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润滑轴承的调节固定装置、自润滑轴承及立磨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55016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润滑轴承的调节固定装置、自润滑轴承及立磨机,属大型设备中使用的自润滑轴承的固定领域。该固定装置包括:调节固定基座,为环形结构,能套设在自润滑轴承外;多个调节螺栓,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上,所述调节螺栓的前端伸入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能顶住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设置的自润滑轴承外壁;多个固定弹簧,固定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壁上,弹性夹设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壁和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设置的自润滑轴承外壁之间,能弹性限定所述自润滑轴承的位置。该装置使自润滑轴承易于安装,易于调整,有效实现主轴的径向支撑,防止主轴过量摆动,可防止冲击对自润滑轴承的损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润滑轴承的调节固定装置、自润滑轴承及立磨机
本技术涉及大型设备中使用的自润滑轴承的固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用于大型设备的自润滑轴承进行调节固定的装置、自润滑轴承及立磨机。
技术介绍
目前,自润滑轴承一般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两大类结构,对于一体式轴承,装配前宜先用煤油或柴油清洗干净,然后在机油内浸油、浙干,轴承与座孔装配时,既要保证轴承在座孔中不发生转动和轴向移动,又要使轴承外表面与座孔充分接触,一般保证接触面大于70%以上,以利于承受载荷和传导摩擦热,轴承内表面是自润滑材料,外表面是钢背,常采用适当的过盈配合,既保证使用时衬套不会在座孔内发生相对移动,又不会使衬套外径过大致使衬套内孔变形过大,一般对于外径< 55mm的轴承,利用一个带有手柄的压头轴芯,将轴承压入座孔中;当轴承外径> 55_时,利用带台肩的手柄以及一个“O”形圈和一个辅助圈将轴承压入座孔中。对于分体式自润滑轴承的安装,通常采用的轴承座也为分体式,通过螺栓连接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来进行固定。立磨机作为再磨细磨设备,具有能耗小、占地少、易于操作和维护等特点,逐渐取代现有的小型球磨机。立磨机为立式结构,通过搅拌轴搅拌磨矿介质实现矿物细磨,其搅拌伸出轴较长,易摆动,这对主轴承和联轴器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害。但由于自润滑轴承使用的多孔质金属材料,它的韧性小,只适应于平稳的无冲击载荷及中、小速度情况下。而对于立磨机特别是大型立磨机,由于其负载较大、轴伸较长,既要对主轴进行固定又要防止主轴受力不均对轴承造成损害。无论是一体式自润滑轴承还是分体式自润滑轴承,其固定方式多为硬性固定,不能耐受冲击,在使用自润滑轴承的立磨机运转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晃动,这会对轴承造成一定的冲击,容易引起轴瓦的碎裂,且一经固定后再调整位置非常不便,对于大型工业设备,很难一次安装到位,需要经过反复调整才能满足工作条件。因此,如何对自润滑轴承进行有效固定,并保证具有良好的工况适应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润滑轴承的调节固定装置、自润滑轴承及立磨机,可对自润滑轴承进行有效固定,且保证具有良好的工况适应性,从而解决现有自润滑轴承在立磨机等大型设备中使用时对主轴不能有效固定,安装不能一次到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润滑轴承的调节固定装置,包括:调节固定基座,为环形结构,能套设在自润滑轴承外;多个调节螺栓,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上,所述调节螺栓的前端伸入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能顶住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设置的自润滑轴承外壁;多个固定弹簧,固定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壁上,弹性夹设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壁和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设置的自润滑轴承外壁之间,能弹性限定所述自润滑轴承的位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自润滑轴承,包括:自润滑轴承本体,和套设在所述自润滑轴承本体外的调节固定装置,所述调节固定装置采用本技术的自润滑轴承的调节固定装置。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立磨机,包括立磨机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立磨机本体的主轴上的自润滑轴承,所述自润滑轴承采用本技术的自润滑轴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在调节固定基座上的调节螺栓的配合,不但可以方便调节固定基座内的自润滑轴承的位置,而且可以方便在调节后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固定弹簧的作用,可对自润滑轴承进行弹性限位,避免了各方向冲击力造成自润滑轴承损坏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润滑轴承的调节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立磨机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润滑轴承的调节固定装置,可用在大型设备如立磨机中,对主轴的自润滑轴承进行调节固定,该调节固定装置包括:调节固定基座1,为环形结构,能套设在自润滑轴承4外;多个调节螺栓2,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I上,所述调节螺栓2的前端伸入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能顶住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设置的自润滑轴承外壁;多个固定弹簧3,固定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I内壁上,弹性夹设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壁和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设置的自润滑轴承外壁之间,能弹性限定所述自润滑轴承的位置。