图17是示出当插入盒时锁定板的状态的视图,其中图17(A)是平面图,图17(B)是侧面图;图18是示出当插入盒时孔检测杆的状态的视图;图19是示出在完成插入盒时选择加载器的状态的视图;图20是示出在完成插入盒时孔检测杆的状态的视图;以及图21是用于说明孔检测操作的图,其中图21(A)是开始插入盒的状态,图21(B)是盒位于插入完成位置的状态,图21 (C)是识别孔形成的状态,图21 (D)是突起插入识别孔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描述用于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应注意,将以如下顺序进行说明。1、整体构造2、盒的构造3、位于盒式驱动设备中的选择加载器的构造4、盒的插入操作5、孔检测操作〈1、整体构造〉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盒式驱动设备以及盒的透视图。盒式驱动设备20相对于记录介质执行信息信号等的记录/再现,记录介质是例如容纳在插入盒式驱动设备中的盒10中的多个光盘。在盒式驱动设备20中的外框21内,选择加载器30和记录/再现单元90设置在预定位置。选择加载器30插入或排出盒10,并从容纳在盒10中的多个光盘中选择一光盘,信息信号记录在该光盘上,或从该光盘再现。记录/再现单元90从选择加载器30获得由选择加载器30选择的光盘,并记录/再现信息信号等。前面板22设置在外框21的前表面上。沿前后方向穿过前面板22的盒插入和移除口 23形成在前面板22的上端部。盒插入和移除口 23可由开闭器(shutter) 24打开和闭合。排出按钮25设置在前面板22的下端部。当盒10经由盒插入和移除口 23插入盒式驱动设备20中时,选择加载器30使盒10移至预定位置,使得盒10的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7彼此分离。而且,选择加载器30选择期望的光盘。在记录/再现单元90中,由选择加载器30选择的光盘被传送至能够卡住光盘的位置。然后,记录/再现信息信号等。而且,当记录/再现单元90相对于光盘停止写入或读取信息信号时,记录/再现单元90将光盘插入至加载在选择加载器30中的盒10中的初始位置。在结束使用盒10时,选择加载器30排放盒10。选择加载器30联接盒10的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7,并使联接的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7移至预定位置,在该预定位置,可以移除联接的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7。在下文中,在盒10从前面插入盒式驱动设备20中的情况下的前侧指的是前表面,与前表面相对的深侧指的是后表面。〈2、盒的构造〉如图2至5所示,盒10的框体由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17构成。而且,例如光盘100的记录介质可以沿上下方向以预定间隔容纳在盒10内。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盒式驱动设备,包括:孔检测杆,设置有在盒的插入完成位置与所述盒的第一壳体的识别孔位置对应的突起,所述突起相对于所述识别孔被支撑成可以在插入方向上移动,所述突起在插入方向上的移动根据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分离的位置而受限;以及孔检测器,构造成根据所述突起在插入方向上的移动量来检测识别孔是否形成在识别孔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9.27 JP 2012-2143381.一种盒式驱动设备,包括: 孔检测杆,设置有在盒的插入完成位置与所述盒的第一壳体的识别孔位置对应的突起,所述突起相对于所述识别孔被支撑成可以在插入方向上移动,所述突起在插入方向上的移动根据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分离的位置而受限;以及 孔检测器,构造成根据所述突起在插入方向上的移动量来检测识别孔是否形成在识别孔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式驱动设备,还包括: 第一保持器,构造成保持所述第一壳体;以及 第二保持器,构造成保持所述第二壳体,其中 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孔检测控制滑动器, 所述孔检测杆设置有滑动部,所述孔检测控制滑动器在所述滑动部中移动, 所述滑动部被带至与所述孔检测控制滑动器接触,从而限制所述突起的移动,并且所述第二保持器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内贤次中村卓儿武藤智宫崎昭洋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