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流道的注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63831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双流道的注射成型装置,包括机筒和套设在所述机筒内的螺杆,所述螺杆外壁与所述机筒内壁之间为第一流道,所述螺杆内设有轴向的第二流道,所述机筒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所述机筒内设有对所述第一流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双流道的注射成型装置结构简单,可大大提高夹芯层熔融料的流动性,确保注射后的成型坯的品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流道的注射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粉末注射成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流道的注射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注射成形(Metal Injection Molding,简称MIM)是一种新型粉末冶金成型技术,可最大限度地提高金属粒子的含量并且在随后的烧结过程中完全除去粘接剂并使成型坯致密化。其生产过程为:金属粉末+粘接剂一混炼一注射成型一脱脂一烧结一后处理;注射成型的目的是获得所需形状的无缺陷、颗粒均匀的MIM成型坯体。现有的夹芯注射系统一方面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是为了配合生产要求而设置的,因此需要设置两个流道,供两种材料的熔融料进入模腔以形成具有夹芯的成型坯。由于夹芯层的熔融料流动性较差,夹芯层的熔融料与外层的熔融料不易混匀,影响坯体的品质。中国专利“双材料夹芯注射成型系统”(申请号201220427803.1)公开了一种在第二料筒内设置强加料装置,以提高夹芯层熔融料的流动性的注射成型系统,但是由于夹芯层熔融料的导热性较好,虽然在第二料筒内流动性得以提高,但是流经机筒后,热量散失,冷却后产生的黏度较大,注射时容易产生短注,影响了成型坯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大大提高夹芯层熔融料流动性的注射成型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双流道的注射成型装置,包括机筒和套设在所述机筒内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外壁与所述机筒内壁之间为第一流道,所述螺杆内设有轴向的第二流道,所述机筒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所述机筒内设有对所述第一流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机筒为夹层结构,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夹层内并贴近所述第一流道设置。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螺杆上设有两段螺纹,分别为第一段螺纹和第二段螺纹,所述螺杆上于所述第一段螺纹与第二段螺纹之间套设有密封分隔装置,所述第一段螺纹与所述机筒之间为第一流道,所述具有第二段螺纹的所述螺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的径向的通孔。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段螺纹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一段螺纹的密度。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密封分隔装置设置。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流道出口设有止回环,所述第二流道出口设有止回球。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螺杆端部设有驱动所述螺杆旋转的驱动装置。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螺杆轴向连接。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具有双流道的注射成型装置结构简单,可大大提高夹芯层熔融料的流动性,确保注射后的成型坯的品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机筒,11、第一料筒,12、第二料筒,20、螺杆,21、第一段螺纹,22、第二段螺纹,23、密封分隔装置,24、通孔,30、第一流道,31、止回环,40、第二流道,41、止回球,50、加热装置,60、驱动装置,61、电机,62、转轴,63、联轴器,70、模具,71、模腔,72、浇道。【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双流道的注射成型装置,包括机筒10和套设在机筒10内的螺杆20,螺杆20外壁与机筒10内壁之间为第一流道30,螺杆20内设有轴向的第二流道40,机筒10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流道30和第二流道40连通的第一料筒11和第二料筒12,机筒10内设有对第一流道30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50 ;具体可将机筒10设置为夹层结构,将加热装置50设置在夹层内并贴近第一流道30设置,用以对第一流道30内的熔融料进行加热,以提高第一流道30内熔融料的流动性。为使第一料筒11和第二料筒12可分别与第一流道30和第二流道40连通,可使用具有两段螺纹的螺杆20,螺杆20上的两端螺纹分别为第一段螺纹21和第二段螺纹22,在螺杆20上于第一段螺纹21和第二段螺纹22之间套设密封分隔装置23,以防止两流道内的熔融料对流;第一段螺纹21与机筒10之间为第一流道30,具有第二段螺纹22的螺杆20上设有与第二流道40连通的径向的通孔24 ;第一料筒11设置在第一段螺纹21上方,第二料筒12设置在第二段螺纹22上方;使用时,夹芯层熔融料由第一料筒11注入,外层熔融料由第二料筒12注入;本技术中通孔24靠近密封分隔装置23设置,可使由第二料筒12注入熔融料全部流向通孔24进入第二流道40,而不会滞留在第二流道40外。为提高夹芯层熔融料在第一流道30内的流动性,使螺杆20上第二段螺纹22的密度小于第一段螺纹21的密度;螺杆20在相同的转速下,密度较密的第一段螺纹21可更快速的将熔融料旋入而提高熔融料的流动性。为防止熔融料回流,可在第一流道30出口设置止回环31,在第二流道40出口设置止回球41。本技术中螺杆20的旋转可通过设置在螺杆20端部的驱动装置60进行驱动,驱动装置60为电机61,电机61的转轴62通过联轴器63与螺杆20轴向连接,电机61启动,转轴62带动螺杆20旋转,螺杆20即可驱动熔融料进行注射。本技术的双流道注射成型装置在使用时,夹芯层熔融料由第一料筒11注入,外层熔融料有第二料筒12注入,较密的第一段螺纹21将夹芯层熔融料快速旋入第一流道30内,在加热装置60的作用下,夹芯层熔融料不会冷却,可快速流经浇道72注射到模具70的模腔71中,而外层熔融料经过第二流道40,冲向浇道72注射到模具70的幕墙71中,快速将夹芯层熔融料包裹,在模腔71内形成具有夹芯的成型坯;另外,外层熔融料在流经第二流道40时,加热装置50对第一流道30产生的热量的其中一部分也会传送至第二流道40上,从而也进一步确保了外层熔融料的流动性,一举两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夹芯层熔融料流经的流道处设置加热装置,确保了夹芯层熔融料的流动性,以防夹芯层熔融料因冷却而产生短注,避免造成夹芯层形成空隙的缺陷;2、将驱使夹芯层熔融料的螺杆上的螺纹的密度设置得较密,可提高夹芯层熔融料在流道内的流动性,进一步确保了成型坯的品质;3、将加热装置设置在夹芯层流道处的机筒的夹层内,对夹芯层熔融料加热的同时也可对外层熔融料进行加热,一举两得,节约了加热装置的成本。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双流道的注射成型装置,包括机筒和套设在所述机筒内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外壁与所述机筒内壁之间为第一流道,所述螺杆内设有轴向的第二流道,所述机筒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所述机筒内设有对所述第一流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流道的注射成型装置,包括机筒和套设在所述机筒内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外壁与所述机筒内壁之间为第一流道,所述螺杆内设有轴向的第二流道,所述机筒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所述机筒内设有对所述第一流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流道的注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为夹层结构,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夹层内并贴近所述第一流道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流道的注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上设有两段螺纹,分别为第一段螺纹和第二段螺纹,所述螺杆上于所述第一段螺纹与第二段螺纹之间套设有密封分隔装置,所述第一段螺纹与所述机筒之间为第一流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米莫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