上述调节固定装置中的调节固定基座I包括:环形本体11,可以是圆环形,设置在所述环形本体11底部的平板环形底座12,以及连接在所述环形本体11外壁与所述平板环形底座12之间的加强板13 ;环形本体11上设有多个安装所述调节螺栓和所述固定弹簧2的多个通孔;平板环形底座12上设有螺栓孔。调节螺栓2尾端可设置锁定螺母,能将调节螺栓2锁住固定在调节固定基座I上。上述每个固定弹簧包括:固定螺栓,设置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I上,其前端伸入到所述调节固定基座I内,能调节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上的位置;弹簧3,活动套设在所述固定螺栓的前端,所述弹簧后端与所述调节固定基座I的内壁接触,所述弹簧与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设置的自润滑轴承4衬套接触。进一步的,每个固定弹簧还包括:螺柱,能设置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设置的自润滑轴承衬套上,位置与所述弹簧前端相对应,弹簧内圈可套在螺柱限位。上述调节固定装置中,多个调节螺栓与多个固定弹簧交错间隔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上。如可以采用四个调节螺栓两两相对设置在调节固定基座上,相邻两个调节螺栓之间呈90度夹角,而多个固定弹簧也采用四个,也按两两相对设置在调节固定基座上,相邻两个固定弹簧之间也呈90度夹角,但要使各固定弹簧处于两个调节螺栓之间的调节固定基座上,这样每个固定弹簧与相邻的调节螺栓之间的夹角为45度。这种方式设置多个调节螺栓与多个固定弹簧,可确保从不同的方向很好的固定调节固定基座内的自润滑轴承。进一步的,调节螺栓尾端设有锁紧螺母,能将调节螺栓锁紧固定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上。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装置,可以对自润滑轴承进行固定,实现既能承受自润滑轴承内主轴摆起对其产生的冲击,又能发挥自润滑轴承多孔质金属材料的润滑特性,实现主轴的平稳运转。在自润滑轴承外围设置调整固定装置,自润滑轴承由多孔金属轴瓦和分体式衬套组成,调整固定装置包含有调节固定基座、多个调节螺栓和多个固定弹簧,多个调节螺栓与多个固定弹簧间隔分布设置在调节固定基座的圆周上;首先用调节螺栓调节主轴及自润滑轴承位置以使主轴保持一定的垂直度,然后通过调节固定弹簧固定好自润滑轴承衬套,并调节弹簧压缩量来确定主轴在自润滑轴承位置处的摆动许用量,最后退出调节螺栓与轴承座保持一定距离;与传统自润滑轴承不同,轴承座不被硬性固定,而是采用螺栓调节位置和使用弹簧柔性固定位置。这种固定装置,使得自润滑轴承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润滑轴承的调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固定基座,为环形结构,能套设在自润滑轴承外; 多个调节螺栓,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上,所述调节螺栓的前端伸入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能顶住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设置的自润滑轴承外壁; 多个固定弹簧,后端固定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壁上,弹性夹设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壁和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设置的自润滑轴承外壁之间,能弹性限定所述自润滑轴承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轴承的调节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节固定基座,为环形结构,能套设在自润滑轴承外; 多个调节螺栓,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上,所述调节螺栓的前端伸入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能顶住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设置的自润滑轴承外壁; 多个固定弹簧,后端固定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壁上,弹性夹设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壁和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设置的自润滑轴承外壁之间,能弹性限定所述自润滑轴承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包括: 环形本体,设置在所述环形本体底部的平板环形底座,以及连接在所述环形本体外壁与所述平板环形底座之间的加强板; 所述环形本体上设有多个安装所述调节螺栓和所述固定弹簧的多个通孔; 所述平板环形底座上设有螺栓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固定弹簧包括: 固定螺栓,设置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上,其前端伸入到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能调节在所述调节固定基座上的位置; 弹簧,活动套设在所述固定螺栓的前端,所述弹簧后端与所述调节固定基座的内壁接触,所述弹簧与所述调节固定基座内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登峰卢世杰张跃军谭明冯天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矿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